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意象如
“攀附的葛藤”
“凄風苦雨”
“荒草野徑”
“頑石棱角的堅硬”
“攔路的荊棘”
“冬天風雪”
“夏天毒日”等。
這些意象是詩人的真力彌漫萬象歸懷這些意象借物載情寓理于形極具内質和張力充分構築了全詩的沉郁悲慨深沉豐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蘊和獨特的詩美空間。
這首詩寫于十年動亂結束後不久的年堪稱是《相信未來》的姊妹篇。
它們影響了整個一代人當年的許多知青在生活極其艱難和理想接近破滅時正是《相信未來》和《熱愛生命》鼓勵他們頑強地活下去。
詩人以異乎尋常的堅毅和剛強、執着和熱烈以一種近于悲壯的口吻告訴我們不管人生多麼艱辛不論命運多麼坎坷都必須愈挫愈奮堅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負重向命運挑戰實現生命的價值。
這一切都昭示了詩人那崇高而嚴正的命題: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詩人在另一首《書簡》中就曾這樣寫道:
“我們應當永遠牢記一條真理,無論在歡樂還是辛酸的日子裡,我們的心啊要永遠向前憧憬這樣才不會喪失生活的勇氣„„”這首詩在意象的撷取上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多選取那些帶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觀物象如
“攀附的葛藤”
“凄風苦雨”
“荒草野徑”
“頑石棱角的堅硬”
“攔路的荊棘”
“冬天風雪”
“夏天毒日”等等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來實際上是詩人的真力彌滿萬象歸懷這些意象借物載情寓理于形極具内質和張力充分構築了全詩的沉郁悲慨、深沉豐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蘊和獨特的詩美空間。
本詩一襲食指詩的一貫的藝術風格悲壯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傷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喚是含淚的微笑是一曲頑強奮進的生命之歌~學習《雙桅船》一、導入《雙桅船》是一首朦胧詩。
何謂
“朦胧詩”,
“朦胧詩”又稱新詩潮詩歌是新詩潮詩歌運動的産物因其在藝術形式上多用總體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義性所以被稱作
“朦胧詩”。
學習這類詩我們要着重體會詩歌中的意象因為那是詩人主觀情理和客觀形象的融合。
像魯迅的最著名的詩句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和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塑造了一個個富有内涵的意象生發出刻骨銘心的情意。
今天我們學的《雙桅船》是當代女詩人舒婷朦胧詩的代表作。
詩中所表達的情緒與心态既是詩人自我的、個性的東西又是青年人所普遍感受到而難以言表的東西值得我們來細細品味。
二、作者簡介:舒婷當代女詩人祖籍福建泉州年生于福建石碼鎮生長在廈門。
初中未畢業即
“插隊落戶”。
年開始寫作其時詩已在知青中流傳。
回城後當過多種臨時工:水泥工、擋車工、漿紗工、焊錫工。
年開始在民間刊物《今天》發表詩作同年在《詩刊》正式發表作品。
年《福建文藝》編輯部對她的作品展開近一年讨論讨論涉及到新詩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
年福建省文聯專業創作現為中國作協理事作協福建分會副主席兩次獲全國性詩歌獎。
年出版詩集《雙桅船》和《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年出版《會唱歌的鸢尾花》等。
