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館中徜徉

首頁
    趙宥真的桃花眼都睜大了些許,散出明亮的神采。

     “音樂産業……是什麼感覺?” “什麼意思?”韓易有點不太明白。

     “學習這個專業。

    ”趙宥真的語氣裡是一股抑制不住的興緻勃勃,“被訓練成音樂行業的專業人士,是什麼感覺?” “我想是……充滿希望的感覺。

    ” 韓易認真地想了想,說道。

     “我每天都在學習,如何成為史威登男爵。

    ” “史威登男爵?”趙宥真疑惑地眨眨眼,一時間有些猜不透韓易的意思。

     “對,神聖羅馬帝國的荷蘭裔外交家。

    莫紮特、貝多芬、海頓的贊助人。

    ” 韓易柔聲解釋道。

     “在莫紮特被教會所唾棄的時候,是史威登男爵給了他生存的空間和表現的舞台。

    貝多芬和海頓,也多次收到他的贊助。

    史威登男爵不光為他熱愛的音樂家們提供面包,還利用自己善于打交道的專長為他們奔走,争取演出機會和更高的知名度。

    ” “你看,音樂産業就是這樣一門學科,學習如何成為像史威登男爵一樣的人。

    了解藝術、欣賞藝術,并不遺餘力地推廣藝術。

    在我看來,史威登男爵,甚至比莫紮特還要重要。

    莫紮特隻需要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由創作,而門外為他遮擋風暴的,是也許沒什麼才華和天賦的史威登。

    ” 此時,二人已經漫步到了美國館的最中央,查爾斯-恩格哈德庭院。

    韓易揚起手臂,指向庭院北面被嵌入牆内的美國分行新古典主義立面。

    這棟建築曾坐落于華爾街,1825年投入使用,是美國金融業興起的象征。

     “查爾斯-恩格哈德并未設計這棟建築,沒有一方水泥、一塊磚頭,是由他堆砌的。

    但他足夠熱愛建築藝術,熱愛到願意在大都會博物館專門捐贈一所庭院,永久存放這些人類文明的瑰寶。

    ” “這就是我心中音樂産業的意義。

    我沒有創作能力和制作技巧,但我可以用這裡,和這裡。

    ”韓易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大衣内兜,和他的腦袋,“幫助人類聽到這個時代該有的聲音。

    ” “看起來,伱很熱愛音樂。

    ”眼神柔軟下來,趙宥真的笑容也變得愈發燦爛與真摯。

     “我熱愛人類創造的一切文化,音樂、電影、電視、時尚……”韓易看着與自己一般高的清麗佳人,笑道,“你不也是嗎?” “對我來說,主要是音樂。

    ”趙宥真被韓易徹底打開了話匣子,她已經很久沒有說過這麼多話了,“我喜歡這種藝術形式。

    電影有很多組成部分,但是音樂隻有聲音。

    它用單一維度的體驗,把最純粹的情緒給提純出來,我喜歡這種不摻任何雜質的幹淨。

    ” “那為什麼不學音樂呢?” “家裡的原因。

    ”說到這裡,趙宥真忽然換成了中文,輕聲問道,“你應該還記得吧?” “記得。

    ”韓易毫不避諱地點點頭,“檢察官的女兒。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的,檢察官的女兒。

    ”趙宥真把手揣回大衣兜裡,歎了口氣,“檢察官的女兒,是不可以離經叛道的。

    ” “離經叛道。

    ”韓易咀嚼着趙宥真抛出的這句成語,看起來她的中文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好。

     “我有點好奇,為什麼你的中文那麼好?” “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我也經常在學校受欺負。

