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山部和梧嶺部的協同下,第一批流民得到了安置。
為了減少各部落的負擔,項龍建議将流民分成小組,由當地的部落監督,同時鼓勵流民開墾新田、修建栖身之地。
這一措施雖然緩解了各部落的壓力,卻并未消除内部分歧。
“這些流民開墾的田地會歸誰?”
黑石部的一名長老在會議上語氣尖銳,“難道是讓這些外人分享我們的資源?還是說,我們還要無償提供更多糧食給他們?”
火山部的一些老人也逐漸對流民安置表現出不滿:“我們與這些人毫無血緣關系,他們的到來隻會削弱我們的存糧。
若是因為他們導緻部落餓死自己的孩子,那我們的聯盟還有什麼意義?”
聽到這些質疑,奀妹眉頭緊皺,目光望向項龍。
項龍并未急于辯駁,而是沉聲道:“諸位,大家的擔憂可以理解。
但請記住,秦軍的威脅并未遠去。
如果我們不能團結每一個可能的力量,最終恐怕連這片土地也保不住。
”
“我們不是不能團結,而是要先解決我們自己的糧荒!”黑石部的年輕首領站起來拍案說道,“項龍,你總是給出這些‘未來有用’的計劃,可誰能保證流民不會在關鍵時刻拖累我們?”
項龍沒有退讓,反而提高聲音反問:“那麼,請問在座的各位,等秦軍攻入這片山林時,你們有多少人能從刀耕火種中籌備出足夠的糧草?耕兵制的推行,流民的安置,這些都是為生存而謀劃。
如果連這些都無法完成,難道靠眼前這點糧食就能打敗秦軍嗎?”
聽到這番話,一些部落首領低頭沉默,顯然在暗自思考項龍的提議。
奀妹見機開口,柔聲說道:“我知道,大家對流民的安置有諸多擔憂。
但我們已經看到項龍的梯田試點帶來的希望。
與其争執不休,不如給予流民一個試用期。
他們能在土地上創造的糧食,或許是解救我們的新契機。
”
最終,各部落勉強同意接受一部分流民加入生産活動,但前提是必須設立嚴格的監督制度。
就在各部落焦慮不安時,項龍和公孫玥合作,開始建立一個更高效的物資管理系統。
通過記錄糧草儲備、分發和耕地産量,公孫玥在短短幾天内整理出了一份清晰的數據報告。
“你們現在的儲備,還可以維持兩個月。
”公孫玥拿着竹簡向各部首領彙報,“但如果能夠讓流民幫助開墾新田,并且擴大梯田計劃,最多三個月後,你們将迎來第一批真正的豐收。
”
她的語氣堅定而冷靜,讓不少首領和長老心中一震。
一些原本懷疑流民能力的首領,也開始考慮将他們的勞動納入日常生産。
火山部的長老問道:“如果計劃失敗怎麼辦?我們如何保障不被拖垮?”
公孫玥微微一笑,答道:“我和項龍會制定備用方案。
如果流民無法完成目标,他們開墾出的土地歸部落所有,不會影響各部的原有儲備。
”
這一條款成功說服了一些首領,但也有人依舊抱着懷疑态度。
時間如流水般飛逝,試點田裡的稻苗已經逐漸成熟,開始結穗。
火山部的戰士們和流民一起勞作,他們雖互有隔閡,但在不斷的溝通中漸漸建立了一些信任。
項龍時常站在田埂上,指揮大家如何分工收割、脫粒。
這些場景讓奀妹看在眼裡,心中既欣慰又複雜。
“項龍,你好像并不是為自己而戰。
”奀妹站在他的身旁,輕聲說道。
項龍停下手中的動作,看了她一眼,認真說道:“我為我想守護的東西而戰,包括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還有那些相信我的人。
”
奀妹低頭沉思,眼中多了一分敬佩的神色。
随着流民的融入,有幾名表現優異的流民逐漸被部落認可。
其中,一個叫陳策的年輕男子在開墾新田時表現出色,他不僅身體強壯,還擅長組織流民配合勞動。
他主動提出改進灌溉渠的設計,并得到了項龍的支持。
“項兄,你的梯田計劃很偉大。
”陳策向項龍拱手說道,“如果可以,我願意帶領更多人開辟新的稻田。
”
項龍點頭笑道:“好。
你若願意幫我推動梯田計劃,我會盡全力支持你。
”
與此同時,公孫玥也展現了她的領導才能。
她将流民分組,每組都由有經驗的長者或能幹的青年帶領,并制定了獎懲制度。
她還和奀妹一起巡查田地,及時解決生産中的問題。
在這些新角色的推動下,梯田計劃的進展比預期更快,漸漸赢得了部分首領的信任。
但就在糧荒逐漸緩解時,一些不安的迹象也悄然出現。
秦軍的斥候小隊再次出沒嶺南山林,他們似乎對新開墾的梯田格外感興趣。
夜晚,項龍和奀妹站在寨門口,遙望着遠處的山林。
奀妹輕聲問道:“秦軍會不會針對這些梯田?”
項龍面色凝重:“他們遲早會有所行動。
越是看見我們的希望,他們就越會想方設法摧毀它。
”
奀妹沉默了一會兒,目光堅定道:“如果他們敢來,我一定會讓他們後悔。
”
項龍微微一笑:“那我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