《雙桅船》是一首與詩集同題的詩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
三、整體感知全詩:先閱讀一下全詩說說各自的理解。
(老師不作評論)古人說
“詩無達诂”也就是允許我們每個人對詩意有自己的理解。
因為詩意的過分透明詩情的過分外露語言的過分清晰将使詩的審美空間縮小到彈丸之地讀者也詩在一覽無餘的無聊中掉頭而去。
那麼怎樣讓我們對詩的理解盡可能的貼近作品,我們首先必須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下面讓我們讀一讀舒婷的《
“狼外婆”的戀愛故事》。
(另附材料)舒婷經常把意象成對地放在一起這或許可以說是她詩思維的一個特色。
什麼是雙桅船,雙桅有什麼含義,在這首詩裡成對出現的意象有哪些,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再來閱讀這首詩。
點撥:有人說
“雙桅船”有可能是指詩人自己。
她借雙桅船的口吻向無盡連綿的海岸傾訴自己的思慕之情。
船時而與岸相遇又時而與岸别離有海岸才有船的航程。
“雙桅”意味着詩人心中愛情與事業并立而又相區别的心理。
詩中出現的成對得意象有左翼,右翼風暴,盞燈你,我航程,視線霧,風昨天,今天岸,船告别,相遇等等。
雙桅不是表示内心矛盾或感情複雜而是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溝通與理解。
讀了《
“狼外婆”的戀愛故事》你贊同上面的見解嗎,你怎樣理解詩中的
“岸”、
“風”、
“風暴”、
“燈”等意象,(參考答案:
“岸”象征着女性的愛情歸宿
“風”意味着時代的緊迫感
“風暴”暗指詩人與同時代人所經曆的不平常的年代風雲
“燈”則與光明、信念連在一起
“霧”象征生活中的重壓„„)點撥:可允許學生有多種理解因為意象本身豐富的内涵表現出了多解性。
學生回答不必強求一緻能自圓其說即可我們以訓練想象力聯想力為目的。
四、教師小結:本詩的語言自然流暢詩中所蘊含的情感凝重而又細膩既有濃濃的個人感歎又有隐約的社會感懷。
詩的最後四句:
“不怕天涯海角豈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裡”已經被廣泛流傳和引用。
年至年舒婷應邀分赴前西德、法國、美國、意大利、荷蘭、英國和印度等國家參加了多種詩會和文化活動并由法國、前西德、前東德出版了種詩集譯本。
她的詩曾被譯成外文的有英、德、法、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瑞典、荷蘭、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印度、朝鮮等多個國家。
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獲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作品獎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詩集《雙桅船》獲全國第一屆新詩優秀詩集獎。
年、年由《拉薩晚報》和《星星》詩刊社分别發起的
“全國十名最受歡迎的青年詩人”投票選舉中舒婷兩次入選。
希望你們今天也能喜歡上她的作品下面讓我們在各自理解的基礎上放聲自由誦讀課文。
教後記:、自己比較滿意本課鑒賞詩歌意象時關鍵是要讓學生多說老師隻點撥。
、本課學生對内容興趣不是很大且容易理解宜補充課外内容加大容量激發學生興趣。
附:舒婷:
“狼外婆”的戀愛故事她是世紀年代中國朦胧詩潮代表人物之一。
年過去她自稱自己已是詩壇
“外婆”級人物。
她在最近的一次與上海作家陳村的對話中說:每當參加文學聚會時她笑眯眯地坐在年輕人中間扮演
“狼外婆”、
“我嫁你簡直像私奔”中國有個傳統夫婦倆中某一方出了名之後介紹他(她)的配偶時常稱其為
“某先生的太太”或
“某太太的先生”。
