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 這是野蠻對文明的侵蝕!

首頁
    ‘非漢即胡’這個名詞,将所有不屬于漢人的部族全部團結為匈奴的雄主。

     作為匈奴長老挖出來的遊牧大王,阿蒂拉多少也沾了點匈奴人的習慣,其麾下的‘匈人’,有後世認知的白人和黃種人,也有标準中亞長相的西域民。

     總之所謂的匈人帝國就是一個大雜燴,即便在後世人看來,匈人的來源也是雜的不行,文明程度和沒進化過的原始野人差不多,國内連一絲一毫可以稱得上是文明的東西都沒有。

     沒有文字、沒有娛樂、沒有藝術、沒有哲學、沒有醫學……沒有文明! 隻有不成體系、難以理解的胡語。

     說匈人是匈奴人的繼承者,都是給這群原始人的臉上貼金了,匈奴人如果組織力度這麼低,單于死了就能讓整個帝國崩潰,那漢帝國也不至于耗費這麼大的代價才擊垮了匈奴帝國。

     匈人頂多是繼承了一絲匈奴的殘渣。

     不過倒也正常,阿蒂拉敵視一切可以稱得上是‘文明’之物,就連西哥特那樣僅有一點文明程度的蠻族王國,都被阿蒂拉敵視,進而破壞。

     這位遊牧大王建立的國家,當然是一點文明都不會存在的了。

     看着散漫無紀律的匈人鐵騎,提比略難得的露出一絲輕蔑的笑,他說道:“這些來自東方的野蠻人,連不列颠的蠻族都不如!簡直就像是原始人!” “變陣,讓成年兵(Triarii)出陣第一橫列,青年兵(Hastatii)退至第二橫列準備投擲标槍。

    ” 提比略指揮道:“青年兵投擲完畢,退至第三橫列,換壯年兵(Principes)投擲标槍,等到匈人騎兵進入射程,讓弓箭兵掠陣。

    ” 羅馬的軍制,按等級劃分為輕步兵、青年兵、壯年兵和成年兵,除此之外還有騎兵和弓箭兵這類特殊軍種,和常規的陸軍不同。

     因為騎兵和弓箭兵也需要士兵自備軍械,故而一般都是頗有家資的中産小地主、良家子才有資格加入特殊軍種。

     一般來講,成年兵是一個軍隊真正的精銳與核心,作戰經驗豐富,戰力強大,通常作為統帥指揮官的中軍衛隊和後備役,裝備着帝國最精銳的重甲和最鋒利的兵器。

     羅馬正常的戰争模式,都是讓輕步兵和青年兵在第一橫列,壯年兵頂在第二橫列,成年兵在第三橫列作為後盾,這樣一來可以起到練兵的作用,讓輕步兵和青年兵可以迅速鍛煉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兵。

     羅馬的軍制不能說完全沒有漏洞,但比之根本沒有軍制的蠻族已經先進太多了。

     提比略深吸一口氣,直接替奧古斯都做了決定:“傳我軍令,殺匈人王阿蒂拉者,封為尼亞(行省)執政官,執掌一省領地。

    ” “即便戰死也不要緊,有兒子的兒子承襲領地,有兄弟的兄弟承襲領地,羅馬不會虧待有功之臣!” 尼波斯根本沒有下這樣的命令,但是提比略認為,隻要殺死那位恐怖的匈人大王,羅馬的危難也就解除了,這樣大的功勞,封一個省作為領地也是值得。

