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0章 隻有徐閣老受傷的世界(求訂閱)

首頁
    涉及到吏部尚書,這個有着天官之稱的位置。

     哪怕是在場的六部尚書,也是紛紛提起精神來。

     說不得。

     内閣的大佬們,就将自己的名字放在上面了呢? 嚴嵩也是顫巍巍的自袖中取出一份奏本。

     嚴紹庭在一旁接過奏本,上前一步。

     呂芳也已走了過來,将這份寫了吏部尚書人選的奏本取走。

     老嚴頭這才開口道:“自東漢始置吏曹,至魏晉以後改稱吏部,再至隋唐始有三省六部,君王之下,共掌天下。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權事,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書、判、德行、才用、勞效較其優劣而定其留放,為之注拟。

     于是吏部尚書,亦有天官、文部、典铨之稱。

    ” 萬壽宮中。

     隻有内閣首輔嚴嵩娓娓道來,有關吏部和吏部尚書的職權。

     徐階等人卻是眉頭微皺。

     這事情,他們都是在朝為官多年的人,哪個不清楚。

     但嚴嵩這時候卻是笑着轉口道:“吏部之重,舉朝百官之首,吏部尚書更是重中之重。

    所選官員,自當慎之又慎。

     内閣此番議定推舉有候選三人,分别是吏部本部左侍郎郭樸,本部右侍郎李春芳,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

    ” 此言一出。

     衆人面色各異。

     頓時生出無數猜測。

     郭樸和李春芳都是吏部本部衙門的左右侍郎,推舉他們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但卻偏偏又多了一個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

     這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可若這是首輔有意推舉的吏部尚書人選,也該是将其放在第一位說出,而不是三人最後。

     衆人猜測不透,隻能看向在場的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試圖從對方的臉上看出有何反應,猜測這一次推舉背後的含義。

     隻是歐陽必進卻顯得風輕雲淡。

     似乎是知道自己會被推舉,又或者是對自己并不看好。

     反正他就是那樣不動聲色。

     讓人猜不透。

     徐階自然也有些意外。

     他推舉的吏部尚書人選,自然是吏部右侍郎李春芳。

     而郭樸純粹是因為推舉需要多人,一同交由皇帝聖裁。

     但歐陽必進,就是讓自己沒有想到的了。

     難道嚴嵩真的要推歐陽必進自都察院,轉任吏部? 嘉靖亦是眉頭微皺。

     年初的時候,朝廷就有過一次動議吏部尚書人選。

     那時候嚴嵩似乎就很想推舉歐陽必進。

     但自己并不喜好此人。

     原本他以為,嚴嵩已經明白自己的心意。

     但今日卻偏偏又将歐陽必進放在了推舉的名單裡。

     嘉靖沉聲道:“國家官員任免推舉,皆有定制,今日内閣推舉三人,諸卿以為何?” 皇帝開口詢問。

     在場衆人卻是一陣沉默。

     各自都在盤算着自己心中那點小九九。

     半響之後。

     又是禮部尚書嚴讷站了出來。

     “臣以為,吏部右侍郎李春芳,可擔吏部重任。

    ” 楊博亦是緊随其後:“陛下,李春芳乃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郎,初授翰林院修撰,便被陛下其中,選入西苑,超擢為翰林學士,而後又升任太常少卿、禮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九年轉任吏部右侍郎。

     “其人恭敬、謹慎,在朝為官與上下同僚,從不氣勢淩人,上成君德,中協寮友,下輯庶司。

     “李侍郎,誠心笃行,淵學宏才,儀觀甚修,晰然玉立,色溫而氣和,其與人處,不翕翕熱,顧久之,愈益親。

    不為崖岸求異于人,而其中有介然不可溷者。

     臣以為,可為吏部事。

    ” 可嚴讷的附議不同。

     楊博可謂是從各方面将李春芳誇贊了一遍。

     甚至連李春芳的相貌,都用儀觀甚修、晰然玉立來形容。

     反正在皇帝面前就是主打一個。

     李春芳是吏部尚書不二人選。

     您老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用他就對咯! 眼看着李春芳就快要成大明朝獨一份能擔當吏部尚書的人選。

     向來不在人前顯露的袁炜,卻是緩緩站出。

     袁炜的動靜,一下子就引來了衆人的注視,以及濃郁的不解。

     這位袁閣老平日裡可是從不關心這些事情的啊。

     難道今日,也要橫插一腳? 徐階更是猶如初見袁炜一樣,眼中滿是意外。

     他想到了這一次吏部尚書人選一事上,嚴家很有可能會出手。

     甚至于,他連高拱可能會插手其中都想過。

     但他獨獨沒有想過,袁炜會在這件事情上出手。

     即便衆人皆是不解。

     可袁炜到底是站了出來,開口道:“陛下,臣以為吏部左侍郎郭樸更為合适。

    ” 此言一出。

     嚴讷和楊博二人,便立即看了過去。

     袁閣老這話,無疑是在反駁他們。

     袁炜繼續說:“其一,朝廷官制自始而至今日,皆以左為尊。

    吏部左右侍郎,無尚書時,則左侍郎代管吏部時。

    如今豈有推舉右侍郎,而不以左侍郎升任之?” 這番話從袁炜的嘴裡說出,顯得很是平靜。

     似乎咱們大明朝這位袁閣老,就是在和大夥講道理的。

     而袁炜也繼續說道:“其二,先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