談到詩人舒婷和她的丈夫我索性唱個反調要說舒婷者陳仲義的太太也或更直接一點陳仲義的太太是舒婷。
此說非故弄玄虛理由如是:舒婷有《緻橡樹》、《雙桅船》等絕唱文藝理論家陳仲義亦有《中國朦胧詩人論》可稱當代研究朦胧詩的一本絕活再說戶口本上戶主赫然寫着
“陳仲義”舒婷隻能附于
“骥尾”。
誠如紀伯倫所說:
“夫妻好比同一架琴上的弦他們在同一旋律中和諧地顫動但彼此是獨立的。
”陳仲義人高馬大長相一般穿着随意樸實得不能再樸素木讷得近乎迂屬于内秀型。
他在一所大學執教是省内頗有名氣的詩評家。
本來出席省、全國性的一些詩歌讨論會都有他自與舒婷結婚之後全讓舒婷給硬擠掉了。
他們同居鼓浪嶼一條街上推窗可望臨街可呼。
同在文學圈。
初闖江湖那會兒鹭島文學圈内朋友聚首衆人宏言闊論惟陳仲義十有八九沉默寡言藏鋒不露。
舒婷暗中觀察若論對手非他莫屬了。
每每過海進城以作家、評論家身份出席會議他們往往
“君立船首我臨船尾同享一江水”。
雖相互心儀但誰也不願先表心迹。
曆七八年之久月老看不過去終用紅絲線将這對大男大女拴到一起。
年的一天舒婷遠遊三峽歸來還沒及抖落一路風塵陳仲義已樹樁般伫立在她面前
“四目相對”心有靈犀何須點舒婷說了句
“好罷”一點也不朦胧這對分别為歲與歲(舒婷自說歲)的金童玉女攜手步上了愛情的雙桅船。
結婚的那一天陳仲義時即起逆寒風步行分鐘去接新娘子。
舒婷的見面禮是擰一把熱毛巾去燙熨新郎腦後那撮一年天都
“立正”的聳發。
老丈人端來一碗四隻荷包湯蛋遞給毛腳女婿陳仲義照規矩吞掉兩隻将殘餘部分留給新娘。
舒婷連蛋帶湯一口氣掃光揚揚空碗幽她老爸一默:
“今天我還是你龔家女兒不能浪費。
”龔老先生為享嫁女之樂備輛小闆車(鹭島無機動車)運嫁妝衣物、書稿、桂圓蜜棗、針頭線腦三車壓陣的是老人精心培育多年的盆名品玫瑰花不乏詩意。
車隊在一眼見底的小街上遊行了分鐘即宣告完畢大男大女進洞房。
婚後多時兩口子逛街被舒婷當年的二位小姐妹撞見了悄悄地把她拽到一邊審問:你磕朋友啦,樂得舒婷彎腰如大蝦。
數年後舒婷憶起一生大事竟如此草草總有點遺憾便數落陳仲義:
“我嫁你簡直像私奔~”陳仲義诙諧地反擊:
“那等你将來私奔我再大吹大擂一番如何,”B、從灰姑娘到灰大媽據傳陳仲義拜倒在舒婷石榴裙下正式求婚時舒婷不忘拿捏他一把約法三章:一不做家務二小兩口單獨過三交友自由。
陳仲義沒說半個
“不”字。
大概是不敢。
可是一夜間龔舒婷變成陳龔氏後
“三章”一章也不章純屬紙上談兵。
“不做家務”舒婷當初夢想做閑雲野鶴一心寫詩孰料婚後她這個
“作家”成了
“坐家”旋又升級為
“做家”。
一周天要分割給年邁的公婆多病的老爸不善家務的丈夫和調皮的兒子。
屬于自己的大概隻有七分之一。
打兒子上學後時起床為
“小皇帝”張羅早餐整理書包趁洗衣機在轉掃地抹桌子心裡還要想早上去菜場買什麼中午煲什麼湯晚上燒什麼菜。
平時朋友、讀者來訪也不得不
“看鐘說話”(怕誤了做飯)。
本來與文友通信可洋洋千言現在不得不改為電話聯系。
令她難堪的是常有電話來得不是時候(正在炒菜)她不得不放下鍋勺關掉煤氣拿起話筒不問張三李四劈頭就說:
“對不起什麼事快說鍋裡正冒煙呢。
”忙得像個陀螺滴溜溜直轉。
當年的簽約
“不做”早已改革為
“全包”了。
所謂的
“小兩口單獨過”更是戲言具有濃厚傳統美德的她怎麼忍心讓年邁的公婆享不到天倫之樂,至于
“交友自由”更成天方夜譚連咳嗽一聲都在一家老少的眼皮底下更别說還有一隻
“拖尾巴狗”小時跟蹤(兒子屬狗)自由安在,結婚時惟一一件新家具大書桌她因
“用不習慣”轉讓給丈夫自己隻好伏在一張鎖頭已壞抽屜關不攏四腳搖晃的寫字台上
“守桌待詩”。
今日複明日她不知不覺中把
“詩人”一詞遺失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了。
偶爾想起想劃根火柴找一下舒婷幽默地說天啦這才知道分錢一盒的火柴已漲到一角錢一盒了。
面對陳仲義的滋擾她也隻能認了。
他倆的寫字台緊緊相鄰不大講究整潔的丈夫時不時地将講義、書稿等什物亂堆亂放攻城掠地占據到她的案頭。
一見此況舒婷毫不客氣地将之驅逐出境。
舒婷愛集圖案漂亮的郵票将其藏在小盒内先生要寄信隻圖方便順手牽羊有時連偷帶搶。
惱得舒婷向丈夫開火:
