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 尋蠱

首頁
    于現實的原蠱之一,通常出現在稻谷中,吸收稻谷的營養,僞裝成禾苗。

    當它成熟時,全身都會變得火紅。

    如果凡人此時采下并吃掉它,就會被其寄宿。

    它寄宿的部位正是人的丹田。

    它會吸收宿主的體溫,同時讓人産生異能。

    這個過程宿主不會感到不适,直到火稻脫殼。

    一旦火稻脫殼,宿主就會在一夜之間死去。

     [火稻]被古書中評為最合适寄宿的原蠱之一,曆來原蠱修士尋找傳承都會找[火稻]。

    因為它既安全又強大,而且容易尋找。

    如果宿主是武者,[火稻]吸收的是真氣;如果宿主是修士,[火稻]吸收的是靈氣。

    如果宿主修煉到築基階段,初步同化[火稻],還會獲得一種奇特的真火,名為“不滅命火”。

    這種真火會附于敵人的各個部位,吸收對方的生機和靈氣來維持不滅,灼燒修士而不自知,直到最後化為一團熊熊烈火。

     于是,羅索開始不斷地在鄉間遊走,尋找[火稻]原蠱。

    然而,他的想法過于天真了。

    雖然[火稻]原蠱容易辨認,但那也僅限于原蠱修士。

    對于凡人來說,他們隻能通過觀察[火稻]成熟時的情形來判斷。

    而且,[火稻]的成熟時間隻有半個小時,天下的稻田如此之多,很難說在哪個稻田中會出現[火稻]。

     絕大部分老農一生也沒有見過所謂的[火稻]。

     原蠱修士依靠自身的特異能力,一生中最多也隻有兩次機會碰到[火稻]。

    這也是因為原蠱修士不斷在鄉間追尋才有的結果。

     這樣過了兩百多年,羅索才放棄了這個原蠱。

     第二個原蠱仍然是可以顯化的原蠱,古書中可以顯化的原蠱也不過十七個,其中有七八個,羅索根本不想被它們寄宿。

     這個原蠱名為[幽土],它并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因為它是極為危險的。

    它寄宿在人的靈魂中,對于原蠱修士來說,最害怕的原蠱就是寄宿在靈魂身上,因為根本無法驅除。

     [幽土]原蠱通常寄生于深土之中,以土壤為食。

    它的外觀呈漆黑色,害怕見到陽光。

    因此,一旦被人挖掘出來,它們會很快寄宿在周圍的動植物或人類身上。

    人類一旦被[幽土]寄宿,會經常見到許多死者埋在土中的記憶,日夜不得安寝。

    唯一解脫的辦法就是将自己也埋入深土之中。

     如果宿主能夠修煉到築基階段,會得到一種重生的異能。

    隻要屍體沒有被完全破壞,并且被埋得足夠深,若幹年後就可以複活。

     因而盡管這原蠱危險,但還是很受很多人青睐。

    然而,古書記載的[幽土]折磨使大多數宿主重新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

    修士們想出各種方法來應對這種情況,例如制作一具特别的棺材埋于深土中,讓宿主躺在裡面後填埋。

    棺材中還有維持修煉到築基階段的資源等手段。

    然而,這些方法往往弄巧成拙。

    宿主會像[幽土]一樣眷戀幽暗的大地,會覺得埋在地裡是多麼的舒适。

     [幽土]的重生異能強弱與同化程度相關,沒有足夠的同化程度,死了也不一定能夠複活。

     另外,即使宿主成功築基,如果同化程度不足,由于重生的時間不确定,期間如果屍體被毀掉部分,如果隻是毀掉手腳,還可以複活;但如果毀掉重要部位,就不可能複活了。

     羅索當然不會自己挖掘[幽土],他尋找的是大工程,比如皇陵這樣的建築。

    他探查有沒有失眠、多夢、經常夢到死者的人。

    可惜的是,雖然他找到不少這樣的人,但大都是心理疾病,比如做了虧心事,壓力太大等,并不會活埋自己。

     這樣前後找了七十多個皇陵,又過了兩百多年。

     最後,羅索真的找到了。

    但他隻是找到了真人真事,并且發生在十多年前。

    有個修皇陵的工人某天挖到了奇怪的黑土,黑土挖出後很快消失了。

    之後這工人經常說夢到死者的記憶,大家隻是當作笑話。

    但後來這工人出現了很多古怪的行為。

     有一天夜裡,他悄悄地睡在正在挖掘的皇陵裡。

    第二天清晨,吓壞了衆人。

    趕緊弄醒他,本來以為他隻是夢遊躺在地裡。

    想不到之後他又這樣做了幾次,衆人越發覺得恐懼,便上報了監工。

    結果那工人被監工打個半死。

     本來衆人以為這麼懲罰後他不會再犯了,結果這工人第二天死在皇陵裡。

    他自己用綁好的亂石砸死了自己,死時臉上還一臉滿足。

    因為這樣,這個皇陵被視為不詳,被取消了。

     找了兩百多年才找到個故事,羅索十分氣憤,決定放棄了[幽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