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龍皇島,一片甯靜。
項龍睜開眼時,陽光透過窗棂灑在屋内,他轉頭看了看睡在旁邊的宋清婉。
經過多日的忙碌,她臉上帶着些許倦意,但眉目間依舊透着一股柔和與堅定。
“早啊。
”宋清婉似是察覺到他的目光,微微睜眼,朝他笑道。
“昨晚睡得好嗎?”項龍關心地問道。
“還不錯。
不過今天早上要審議流民遷居計劃,我得早點去。
”她起身準備穿衣,話語中滿是責任感。
項龍無奈地搖了搖頭:“你啊,又是第一個起床的,比我這個‘島主’還要忙。
”
外頭的公雞啼鳴聲此起彼伏,田間的農夫們已經在做早飯了。
宋清婉簡單梳洗後,便開始準備今天的日常事務。
而項龍則走到院子裡,看到自己親手搭建的小菜園,裡面的青菜綠油油的,雞舍裡傳來咯咯的叫聲,鴨子在不遠的水塘裡悠閑地遊着,一切都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他摘了幾根小蔥,提了兩個剛下的雞蛋回廚房,做了碗簡單的蛋花湯,端到桌上。
“快趁熱吃。
”他說道。
宋清婉喝了一口湯,微笑着點頭:“島上的夥食越來越好了,不過你這手藝倒是還不如那些流民大嬸。
”
項龍苦笑:“我這不是被你嫌棄得少進廚房了嗎?”
雖然是調侃,但兩人之間的默契和溫馨讓整個小屋充滿了家的味道。
龍皇島的發展離不開兩人的分工合作。
項龍負責軍事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宋清婉則專注于制定規章制度、調解流民之間的矛盾。
雖然每日事務繁雜,但兩人之間配合得非常默契。
上午,宋清婉主持了一場島上的議事會。
幾名百越部落的頭領提出希望能擴大各自的領地,甚至私下抱怨分配不公。
宋清婉不卑不亢,用清晰的邏輯與他們交談,既捍衛了規則,又不至于讓這些頭領感到被冒犯。
而項龍則在另一邊,帶着民兵隊伍清理山上的雜木,修築新的防禦工事。
他在軍營中時常親自指導士兵,教他們如何使用竹器作為武器,甚至試驗改良的弓弩,讓士兵們在訓練中佩服得五體投地。
晚上,兩人總會把一天的事務總結一番。
“今天那些部落頭領是不是又在争地盤?”項龍一邊修理一把木弩,一邊随口問道。
“嗯,不過都被我搪塞過去了。
他們就是想試探我們的底線。
”宋清婉輕聲說道,随後端了一碗剛炖好的雞湯放到他面前,“你也别總在外頭忙,這幾天臉都瘦了。
”
“哪裡瘦了?”項龍擡頭摸了摸臉,故作驚訝,“我覺得我還是挺帥的啊。
”
宋清婉撲哧一笑:“行了,别自戀了,快喝吧。
”
雖然兩人的生活簡樸,但相互的體貼與信任讓這個小家顯得格外溫暖。
在龍皇島上,有不少戰亂中失去雙親的流民孤兒。
他們大多年紀尚小,靠在田間打零工或者幫忙維持生計為生。
項龍和宋清婉對這些孩子格外關心,經常帶着食物和衣物去探望他們。
某一天,項龍在田間看到一個瘦弱的小男孩蹲在稻田邊,正在往嘴裡塞沒熟透的稻谷。
“你叫什麼名字?”項龍走過去,蹲下身問道。
孩子怯生生地看了他一眼,低聲回答:“阿牛。
”
“阿牛啊,吃這個不好,會生病的。
”項龍拍拍他的頭,從随身的布袋裡拿出一塊幹糧遞給他,“餓了就來島上的膳房,這種事以後别幹了,聽到了嗎?”
孩子接過幹糧,眼中露出一絲感激:“謝……謝謝大人!”
回到家中,項龍和宋清婉商量,為這些孤兒建立了一間“學堂”,教他們識字、種田以及簡單的手工技藝。
項龍親自為學堂取名“星苗堂”,寓意這些孩子如同星星一般,雖然微弱,但未來或許能點亮這片土地。
學堂建成的第一天,宋清婉親自站在前面教孩子們認字,雖然課堂設備簡陋,但她溫柔而耐心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都非常喜愛。
項龍則帶着孩子們在院子裡訓練,教他們如何使用竹器制作工具,如何挖渠引水。
“這些孩子将來可是我們的希望。
”宋清婉感歎道。
“嗯,我也希望他們能活得更好,至少不用再像我們這樣辛苦。
”項龍點點頭,目光堅定。
某一天,宋清婉突然感到身體不适。
她起初以為是過于勞累,但很快發現情況不對,于是找了一位島上的老醫師診治。
“恭喜夫人,您有喜了!”老醫師笑着說道。
宋清婉愣了一下,臉上浮現出羞澀又欣喜的笑容。
她立刻跑去田間找項龍,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
項龍聽後,激動得放下手中的鋤頭,直接抱起了她:“真的?我們要有孩子了?”
宋清婉點點頭,低聲道:“不過你得讓島上的人多幫忙了,我可沒法再像以前那樣到處跑了。
”
“那是當然,你是咱們的功臣,必須好好養着。
”項龍笑道,“我以後不讓你操心那麼多了,等孩子出生,我們給他取個響亮的名字!”
随着宋清婉的孕期逐漸顯現,島上的流民們也知道了這個喜訊。
他們自發組織起來,送來各種禮物,為這個新生命的到來獻上祝福。
雖然項龍和宋清婉的家庭生活逐漸步入正軌,但外界的風波卻越來越近。
趙佗的整合步伐加速,奀妹的反抗也愈發激烈,龍皇島的安甯随時可能被打破。
然而,這個小家庭的愛與團結,讓項龍有了更多堅持的動力。
項龍站在龍皇島的高坡上,眺望遠處交彙的三江水流。
他的目光沉穩,仿佛在思考這片土地的未來。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擁有一個“根據地”,雖然簡陋,卻足以讓他逃避戰亂的紛争,重新開始。
離開蒼梧的那一刻,項龍心中滿是苦澀。
他自以為憑借現代知識能夠幫助百越部落擺脫内亂,卻低估了曆史慣性和人性複雜。
無論是整合部落還是阻止沖突,他都屢遭挫折。
特别是趙光與奀妹的分裂,讓項龍意識到,單靠策略與說教遠不足以改變一個時代。
宋清婉一路陪伴,他卻覺得自己辜負了她的信任。
面對流民們疲憊的臉龐,項龍下定決心:這次,不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現,而是以建設者的角色,腳踏實地,從零開始,真正改變這些人的命運。
龍皇島地處封水、賀江與東安江交彙處,四面環水,易守難攻。
島上地勢較高,靠近岸邊是開闊的沙洲和濕地,适合耕種水稻。
雖然島内樹木茂密、道路不通,但周邊的江河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與魚類資源。
這片土地雖然荒涼,卻孕育着無盡的可能性。
“這裡将是我們的家園。
”項龍轉身對身後的流民說道。
他的聲音堅定,讓疲憊的人群看到了一絲希望。
項龍帶領流民開始清理島上的雜草和樹木。
憑借現代知識,他規劃了簡單但高效的島嶼布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