“看來你這輩子是吃定我了。
”話中有怨更多的卻是自豪。
“我們從沒吵過架因為我們互相很了解再加上我們都熱愛文學。
我們把文學當作一種信念因此他非常支持我寫作。
”舒婷如此向筆者說。
月落日出舒婷就這樣由灰姑娘變為灰大嫂由灰大嫂晉升為灰大媽了。
舒婷說:
“我盡量做個好女兒好妻子好媳婦好母親隻好不惜虧待自己。
”C、
“婚姻是一張彩票”舒婷中彩了像許多中外文人寫文章時有癖好一樣舒婷愛集各種不同類型的稿紙并量才而用。
謄寫短詩喜用方格疏朗的著長文、組詩選行距細密的打草稿最愛用長條大白紙長長的一條像古戲中蒙冤者上遞的狀子一般盈握手中邊雙手輪展邊淺唱低吟有一種莫名的快感。
她的詩作大抵一氣呵成字寫得龍飛鳳舞自嘲為:小者如豆大者如瓜信馬由缰好不潇灑。
陳仲義固以樸實憨厚聞名對舒婷的體貼與殷勤非一般大丈夫所能為。
他是舒婷詩作的第一位讀者常以評論家的眼光來挑剔她的詩作。
以批評代鼓勵褒獎時不忘批評。
在《中國朦胧詩人論》這本專著中專辟一節評論舒婷的詩。
當年他們之所以相持了七八年魚不動蝦不跳陳仲義是怕高攀不上舒婷舒婷是因為她的詩和人當時都處在時代的漩渦和風頭怕累及陳仲義。
有詩為證:
“我站得筆直,„„,理想使痛苦光輝,這是我囑托橄榄樹,留給你的,最後一句話。
”一句話:都是怕傷了心愛的人。
婚後他們榮辱與共。
舒婷懷孕期間反應強烈嘔吐不止。
據說看驚險能改善病況陳仲義每日跑圖書館一趟一連多天。
舒婷因年輕插隊時勞累過度患嚴重腰椎疾病藤椅破了坐着不舒服陳仲義先用鐵絲加固舒婷的感覺仍然不好想買張新的。
陳仲義把島上大小商店轉了個遍也沒買到。
這時适逢一位日本朋友造訪無意之中獲悉此事表示要送舒婷一對皮椅子舒婷當即謝絕。
晚上陳仲義回家聽說了為長國人志氣次日過海到廈門轉悠了一天終于扛了兩隻高背皮椅回來還不忘向太太報喜:
“每隻殺價二元五~”舒婷纖弱又戴深度的近視眼鏡。
家事中她自诩
“主内”有時
“主”得叫人難以恭維:個數字的電話号碼她常常要按錯個。
一個電話不重打兩三次是打不出去的。
她對數字的概念也很模糊一萬和一千萬對她是一個意義。
有時陳仲義取笑她缺乏信仰舒婷反駁:
“從前文學是我的信仰現在你和你兒子成了我的宗教我還信什麼,”舒婷寫詩已屆年總共不過餘首這表明她的創作嚴謹不以量取勝之外家務的重轭使她不能潛心執筆也是一個原因。
陳仲義
“主外”主外的事兒多辛勞而且陳仲義還要過海到學校上課做學問全在晚上。
至于出版社、報刊的約稿、筆會、出書等事陳仲義一攬子全包。
人們笑話說他是太太的生活秘書。
出版社出版《舒婷文集》全由陳仲義選編、複印、剪貼、審訂及至校對。
舒婷樂當甩手掌櫃。
舒婷說:
“陳仲義是個責任感極強的丈夫。
”一位先哲說:
“婚姻是一張彩票男人下的注是自由女人下的注是幸福。
”舒婷是中彩了。
他們的生活仍是豐富多彩的。
閑時同兒子踢球、跳皮筋、玩
“老鷹抓雞”周日一家三口或購物或郊遊或訪友或看電影隔三差五上飯館領略一下時菜的美味飽飽口福一享天倫之樂。
舒婷多病:腰病、胃病、神經衰弱陳仲義對她的體貼之殷舒婷不願多說她早将那相濡以沫的愛的感受化為詩句: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們分擔寒潮、風雪、霹靂我們共享霧霭、流岚、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當勢利者暗箭中傷、攻擊乃至诽謗說舒婷的《會唱歌的鸢尾花》是色情詩是
“少奶奶吃了飯沒事做寫的詩”時陳仲義想方設法為她排憂給她慰藉與力量。
陳仲義對酒、煙、茶一概不沾除了書之外舒婷每月隻需付給小發廊三元大洋洗理費即可打發陳仲義。
千古絕唱的詩句詩人難得終可得像陳仲義這樣拿得出又實惠的老公舒婷隻有可遇而不可求。
家是個溫馨的港灣。
愛的小舟泊于此港舒婷方能面對星月頭枕波濤入夢入詩。
舒婷說
“丈夫屬鼠兒子屬狗十二生肖無貓。
我伴一大鼠一小狗過日子望隴得蜀勉強足矣。
”
“足矣”是實
“勉強”不過是詩人藏富不露自謙罷了。
教學後記:學生通過誦讀和分析深深地體會了什麼事愛國什麼是真正的熱愛生命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