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勞作的人群,沉聲說道:“能不能行,你們很快就會看到結果。
記住,我們的敵人不僅是秦軍,還有可能是下一次的旱季,甚至是糧倉空虛帶來的饑荒。
如果現在不學會耕種,等到真缺糧時,後悔都來不及。
”
戰士們雖然心裡仍有疑惑,但想到項龍帶來的勝利,再想到眼下的糧荒問題,也隻能咬牙堅持下去。
半個月後,稻苗開始紮根發芽,新田裡一片生機盎然。
這些戰士原本以為種地是件瑣碎又無趣的事,但當他們看到稻田逐漸綠意盎然時,心中的抵觸少了幾分,甚至還有人暗自期待起豐收的那一天。
與此同時,梧嶺部和黑石部也派人前來參觀試點田的成果。
一群首領和長老聚在田邊,仔細打量這些規整的梯田和嫩綠的稻苗。
他們之中有人面露驚訝,有人則神色複雜。
“看來,他的方法的确與我們過去的刀耕火種不同。
”黑石部首領低聲說道。
“的确是個好法子。
”梧嶺部的中年首領點頭贊許,“不過,光看還不夠,關鍵是這稻子能不能結出更多糧食。
”
“就是啊,萬一這法子不靈,豈不是白忙活了?”另一名長老滿臉懷疑。
項龍站在一旁,聽到這些議論,臉上卻沒有太多波瀾。
他走上前,淡然說道:“各位大可放心,試點田的成果很快就會給你們答案。
不過我也必須提醒大家,時間不等人。
秦軍的動向越來越頻繁,如果還在觀望,那就隻能坐等滅亡。
”
這句話讓衆人神色一凜。
确實,自從赤侯突襲失敗後,秦軍的活動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為活躍。
最近有消息傳來,秦軍的斥候小隊正在靠近西南的幾座部落,甚至有幾處地方傳出了沖突的消息。
就在項龍忙着推動耕兵制試點的同時,一個新的問題也悄然浮現。
近些日子,越來越多陌生面孔出現在嶺南的部落外圍。
這些人衣衫褴褛,帶着疲憊不堪的神情,大多是扶老攜幼,連基本的口糧都沒有。
奀妹正在火山部寨門外處理這些問題。
一名老者匍匐在地,帶着哭腔懇求道:“求求你們,收留我們吧!我們是從趙國逃來的。
秦軍毀了我們的家園,我們連半粒糧食都沒帶出來……”
奀妹皺眉打量着他們,這些流民大多瘦骨嶙峋,有些孩子甚至連站都站不穩。
她回頭看向随行的長老們,輕聲問道:“火山部還有多少糧食可用?”
一名長老低聲答道:“還有半個月的口糧,再多分給别人,我們怕是連下個月都撐不過去。
”
“可是,如果不管他們,這些人就得餓死在這裡。
”奀妹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正當她舉棋不定時,項龍從遠處走了過來。
他仔細聽完情況,沉聲說道:“奀妹,這些人不能拒絕。
”
“為什麼?”奀妹微微一愣。
“這些流民大多來自六國,他們對秦軍的殘暴深有體會,心中一定充滿怨恨。
”項龍說道,“如果我們接納他們,讓他們參與生産,甚至參與耕兵制,他們就會成為我們的新助力。
”
奀妹有些猶豫:“可是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怎麼可能再負擔這麼多人?”
項龍露出一絲苦笑:“短時間内是難,但我們可以把他們分散到各個部落,派人教他們如何開墾荒地。
隻要渡過眼前的難關,他們就能成為我們聯盟的一部分。
”
奀妹沉思片刻,終于點頭同意。
她轉頭吩咐随行的長老:“召集各部首領,召開緊急會議,讨論如何安置這些流民。
”
幾天後,火山部再次召開聯盟會議。
這一次,會議的議題主要圍繞兩件事:一是耕兵制的進一步推進,二是如何安置不斷湧入的流民。
“我們自己的糧食還不夠,憑什麼要管這些外人?”黑石部的年輕首領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接納他們就是自找麻煩!”
“可是,如果讓他們死在嶺南,會寒了人心。
”梧嶺部的中年首領說道,“這些人或許能成為我們的新力量,隻要他們願意融入聯盟。
”
“融入?他們和我們素不相識,誰知道會不會生事!”
會議廳内争論不休,而項龍始終保持沉默,直到衆人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他才緩緩開口:“諸位,這些流民的确是一個難題,但我們不能不管。
正如奀妹所說,聯盟的力量必須建立在共存之上。
如果我們拒絕他們,誰還會信任我們的聯盟?”
他的話讓部分首領陷入沉思,而奀妹則趁機表态:“我支持項龍的提議。
我們可以采取條件性接納,給他們機會自證清白,同時讓他們參與勞動,按勞分配糧食。
”
最終,在項龍和奀妹的努力下,大部分首領勉強同意先進行小範圍試點安置流民。
随着流民的逐步安置,一些隐藏在他們中的人物也逐漸浮出水面。
其中,有一名來自魏國的年輕女子,名叫公孫玥,聰明果敢,擅長算術和規劃。
她主動找上項龍,提出可以幫助火山部建立更高效的物資管理系統。
“我不想再做流民,也不想看嶺南淪陷。
”公孫玥對項龍說道,“如果你願意信任我,我一定不負所托。
”
項龍看着她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絲希望。
他知道,這些流民中一定還隐藏着更多值得信賴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