     大不了把哥特王國的領地分給有功之人。

     提比略的命令剛剛傳達下去,距離羅馬最近的匈人,已經如虎狼般,呼喊着叽裡呱啦的胡語開始發動攻擊了。

     “曼古歹!” 匈人說着類似曼古歹的字眼,開始發動屬于騎兵的攻擊方式,出乎提比略意料的,明明看起來是如此亂七八糟的匈人騎兵,居然有着十分過硬的騎術。

     那些匈人騎兵隻是做出要沖擊羅馬軍團大軍陣的樣子,實際上距離十步之内的時候,最前面的騎兵就已經用精湛的騎術将馬頭轉向旁邊,繞開了由成年兵組成的重步兵軍團。

     重步兵方陣克制一切騎兵,隻要重步兵組成的方陣不潰散而逃,常規騎兵的騎戰,根本不可能正面擊潰一個重步兵軍團。

     但那也隻是說的常規騎戰,匈人作為遊牧民族,騎射隻是基本功,匈人騎兵們騎在馬上,朝着羅馬軍團的側翼開始射箭。

     羅馬人開始投擲标槍,順便回以抛射弓箭,一時間倒也的确幹掉了不少匈人。

     但作為守勢的一方,羅馬軍團的傷亡卻要大于匈人,而且被動挨打,士氣跌落的非常快,要不是提比略言出必行,頗有信譽度,恐怕此時的羅馬軍團已經開始出現騷動了。

     封建時代,一支正常的軍隊,但凡出現百分之二十的傷亡,那麼剩餘士兵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喪失繼續作戰的意志,如果出現五成傷亡,那麼就會瞬間潰不成軍。

     一個人逃跑就會引起千百人逃跑,誰都知道聚集在一起的大軍和對方硬剛不是沒有一戰之力,但誰都不敢保證下一個死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一旦有隊友先跑,那麼人的從衆心理就會讓一支軍隊直接崩潰。

     所謂兵敗如山倒正是如此。

     匈人騎兵仗着機動力和純熟的騎射技術,正在進行削皮戰術,也就是圍着羅馬軍團射箭,持續不斷的射箭總能随緣帶走一部分人。

     殺敵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對士氣的打擊非常大,這種被動挨打,卻夠不到敵人的情況讓頂在前面的重步兵方針十分憋屈。

     但這還不足以讓羅馬軍團潰敗,想要用削皮戰術擊敗一支軍紀嚴明的軍隊,至少要持續幾天幾夜,如狼群一般徹夜不眠的騷擾,并且還要讓對方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如此才能夠成功。

     羅馬軍團的騎兵還沒有出場,提比略把羅馬軍團的騎兵當成了殺手锏,等匈人騎兵的馬速盡失,人馬疲敝的時候,一舉令騎兵殺出,定然能擊敗強弩之末的匈人騎兵。

     “奇怪,如果隻是這種程度的話,所謂的匈人鐵騎也不過如此啊!” 提比略看着膠着的情況,如今匈人和羅馬軍團的傷亡比并不是一面倒的碾壓誇張比,他很費解為什麼這樣一支戰鬥力并不是強到難以想象的軍隊,竟然能把羅馬逼成這樣。

     但他很快就知道了。

     隻見匈人王阿蒂拉輕描淡寫的拿過一張誇張的巨弓,那弓幾乎有阿蒂拉整個人那麼高,粗壯的弓弦幾乎比她的手臂還要粗,她坐在馬上,并沒有接過任何箭矢,而是把手中的軍神之劍搭在了弓上。

     阿蒂拉毫無感情的血色雙眸中,閃過一絲璀璨的星光,一抹奇異的,與地球神靈完全不同的神性彌漫在弓與劍上面,她冷冷的說道:“羅馬!接住吾這一箭!” “記住,這是野蠻對文明的侵蝕!” 地球的神性象征乃是金色,故而越是神性濃厚之人,其頭發的顔色便是璀璨的金黃。

     吉爾伽美什、阿爾托莉雅皆是如此。

     而阿蒂拉的頭發卻是一片冷白,在其褐色的美麗膚色襯托下,更給人一種異域風情的死寂感。

     那巨大的弓被拉滿到極緻,看那彎曲到發出‘吱吖’聲的弓臂,讓人不由得擔心下一刻這把巨弓是不是就要咔的一聲斷掉。

     明明是如此纖細瘦弱的少女,卻有如此怪力。

     看到這詭異的一幕,提比略的心中頓時升起了不好的預感,下一刻,他的預感成真了。

     阿蒂拉這一箭射出,三色神光構成的軍神之劍作為箭矢,在離弦的那一刻,就化作了一道令人絕望的巨大光柱,匈人們似乎早就見怪不怪了,在阿蒂拉挽弓的時候,就已經慌不擇路,退的遠遠地。

     甚至于逃跑的匈人們毫不在乎的把後背露給羅馬軍團,就為了以最快速度逃離阿蒂拉的攻擊範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