朝陽門碼頭。
一片熱鬧景象。
在昌平百姓們為奉旨入京的浙江将帥官兵唱功誇贊之時,便另有一隊百姓,鑼鼓喧天的敲打着。
胡宗憲到底是多年的宦海老吏,即便心中詫異萬分,但臉上到底是顯得沉穩不露聲色。
倒是戚繼光。
這軍中的統兵漢子,久在沙場,每日裡見識的都是你死我活,何曾見過這等場面。
即便是在浙江平定倭患。
當地的百姓們,也不會如今日所見朝陽門外京師百姓這等熱情。
這可是距離浙江千裡之遠的京城啊。
再看那些百姓們的穿着打扮,也不像是官府特意安排的。
戚繼光心中激動不已,滿臉紅光笑容。
他已經在人群中看到了那名身着青袍的年輕官員。
器宇軒昂,于一衆功勳官員之間,卻是姿态超然。
這人,料定便是自己久聞而未曾見過的嚴紹庭嚴侍讀了!
果真是與我戚某人一樣的非凡男兒!
跟在戚繼光身後的三人,其中的朱時泰已經笑着小聲說道:“将軍所見,定然是嚴侍讀所為了。
”
徐文璧亦是開口道:“我等當初在京多年,可不曾見朝廷會有這等規格。
”
張元功緊随其後補充道:“侍讀重視将軍,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今日有此盛況,也在預料之中。
”
三人這一陣附和配合。
已經是讓戚繼光臉上笑得都露出褶子來了。
将軍都如此。
更不要說那些尋常的官兵們了。
諸如隊正朱钰,兵蛋子李雲等人,更是笑得如同一朵朵盛開的朵一樣。
隻是這,卻是能吃人的。
皆為浙江軍中悍勇之人。
哪個手上不捏着幾十條小鬼子的性命。
皆為軍中猛士!
等到這個時候,禮部和兵部的主事們才終于是擠了過來。
看向已經和胡宗憲等人站在一起的黃錦、嚴紹庭以及三位國公爺。
禮部的主事當先開口:“胡總督攜大勝奉召回京,我等為胡總督及諸位将軍賀!”
胡宗憲抱拳,颔首點頭。
禮部主事接着便話鋒一轉:“按律,請胡總督命麾下将士們卸甲、卸刀,随下官等人進城歇息,明日入宮朝見陛下。
”
胡宗憲眉頭不禁一皺。
戚繼光亦是目光深邃的看向禮部的主事。
在對方的身邊,另一名兵部主事亦是說道:“此來規矩,不論是哪一處打了勝仗,凡是奉召入京,都要卸甲、卸刀。
”
朱時泰剛要走上前,問一問他身上這套自家始祖當年随成祖皇帝北征的甲胄,腰上那把始祖随成祖皇帝殺敵的刀,是不是也要卸下來的時候。
卻被身邊的徐文璧給攔了下來。
朱時泰當即面露愠怒,瞪眼看向将自己攔下來的徐文璧。
徐文璧卻是默默的搖了搖頭,随後眼神看向黃錦和嚴紹庭。
果然。
當禮部和兵部說出卸甲卸刀要求之後,黃錦和嚴紹庭都不由側目,眼神掃向了兩部的人。
嚴紹庭則是笑着開口道:“黃公公今日奉陛下口谕出城迎接胡總督、戚将軍等人,想來應當是有旨意的。
”
黃錦淡淡一哼。
這幫禮部、兵部的官兒,竟然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忘打壓武人。
他當即從袖中抽出一根短軸。
緩緩展開。
黃錦眉頭一挑:“陛下口谕。
”
嘩啦啦的。
朝陽門碼頭前,衆人立即跪下。
而禮部和兵部的人也頗為意外,卻又在預料之中。
皇帝今日能讓黃錦出宮出城,在這朝陽門迎接攜平定浙江道全境倭患之功的胡宗憲、戚繼光等人,必然是有口谕旨意的。
胡宗憲、戚繼光抱拳跪地。
“臣,恭請皇上谕令。
”
黃錦斜觎向禮部、兵部的主事們,朗聲開口道:“撮爾倭賊,侵擾東南年久,今此浙江道總督有方,将軍有度,官兵悍勇,平定全省倭患,有大功于朝。
敕令,擢升浙直總督、浙江巡撫胡宗憲,加兵部尚書銜。
敕令,擢升台州三府參将戚繼光,升任浙江道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佥事,浙江副總兵官。
敕令,凡浙江道平倭有功将士,皆官升三級,原位留用。
”
朝陽門碼頭前。
随着黃錦的宣旨,在胡宗憲、戚繼光二人身後,所有人齊聲歡呼了起來。
即便是徐文璧、朱時泰、張元功三人,也是滿臉的興奮。
雖然他們将來都是要承襲自家爵位的,但這種自己從戰場上打拼來的官職,卻更顯殊榮。
至于其他随旨入京的将士們,更是興奮不已。
雖然皇帝的旨意是原位留用,那是因為本來就那麼多兵馬和位子,總不能再征召新兵吧。
但官升三級,可就意味着大多數人都有了朝廷認可的官身,往後能領到的軍饷錢糧也會随着增多。
而一旦有了機會,調到别處,就得要按照官階任用了。
在禮部、兵部主事萬分意外的時候。
嚴紹庭卻是微微一笑。
打臉來的太快啊。
剛剛他們還在按照慣例,要壓一壓胡宗憲、戚繼光他們。
但轉眼間。
胡宗憲就加兵部尚書銜,一躍成了在場兵部衆人的頂頭上司。
至于戚繼光。
那個浙江道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佥事,算是職銜。
而最重要的是他的浙江副總兵官。
這是實缺。
這一次。
老道長屬實是大方了一回。
但黃錦的話卻未曾說完。
他将手中的短軸收起,側目看向禮部、兵部的人,笑着淡淡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