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7章 胡宗憲、戚繼光入京

首頁
    真實存在于曆史上的人丁絲絹一事。

     前後經曆十餘年,中間諸多官紳受到牽連。

     看起來。

     是不是很嚴重的一件事情? 但對于嚴紹庭來說。

     或者,又對于和他一樣高居廟堂之上,執掌京中各部權力的大人物們而言。

     這就是屁大點的事情。

     左右不過六千一百四十六兩銀子的事情。

     對于京師中的人們而言,重要嗎?要緊嗎? 不重要! 不要緊! 但是。

     這件事為何會在原本的曆史上,會延續前後十餘年呢。

     不過是大人物們之間的争鬥而已。

     徽州一府六縣的府官、縣官們各有利益争鬥,出了徽州府還有南京各部司衙門,乃至于北京的各部司衙門之間的争鬥。

     才是真正的核心點。

     甚至于嚴紹庭可以肯定,就算徽州府現在已經因為人丁絲絹一事死了人,朝廷裡也至多不過一句刁民狂暴。

     嚴紹庭目光幽幽,面帶笑容:“内閣會同六部各司衙門,年前就已經議定好了考成法所有細則,現在也已經頒行各部司衙門,昭告天下兩京一十三省大小官吏知曉。

    ” 徐渭會心一動:“若徽州一府六縣,此次生出亂子,六縣百姓私鬥,則當可以徽州一府六縣,作為朝廷整頓吏治的落腳點。

    ” 陸繹看着兩人高來高去的模樣,有些煩悶的擺擺腦袋,躺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見到徐渭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嚴紹庭笑着點點頭。

     徽州府那六千一百四十六兩銀子的人丁絲絹,很重要嗎? 不重要啊。

     随便從别處騰挪一些,都能抹平這筆賬。

     對他而言,重要的是通過徽州府這件事,在今年開始的施行考成法,整頓吏治這件事情上,打開一個突破口。

     嚴紹庭又說道:“海瑞現在應該還在徽州府吧。

    ” 剛躺下的陸繹哼哼着說道:“他這個人,雖在咱還沒見過,但也知道就是個屬驢的,倔的很!徽州府現在出了這檔子事,不解決完,他這個海筆架能走? 更甭說陛下降旨,要召他入京的事情了,我看都是懸。

    這個海筆架到時候說不得就是順勢再上一道奏疏,不将事情解決了必不可能入京。

    ” 陸繹覺得海瑞就是個傻子。

     天底下,就沒有比這個海瑞更傻的傻子了。

     若他是海瑞,之前拿到陳情國朝治疏送到京中,得了皇帝的召見後,自己必然是立馬馬不停蹄的趕到京師。

     若是入了皇帝的眼。

     以後豈不就是飛黃騰達了。

     徐渭則是笑着說道:“侍讀其實心中還是擔心徽州一府六縣百姓的吧。

    ” 被人戳破心思。

     嚴紹庭也不覺得尴尬。

     他笑着說道:“隻要海瑞在徽州府,即便是亂起來,百姓也不會出現傷亡情況。

    ” 對此,徐渭隻是笑了笑。

     自己現在之所以會如此心甘情願,為過去無比痛視的嚴家做事。

     就是因為自己看到了嚴紹庭的本性。

     不論是昌平,還是年前提出的考成法整頓吏治。

     侍讀心裡裝着的啊。

     都是天下黎庶! 嚴紹庭眯着眼說道:“那就讓徽州府鬧起來?” 徐渭點點頭,又搖搖頭:“隻是這筆六千一百四十六兩的人丁絲絹稅課,總還是要解決的。

    ” 嚴紹庭呵呵一笑,帶着些期待。

     “那就看看,到時候會是誰,先提出要解決這筆賬了。

    ” 六千一百四十六兩銀子的人丁絲絹。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最後這件事肯定還是會進到朝廷裡來。

     按照如今的朝局劃分,很難說到底誰會最先跳出來,要将這筆賬重新計算,或者是維持現狀。

     徐渭則是有些好奇:“那依着侍讀的意思,這筆六千一百四十六兩銀子的人丁絲絹稅課,該是如何安排?” 自己會如何安排? 嚴紹庭默默的沉吟了起來。

     按照自己的意思,徽州府本來就不生産絲絹,這筆稅課就不應該存在。

     但朝廷恐怕不可能直接取消這筆賬。

     就算是自己提了,高拱和高燿這兩個人肯定就是第一個不同意。

     更不要說現在還有嚴讷、潘恩等人在盯着。

     六縣均攤? 那其他五縣肯定就會心生不滿,然後就是縣找到府,府找到省,最後就是南直隸各部打一架,事情就又回到了朝廷這邊定奪。

     半響之後。

     嚴紹庭這才緩緩開口:“誰說這筆銀子,就一定要徽州一府六縣來交了?” 說完之後,嚴紹庭便悠悠躺下,繼續曬起了太陽。

     日頭如此大好。

     豈能不小憩一事。

     徐渭見狀,也隻能是将好奇心壓下。

     反正這樣的事情,自家侍讀向來都是料定如神,且不管最後到底會如何處置,都會顧及到要給百姓一個好。

     想了想。

     徐渭也重新躺下。

     跟着嚴紹庭一同曬起了太陽。

     如此又是幾日。

     眼看着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都已經過了,快到正月底。

     等過了正月,二月份的時候就是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闱會試,正式開考的日子了。

     趕在正月底。

     運河上終于是來了消息。

     浙直總督、浙江巡撫、兼江西兵備事,胡宗憲以及三府參将戚繼光,終于是從通州那邊轉進了通惠河,不日便能直抵朝陽門外的碼頭。

     京師城外,有諸多碼頭。

     如大宗貨物,會在通州碼頭上下。

     小宗且價格高昂的貨物和往來百姓商賈,則會選擇在通惠河碼頭上下。

     而至于朝廷官員等,就會直接一路乘船到朝陽門外的碼頭。

     昌平這邊的嚴紹庭。

     自然是在胡宗憲、戚繼光等人剛到通州的時候,就接到了消息。

     于是乎,整個昌平都動了起來。

     一早的。

     朝陽門外,就被五城兵馬司的人給封鎖了起來,禁止百姓、商賈出入。

     朝廷方面。

     則是禮部和兵部各派了幾名主事過來。

     胡宗憲是封疆大吏,回京述職,按照規矩一律都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