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羅索才回過神來,坐在原來潇灑修士烤火的位置,開始仔細研究這本原蠱古書。
古書的材質看起來很普通,和平常的白紙并無太大差别。
然而,它卻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耐久度。
可以明确判斷的是,這古書并不是由修仙界的靈材制作的,因為李道霄并沒有過多關注它,在推銷時也沒有重點說明。
也許是因為李道霄在修仙界見過太多東西,所以對于隻比世俗強的東西,他并沒有太多的留意。
這本書從一個作者傳到另一個作者,經過了多個作者之手,因此對原蠱的解釋和觀點也有所不同。
從筆迹來看,這本書耗費了這些作者的心血,可以判斷這是一本原蠱修士用于傳承的書籍。
對于羅索來說,這本書的内容顯得荒誕離奇。
書中的原蠱描述過于神奇,有些甚至超越了修士的能力,例如穿梭時空、修改世界、看透命運、不生不死等。
書中詳細記載了一百多種原蠱,還有簡單記載一千五百多種不太了解的原蠱。
原蠱與羅索前世所看的動漫《蟲師》中的蟲頗為相似。
然而,原蠱極為稀少,比靈物還要稀少,它被視為微觀世界的基礎,是與宏觀世界相反的一面。
它們不是力量,更像是一種現象、一種法則。
因此,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原蠱。
原蠱沒有生死,它們不是生命,卻有如同生命般的“死亡”,仿佛僞裝成生命一樣,十分妖異。
原蠱修士和一般修士在追求永恒的目标上沒有太大差别,但他們所走的道路卻有所不同。
原蠱修士通過徹底煉化原蠱,希望能夠達到不死不滅的境界,像原蠱一樣在宇宙中生生不息地流轉。
然而,這隻是一個假設,因為從來沒有人能夠真正徹底同化原蠱。
大多數原蠱修士最終都被原蠱所同化,失去了自我。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原蠱修士的數量太少,他們隻能獨自探索。
獨自探索的結果,和修仙界整體探索的結果,兩者相差太遠了。
在原蠱修士中,沒有人能夠修煉到金丹境界。
大多數原蠱修士,到了一定境界,就會想辦法把原蠱和自己分離開來,以便繼續修行。
大多數原蠱并不會寄宿人類。
這些不選擇人類寄宿的原蠱一旦無意中寄宿人類對那個人來說是一種絕對的災難,比如患上絕症那樣。
而會寄宿人類的原蠱也并非都會緻命。
比如之前小泉的[心火]原蠱,那是一種受生靈強烈的情緒吸引的原蠱,這原蠱隻要加以引導就可以引出體内。
然而,引導它的條件之一是引導者必須是原蠱修士,而引導物則是未知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泉的死亡似乎是注定的,因為原蠱修士實在太少了。
更何況,這本書中也沒有記載使用什麼樣的引導物才能引出[心火]原蠱。
當然,如果小泉擁有靈根,通過修煉也不失是個存活的辦法。
[心火]原蠱是原蠱修士最佳的寄宿蠱之一。
因為[心火]極為強大,變化多端,情緒越強烈,[心火]越強大。
不僅如此,修士的各種情緒都可以轉化為真火,例如悲意可以化為佛火,恐意可以化為寒焰,惡意可以化為業火等等。
可惜的是,小泉并沒有靈根。
如果他能夠修煉,也許将來他能夠親自報仇。
原蠱寄宿并非好事,大多痛苦居多,如同疾病或詛咒一樣。
即使可以修煉,也很少有人撐到築基成功。
如[心火]寄宿,被寄宿者日日夜夜被灼燒,那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
而人類中的酷刑,火刑是最痛苦之一,僅是肉身上的痛苦就難以忍受,因為身上到處都是灼燒的痕迹,毀容是必然的,灼燒還會帶來别的病變。
當然,這種痛苦與寄宿的位置有密切相關。
人們身體各處,三魂六魄都有可能被寄宿。
有的原蠱寄宿眼睛,有的原蠱寄宿心髒,有的原蠱寄宿耳朵,有的寄宿全身,有的寄宿靈魂等等。
而最痛苦的,莫過于靈魂。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比如有原蠱寄宿于眼球,但失明并不是痛苦的終點,失明之後靈魂也會被吸入黑暗之中。
不知不覺,過了一天一夜,羅索才看完這本古書,期間已經添了十多根柴火。
羅索仍然覺得意猶未盡,這本書為他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他一直渴望能夠接觸到靈物,而原蠱給他帶來了希望。
三天後,羅索選定了一個原蠱,踏上了前往山村的路程。
他選擇的是一個名為[火稻]的原蠱。
這是少數可以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