    ”在美國,趙宥真從未對外人提起過自己的童年,當然,也沒人能像韓易這樣深入地與她交流如此之久,“為了安慰我,我奶奶會跟我說,我們趙姓,是華夏皇族的後人。

    ‘宥真啊,你應該擡起頭,像公主一樣’。

    ” “趙……确實如此。

    ”韓易追問道,“所以你有華國血統嗎?” “不知道,應該沒有吧。

    ”趙宥真搖搖頭,“我不太關心這個,不過韓國的趙姓,絕大多數都隻能追溯到十三世紀,所以,應該是有些聯系的。

    奶奶說我們家是白川趙氏的旁支,但也從來沒見過家譜。

    ” “在我爸爸之前,我們家已經在全羅北道生活了一百多年了,哪有皇族會住在那裡。

    ”趙宥真自嘲地笑笑,“而且我也不想像那些人一樣,總想給自己安一個皇帝當祖先,好像這樣能讓自己失敗的人生更榮耀一樣。

    ” “所以,因為你奶奶的話,你就開始對中文感興趣了?” “一開始是這樣的,不過後面就迷上了。

    ”趙宥真點點頭,“我特别喜歡中文的詩詞,而且……很多我們國家的古書,也要學會中文才能看懂。

    ” “屬于我們的,真的太少了。

    ” 亞洲館裡,依次是來自南亞和東南亞的藏品,最靠内側,是一整片中華展區,從公元前2650年的半山遺址陶罐,到1932年的女士絲綢旗袍。

    從小小的一碟元代鈞窯瓷碗,到一整面牆才能容下的《藥師經變圖》。

    大都會博物館甚至為中華展區修出了一方蘇式園林,以更好的展現數千年來的華夏風雅。

     而朝鮮半島的展品,隻是東亞廳裡不太起眼的一小部分而已。

     “看得越多,就越覺得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陰影裡。

    ” 趙宥真凝視着面前這副安堅繪制的《煙寺幕鐘圖》,從繪畫技法、作品意境再到山水缭繞間若隐若現的佛寺,哪有半分韓國文化的影子。

     曆史可以粉飾,但終究不會騙人。

     “我是不是聽起來,像一個很恨自己國家的人?” “恰好相反,我認為你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我能感覺到。

    ” 韓易向前邁出一步,與趙宥真并肩而立。

     “我想真正的熱愛,應該是認清它的缺陷與不足之後,依然割舍不掉的那份情感。

    那些為自己編織美夢的人,隻是喜歡那種睥睨天下的爽快。

    一旦讓他們直面最真實的污穢,可能堅持不到一秒就得崩潰。

    而你……” “我認為你是真正愛着這片土地的。

    ” 韓易指指墨染青綠的半島山水,說道。

     不管在哪裡出生,都應該熱愛自己腳下的土地,不是嗎? 畢竟,開墾這方天地的,是生養你的祖輩。

     這種愛,無關曆史、文化、風俗與社會,純粹是一個人對自我的接受與認可。

     一個連天生的皮囊都想棄如敝屣的人,注定是可悲的。

     “原來如此啊。

    ” 其實心中早有答案,但由韓易口中說出,趙宥真的表情裡還是多出了幾分釋然。

     “謝謝你。

    ” 趙宥真真誠地道謝,她到華國旅行過多次,也跟不同地方的人聊起過自己的故鄉。

    他們總是很喜歡韓劇,但卻不約而同地對所謂的半島曆史嗤之以鼻。

     韓易的中正平和,才是她真正想看到的态度。

     在這個華夏文化追随者的心裡,那個從古代便被半島居民稱為天朝上國的地方,就應該住着一群心胸與他們的山川一樣寬廣,不狹隘不偏激,如春水般溫潤的謙謙君子。

     韓易終于滿足了她的幻想。

     “有什麼好謝的。

    ”韓易毫不在意地擺擺手,“住在USC,又不可能天天往華人區跑。

    我這幾年還是靠韓國菜續命呢,豆腐鍋、泡菜湯。

    ” “我請你?” 趙宥真向前彎彎腰,看着韓易,笑容裡總算有了一絲嬌俏的意味。

     “誰來紐約還吃BCD啊!” 韓易一臉痛心地搖搖頭,這孩子就沒吃過好的。

     “我帶你去個地方。

    ” 喜歡好萊塢的億萬富豪請大家收藏:()好萊塢的億萬富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