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2章 上天不報,我來報

首頁
    期冀俺答馬上就開戰?”“對,越快越好。

    ”蔣慶之笑了笑,“不過今年不可能了。

    明年還得看情況。

    可惜了。

    ” 沈煉特地回了一趟家,唐順之最近在京城各處轉悠,說是要看看京師地形。

     “應德回來了?” 唐順之正在院子裡洗衣裳,聞聲回頭,“剛回來。

    ” “我方才去了新安巷,那位長威伯聽聞俺答部因雪災損失不小,竟幸災樂禍。

    ” 沈煉說道:“我并非濫好人,可長威伯動辄殺俘築京觀,視人命為草芥。

    應德,此等人若是身處亂世,可為枭雄!” 唐順之搓了幾下衣裳,舀了一勺水在木盆中,把衣裳按在水下浸泡,回身尋個地方坐下。

     “他不是枭雄。

    ” “那你以為……” “就是個……”唐順之指指心口,“就是個心中有盼頭的人。

    我知曉你在擔心什麼。

    不外乎便是我與他走的太近,若是倒黴,我心學也會被牽累。

    ” “此人劍走偏鋒,時常做些令人瞠目結舌之事,我心學傳播不易,若是被牽累,就怕一蹶不振。

    ” “先生最後時刻說了什麼?”唐順之問道。

     沈煉肅然道:“此心光明,夫複何言。

    ” “此心光明,既然光明,那便循心而活。

    你覺着蔣慶之所作所為是對是錯?” 沈煉默然。

     唐順之歎息,“他一舉一動看似離經叛道,可哪一件不能示人?哪一件是禍國殃民?既然如此,那個所謂的經,所謂的道,是對是錯?” 沈煉恍若被當頭棒喝,“應德你……” “你看似狂放不羁,可骨子裡卻依舊被儒的那一套給束縛住了。

    ”唐順之溫和說:“先生說知行合一,不談其中的深意。

     既然知曉孰輕孰重,那麼該如何做自然就有了準則。

    比如說長威伯在南方殺俘築京觀,看似嗜殺,可仔細想來那些倭寇雙手沾滿了大明百姓的鮮血,該不該死?” 沈煉默然點頭,他在錦衣衛消息靈通,自然知曉倭寇在東南犯下的殺孽之重,百死莫贖。

     “可若是解送到京師獻俘,那些士大夫會如何說?” “關押或是苦役,苦役最有可能。

    ”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唐順之說:“彼時我也在,剛開始有些不适,但轉瞬就覺着……特娘的,殺得好!” 這是沈煉第一次聽到唐順之爆粗口。

     “我當時也問過長威伯,問他這般殺戮,難道就不怕死後各種報應?你可知他如何說的?” 唐順之不等他回答,輕聲道:“若上天報應不爽,造下無邊殺孽的倭寇便罪該萬死。

    可據我所知,他們許多人都過的頗為逍遙。

    既然上天不報,我來報。

    若是有報應,我甘之如醴!” 唐順之起身拍拍沈煉的肩膀,“純甫,你在錦衣衛的時日太長了,長到自己變了也不知。

    ” “是我變了嗎?”沈煉茫然。

     “我正好去新安巷一趟,大概晚飯不回來了,順便給你帶着好吃的。

    ” 唐順之到了伯府時,蔣慶之正在接待黃錦。

     “荊川先生還請稍待。

    ”富城知曉自家伯爺對這位心學大佬的重視,親自作陪。

     書房裡,黃錦輕聲道:“那個女子姓汪,年十五,長的不說禍國殃民,卻也令人心動。

    ” 蔣慶之抖抖煙灰,“又勾上了?” 黃錦點頭,“昨日那女子請見盧靖妃,正好……遇到了裕王殿下。

    咱說一句話……長威伯,男人太着緊女人不是事,但那得看是什麼男人。

    ” 這話聽着繞口,卻代表着嘉靖帝的意思。

     ——老三這娃在女色上穩不住,該管管了。

     這位老父親恪守二龍不相見的判語,卻把此事丢給了蔣慶之。

     “我知道了。

    ”蔣慶之點頭,表示自己會處置此事。

     黃錦起身,“對了,最近天氣冷,嘴裡寡淡沒個味兒,上次聽聞長威伯家中有什麼……腌蠶豆?” 蔣慶之忍不住想翻個白眼,“石頭。

    ” “少爺。

    ”孫重樓進來。

     “讓廚房給黃太監……三罐子腌蠶豆。

    ” “十罐!” “你想得美!” “最少七罐。

    ” 二人一番讨價還價,黃錦帶着五罐腌蠶豆凱旋回宮。

     唐順之被請進書房。

     “荊川先生此行收獲如何?”蔣慶之問道。

     此次唐順之去勘察京師各處地形是受蔣慶之委托,目的蔣某人沒說,但唐順之隐約猜測到了一些。

     唐順之坐下,“我此次在京師各處走動,半道卻恍然大悟。

    江山在勢不在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若是有道,天下景從,文武齊心協力,京師哪怕是一馬平川,俺答鐵騎也休想踏入一步。

    若是失德,就算是壁立千仞,也會不攻自潰。

    ” “先生大徹大悟了。

    ”蔣慶之笑道。

     “我也看到了處處皆是儒學,處處皆是搖頭晃腦讀書的學子。

    慶之,墨家……任重道遠啊!” 蔣慶之問道:“心學不屬于儒家嗎?另外,若是墨家出頭,心學如何?” 唐順之灑脫一笑,“無論誰當道,我心學該如何便如何。

    什麼道,什麼術,我自走我路,與人何幹?” 這位是真灑脫,蔣慶之想到了先前的沈煉,不禁歎道:“若人人皆如荊川先生,那就天下太平了。

    ” 他如今頭痛的是裕王那個小子的事兒。

     也有些好奇那個汪姓小娘子。

     他叫來了莫展,“去查查那位汪姓小娘子的底細。

    ” “是。

    ” 莫展走後,蔣慶之呵呵一笑,“我倒要看看,這位是何方神聖!” …… 求月票啊!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