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墓室和主墓室之間是一條上圓下方的通道,通道裡畫滿了壁畫。
前半部分大多和戰争有關,後半部分和生活有關,有狩獵圖,有歌舞圖,還有集市圖。
過了通道首先看到的就是并排的兩口棺椁,左邊的是石棺,右邊的是木棺。
石棺更大一些,木棺要小很多。
書生說:“這木棺是後埋進來的,要是我,肯定要做一副比石棺更大的木棺。
不過這樣就有點鸠占鵲巢的意思了,太張揚。
畢竟這是别人的家。
”
在棺材周圍,是一座座燈台,燈台有石台,有青銅台。
我本來以為石台是戰國時候的東西,青銅台是明代的。
不過書生說:“你們看到燈台了嗎?石台是明代的,青銅台是戰國的。
石台完全模仿青銅台建造。
曉得為啥子嗎?”
我問:“為啥?”
“因為沒錢噻!”書生笑着說。
本來以為這主墓室能有點值錢的東西,想不到這裡除了這些燈台,就隻剩下一些青銅的日用品了,銅鏡倒是有幾個,還有幾個水瓢,也不知道是喝水的,還是喝粥的。
或者是煮茶?
除了這些,還有不少王八殼子,咱也不知道他搜集王八殼子幹啥。
我想拿起來看看,書生用扇子壓住了我的手說:“别動,一動就碎了。
這上面是銘文。
”
我看那些銘文,看不懂。
書生告訴我,這些銘文記載的是他家裡的一些大事,比如娶妻,生子,戰争,還有曆法等。
這些對我們來說一文不值,但是對一些考古研究院可就是無價之寶了。
我說:“那就拿出去送給他們啊!”
蕭安說:“我們拿不走,一碰就碎掉了。
必須先用滲透性膠水滲透,固化之後再動。
”
老趙說:“守仁,我們開棺!好東西在棺材裡了。
”
我說:“一個燕王窮到這樣?還不如我王守仁有錢呢。
”
老趙笑着說:“相隔三千年,沒有可比性。
”
老趙開始研究石棺去了,這石棺上雕刻的圖案不是龍,而是虎。
看得出來,在兩千多年前,這燕國對虎是有着絕對的敬意的。
也說明這燕山内當時有大量的東北虎活動。
那時候對龍好像沒有多大概念,也許那時候雕刻的龍并不是龍,可能是鳄魚,或者是大型的蜥蜴。
要真的是鳄魚或者蜥蜴的變形體,我們覺得是龍而已的話,那就是一個笑話了。
石棺長接近四米,寬兩米,高兩米。
這麼大的石棺簡直就像是一座房子。
棺蓋一尺厚,要是不砸開,我們根本搬不動。
我用手舉了舉,紋絲不動,我說:“老趙,當年這東西是怎麼放上去的啊!”
老趙說:“人多就可以,要麼就是用杠杆原理。
金字塔都能修,何況一個棺蓋!”
我用手拍了拍棺材說:“但是我們可就沒辦法打開了。
”
這棺材修的非常好,棺蓋以下的棺身是用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并且是和地面相連的。
意思就是,開采大墓的時候,就把棺材給雕刻出來了,後期再做個蓋子一蓋,别提多結實了。
我說:“老趙,你從旁邊開個洞出來吧,我們沒必要動棺蓋,這棺蓋太重了。
”
老趙笑着說:“守仁,我發現你小子開竅了。
我這就給這棺材開個窗戶出來。
開出來之後,進去搜屍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
我大聲說:“沒問題。
”
書生笑着說:“你不怕裡面有個大粽子啊!”
我頭一歪說:“我又不傻,我不會先在外面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