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僞魏這次可算是勞師靡費啊,十幾萬大軍一點戰果都未取得,就這麼灰溜溜地回去了,着實令人笑掉大牙。
”成都丞相府諸葛亮公房,廖化譏諷地笑道。
魏吳兩國之間的大戰,大漢這邊怎可不全程關注?隻是沒想到會以這種結局收場,要知道雙方加起來可有數十萬兵馬啊。
其實,魏國這回絕無多少幾率能夠一戰滅吳,隻是一場仗沒打就散場了,不得不讓人感到吃驚,就連諸葛亮也微感詫異。
漢吳兩方重修盟好後,諸葛亮與吳主孫權、重臣陸遜等人常有書信往來,之前孫權曾來信通報了東吳應對魏國進犯的策略,雖在信裡也隐隐有若事态緊急時望季漢這邊施以援手的意思,但從整封信看來孫權還是成竹在胸的。
“沒想到徐盛竟有如此之謀,吳國才智之士頗多矣。
”馬谡看着情事文書上通報的疑城之計感慨道。
諸葛亮道:“徐文向有膽略器用,實為東吳的一員虎将,昔日吾在江東時就已知道他的才能,隻是那時他多以勇略聞名,不想今日竟能成長至這般地步,卻是有些出人意料,可見人必須好學奮進啊。
”
這話确有指點之意,馬谡趕緊起身拜道:“謹受教。
”諸葛亮面帶笑意地點了點頭,他對馬谡寄予厚望,深知恃才自滿非久勝之道,這才借着徐盛功績教導一番。
“可惜這兩家未曾大打起來,縱使我大漢不能從中取得好處,單隻大大消耗這兩家的實力也是極好的。
”馬谡上首的張裔開口歎道。
馬谡勸解道:“君嗣公不必歎氣,我大漢現今國力衰弱,縱然有機可乘,恐怕也無力為之啊。
”
“唉,可惜啊。
”張裔苦笑着搖了搖頭。
諸葛亮搖着羽扇踱步來到窗邊,望着庭院内散落一地的枯葉,也不禁在心中輕歎了口氣。
若魏吳兩國大戰相持日久或一方大敗,就算拼着國力未完全恢複、南中未完全平定、甲兵未充分訓練,他也是要調集兵馬北上關隴的。
自荊州、夷陵兩役大敗之後,他原先為先帝謀劃的隆中對已然破産,如今季漢已與東吳講和,荊州不複存在,從宛、洛進兵已成泡影,要想興複漢室,非得收取關中隴右兩地不可。
“可惜。
”諸葛亮再次暗歎了一句。
“還好。
”轉念他又驅除了剛才的一絲煩擾。
原是諸葛亮想起數日前楊清從越嶲傳來的奏報,微感遺憾的心情忽然變得順暢起來,現下不僅越嶲收複,而且不韋城外的叛軍也被擊退,南中局勢可謂越來越好,隻待明年開春朝廷大軍即可南下平叛。
想到平叛之事,他的心情變得更加好了,今年憑借楊清所獻曲轅犁和翻車之力,又兼風調雨順,大漢各郡國基本上皆是歲豐年稔、穰穰滿家,國家糧倉裡總算有些積累了。
不僅農事向好,而且商賈行業也在蓬勃發展。
自從去年諸葛亮親自帶頭種桑織錦後,成都乃至三蜀之地種桑成風。
如今不僅官屬錦官城内的織機日日作響,就連不少百姓家中也架起了織機。
蜀錦工藝細膩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