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試圖借此獲得更多糧食分配;頑固派長老依舊伺機煽動,試圖破壞項龍的聲望。
更大的隐患,則來自秦軍的步步緊逼。
項龍知道,勝利的曙光雖已隐現,但前方的路依然布滿荊棘。
耕兵制的初步成功給火山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産量提升不僅緩解了糧食危機,還讓戰士們逐漸适應了新的生活方式。
然而,正如項龍預料的那樣,這套制度的推廣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面對其他部落的頑固派和流民潮帶來的複雜局面時,困難更是接踵而至。
火山部試點的梯田在這個收獲季節迎來了豐收。
随着第一批稻谷裝入糧倉,許多對耕兵制持懷疑态度的人開始動搖。
奀妹親自主持豐收節,将滿滿一籮籮的谷物搬到村寨中心,向所有人展示火山部的成果。
“大家看看,這就是耕兵制帶來的成果!”奀妹站在高台上,朝圍觀的族人們說道,“以前,我們哪有這麼多糧食?現在,不僅夠吃,甚至還能存下一部分!這說明,龍哥的提議是對的!”
一名年長的族人走上前,抓起一把稻谷仔細端詳,喃喃道:“這是火種稻?果然比我們以前種的稻谷結實多了。
”
奀妹點頭,補充道:“沒錯,火種稻産量高,适合在梯田上種植。
如果其他部落也願意嘗試耕兵制,大家都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消息很快傳到了其他部落。
那些觀望的首領們開始派人前來打探,甚至有部落主動表示希望學習火山部的耕種技術。
然而,也有不少頑固派對此嗤之以鼻。
黑石部的長老仍然不願放棄傳統。
他們認為,火山部的豐收不過是偶然,無法代表耕兵制的真正效用。
更重要的是,他們害怕項龍借此進一步擴大火山部的影響力,威脅到其他部落的地位。
“豐收?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一名黑石部的長老在部落會議上冷笑,“我們嶺南的祖先千百年來靠刀耕火種為生,一樣活得很好。
項龍不過是個外來人,他的耕兵制根本不适合我們!”
“可是……”一名年輕的族人站起來反駁,“火山部的豐收是真實的。
他們還打退了秦軍,說明項龍的辦法确實有用啊!”
長老拍案而起:“放肆!我們黑石部從來不需要靠外人來決定我們的命運!誰要是敢學火山部,就别怪我族規處置!”
在長老的壓制下,黑石部暫時拒絕采納耕兵制。
然而,反對聲中也開始出現裂痕,尤其是年輕一代對火山部的成功羨慕不已,甚至私下與項龍聯系,請求學習梯田耕種的技術。
與此同時,大量六國流民的湧入讓嶺南的資源壓力驟增。
這些流民大多因逃避秦軍的征服和苛政而來到嶺南,卻發現這裡的生活同樣不易。
許多部落對流民抱有戒心,害怕他們搶奪糧食、制造沖突。
一天,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出現在火山部的村寨門口。
他們中有老有少,眼中充滿了饑餓與恐懼。
“我們是從楚地逃來的……”一名老者跪在門口,哀求道,“秦軍燒了我們的村子,我們無處可去,求求你們收留我們吧!”
奀妹面露難色,轉頭看向項龍:“龍哥,我們該怎麼辦?如果收留他們,火山部的糧食可能不夠;如果拒絕,他們恐怕會活活餓死。
”
項龍沉思片刻,走上前問道:“你們會耕種嗎?或者,會不會打仗?”
老者連忙點頭:“我們會!我們願意做任何事情,隻要能活下去!”
項龍點了點頭,轉身對奀妹說道:“收留他們。
不過,我們得設立一些規矩,比如按照耕兵制的模式,把這些流民編入我們的耕兵隊伍,讓他們既種田又訓練。
如果有人不守規矩,就立即逐出部落。
”
奀妹猶豫了一下,但還是點頭答應了。
随着流民的加入,火山部的人口迅速增長。
這些流民雖然大多數老實肯幹,但也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試圖利用混亂的局勢撈取好處。
一天夜裡,項龍巡視村寨時,發現一個年輕男子正在偷偷摸摸地繪制地圖。
項龍悄悄上前,一把抓住了他。
“你在幹什麼?”項龍厲聲問道。
那男子見事情敗露,非但不慌,反而冷靜地說道:“我不是壞人。
我繪制地圖,是為了向你展示如何更好地利用周圍的地形。
”
項龍微微一怔,松開了手:“你是誰?為什麼會懂這些?”
男子露出一絲苦笑:“我是魏國人,曾在軍中擔任地形繪制官。
秦滅魏後,我僥幸逃脫,一路流亡到這裡。
”
項龍點頭:“原來如此。
既然你有這本事,那你就留下吧。
不過,别想耍花樣,否則後果自負。
”
男子拱手行禮:“我明白。
我叫田遠,從今天起願為火山部效力。
”
田遠的加入為火山部帶來了新的變化。
他不僅幫助改進了村寨的防禦體系,還為梯田的選址和灌溉設計提供了不少建議,很快赢得了項龍和奀妹的信任。
随着耕兵制的推廣和火山部的不斷壯大,其他部落開始對項龍的地位心生忌憚。
黑石部的長老們私下密謀,試圖聯合其他反對耕兵制的部落,共同對抗項龍的影響力。
“如果再讓項龍這麼下去,他遲早會成為嶺南的霸主!”黑石部的一名長老說道,“我們絕不能讓外人掌控我們的命運!”
然而,他們的陰謀卻被一名支持項龍的年輕人偷聽到。
這名年輕人連夜趕到火山部,将消息傳給了奀妹。
“龍哥,”奀妹臉色凝重地說道,“黑石部可能會聯合其他部落反對我們。
他們不想接受耕兵制,也不想讓你領導聯盟。
”
項龍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奀妹,既然他們不想合作,那就讓他們看看,如果沒有耕兵制,他們能否撐過下一次秦軍的進攻。
”
耕兵制的推行雖然困難重重,但在火山部和部分願意嘗試的部落中,已經顯現出成效。
與此同時,秦軍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流民潮也讓嶺南的局勢更加複雜。
項龍明白,要真正讓嶺南各部落團結起來,還需要更大的勝利和更實在的成果。
然而,他堅信,隻要方向正确,未來就一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