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5章 一個數字引發的戰争

首頁
    長久以來想要整頓吏治的高拱。

     終于是借着這一次的機會,在這萬壽宮大殿之上,當着皇帝的面喊出了要承辦整頓吏治的呼聲。

     他的臉色無比剛硬,眼中閃爍着殺機。

     吏治啊。

     朝廷這麼多年下來,已經積攢了多少弊政,又隐藏下了多少貪官污吏。

     尤其是這些年裡,朝廷和地方上,多有事端滋生,天災人禍。

     早就該大力整頓吏治了。

     然而。

     禮部尚書嚴讷卻是搶先拱手走出。

     “陛下,朝廷要整頓吏治,維系江山社稷,安定黎庶百姓,自是善政,亦是當行之法。

    ” “然我朝早有成例,考課百官。

    ” “弘治十七年,朝廷争論考察百官之事,上意谕仍令兩京吏部會同都察院并各衙門堂上官從公考察,今後六年以此,著為令。

    ” “至正德四年,吏部上疏言自弘治十七年考察後,迄今雖未六年,但今庶政維新,百官賢否不已,請特行京察。

    ” “此後朝廷便定下了六年一次,考察朝堂内外百官,定于乙、亥之年開察。

    ” “上一次朝廷考察百官乃嘉靖三十六年,下次則是兩年之後的嘉靖四十二年。

    ” “依次考察百官,通考黜陟升用。

    ” “臣以為,吏治不可不整頓,但成例之法亦不可廢之。

    ” 嚴讷這個禮部尚書,從來都是開口就是祖宗成法。

     嚴紹庭回頭側目看了過去。

     高拱亦是面露不悅的看向嚴讷。

     但嚴讷卻好似不知一般,拱手道:“陛下,不守祖宗成憲,天必降災殃,亡國之君皆由于不肯守成也。

    曆觀漢唐宋元,載之史冊,皆中葉之主不思開創艱難,臣子自作聰明,妄更成法,人君存心改革,即有貪功悻進之臣從而慫恿,紛纭更易,多設科條,必至舊章全失,新法無成,國家闆蕩,可不戒哉?” 又見祖宗成憲! 還是從禮部尚書這等官員嘴裡說出。

     倒是契合的緊。

     高拱頓時心頭大怒。

     這個嚴讷,竟然将自己給說成了貪功悻進之臣。

     “嚴敏卿!” 高拱怒喝一聲,已經是火冒三丈。

     “你說明白了,到底誰是那自作聰明,貪功悻進的人!” 嚴讷看了一眼暴跳如雷的高拱。

     沒有開口回答。

     但意思很明顯了。

     你高肅卿嚷嚷着要整頓吏治。

     那你就是自作聰明,貪功悻進的那個人。

     嚴紹庭掃了一眼怒火都能将這萬壽宮大殿點着了的高拱。

     随後看向嚴讷。

     他冷笑一聲,也不理會這人。

     而是拱手抱拳,朝着老道長說道:“陛下,臣要彈劾禮部尚書嚴讷!” 本來還要反駁嚴讷的高拱,頓時安靜了下來,疑惑的看向突然彈劾嚴讷的嚴紹庭。

     嚴讷也是吃了一驚。

     連忙回想自己今天在這萬壽宮大殿裡的表現。

     在确認自己并沒有什麼錯漏之後,這才暗暗松了一口氣。

     而後,其目光陰森的看向嚴紹庭。

     嘉靖則是坐視眼前衆人吵來吵去的。

     “說吧,朕的禮部尚書哪裡做錯了,要伱來彈劾。

    ” 嚴紹庭卻是正色道:“嚴讷身為禮部尚書,當熟讀知曉本朝規章制度谕令。

    方才,嚴尚書便說弘治十七年和正德四年的京察一事。

     “但臣要說的是太祖洪武皇帝時,太祖谕令内外官滿三年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

    凡升遷,必滿考。

     “但臣想來,禮部尚書嚴讷為官以來,他這個禮部尚書的位子,似乎并不是九年通考滿期,無錯有功,升遷而來的。

     臣請陛下依禮部尚書嚴讷之言,尊祖宗成憲,不可做亡國之君,奪其禮部尚書之位!” 說完這番話之後。

     嚴紹庭才有空回頭過,看了一眼已經面色呆滞的嚴讷。

     你個老小子也配在小爺面前提祖宗成憲? 弘治? 正德? 小爺直接給你上太祖洪武皇帝! 真是分不清大小王了。

     嚴讷當即拱手低頭:“陛下,臣……” “好了好了。

    ” 嘉靖暗暗的看了嚴讷一眼,擺了擺手。

     随後他看向嚴紹庭。

     這小子,現如今也不知道從哪裡學的。

     開口太祖。

     閉口太祖。

     這麼玩,誰玩得過他。

     嘉靖開口道:“朕豈能如此死闆不化,成法良政而今社稷,自當遵循。

    若今政已有情蔽,自當更張。

    内閣于整頓吏治一事,可有谏言?” 高拱當即開口:“臣無異議,時下朝廷當行整頓吏治,去陳推新,以緻政通人和,社稷穩固,百姓安甯!” 在高拱之後,嚴嵩亦是緩聲開口道:“臣亦以為,當如高閣老所言,朝廷時下宜開整頓吏治事。

    ” 見高拱大力支持整頓吏治,而嚴嵩也同樣沒有異議。

     袁炜踱步而出:“臣附議,無異議。

    ” 郭樸則是更進一步:“陛下,臣雖非機預内閣,卻也認為當行整頓吏治。

    若陛下聖允,臣居吏部事,谏言嚴侍讀參與此番整頓國朝吏治事。

    ” 雖然眼下整頓吏治這件事大概率是要落在高拱肩上。

     但吏部肯定是具體執行的衙門。

     而郭樸又認為,嚴紹庭今天所言已經是再無需要完善添加的地方。

     現在隻需要照着嚴紹庭所說的,将其考成之法細化,也就能直接頒行給地方上了。

     而且讓嚴紹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