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故而一衆村民皆不知此處莊園主人的真實身份。
實際上,為了不驚擾這城中貴人,村民們也被陳裡正叮囑過很少來這邊。
當然日後諸葛家的莊園身份還是會被公布的,畢竟來此栽種桑樹是為了向大漢子民做一個表率,再藏着掖着就沒有意義了。
蒲元因要再檢查一番曲轅犁故而比諸葛亮楊清他們晚到,這時要栽種的五百株桑苗已經被衆人完成的七七八八了,正好可以試試曲轅犁的效果。
蒲元親自将曲轅犁套在了耕牛身上,按照楊清的說法這種犁不像當前的長直轅犁一般需要兩頭牛,而是隻需要一頭牛便可。
一個熟知農事的老軍漢扶着曲轅犁站在了地裡,一旁站着諸葛亮和楊清,黃月英、諸葛喬、諸葛果三人也過來觀看。
今日她們也下了地栽種桑苗,黃月英倒也還好,以前在隆中時她曾和諸葛亮一起種過地,諸葛果和諸葛喬就慘了,二人雖不是嬌生慣養但也從未幹過此等農活,今日可把他們兄妹累慘了,不過一來新奇,二來到底是丞相的子女,二人在人前倒是沒有喊過勞累和辛苦。
這老軍漢雖是種了數十年地的老農,但此時丞相就在一旁看着,還是不免有些緊張。
楊清見他手微微有些發抖,笑着說道:“老丈,這犁可比你以前用的輕便多了,我怕你一上手就不想放下來,到時可不要把這塊地給耕完了啊。
”衆人聽了楊清的打趣皆哈哈大笑出來,老軍漢見氛圍變得歡快輕松起來也就定下了心神。
他輕輕鞭打耕牛開始扶着曲轅犁向前犁去,初時這老漢還不習慣,但很快他就明白這新耕犁的妙用,這新耕犁用起來不僅輕巧柔便、回旋如意,而且犁起地來可深可淺,當真是讓他愛不釋手,直到楊清喚他停下,老漢這才趕着牛回來了。
“這曲轅犁用的如何?”老軍漢剛一停下,諸葛亮就着急地問道。
老者激動地将犁地時的感覺說了出來,衆人聽完就知道這曲轅犁果真如楊清說的那般是件務農的利器。
楊清道:“丞相,有了這曲轅犁,我大漢的百姓日後耕作時不僅效率會大大提升,而且還節省了衆多的人力、畜力。
有牛的人家隻需一牛一人就可完成犁地,而無牛的人家也隻需二三人就可以了。
”
諸葛亮盯着曲轅犁,點點頭喜道:“不錯,有此農具,百姓們耕作可就省事多了。
”他又轉過身對楊清道:“明之,汝獻此物和那翻車當真是厥功至偉啊。
”楊清謙道:“丞相,清不敢居此功,這得多虧蒲公将此物做了出來啊。
”
蒲元聽到楊清替他表功,心中感激,連忙擺手道:“不不,這都是明之你的功勞,我隻不過是做些粗苯的手藝活罷了。
”諸葛亮見二人互謙,笑道:“二位勿要謙虛,皆是有大功于社稷,朝廷是不會忘了的。
此刻,亮對那翻車又好奇起來了。
”今日直觀地看到了曲轅犁耕地的好處,諸葛亮對翻車的造出越來越急切了。
蒲元聞言趕緊表示會抓緊制造,今日曲轅犁的成功也讓他大為振奮,故而這位工匠大師現在是幹勁十足啊。
今日曲轅犁的神奇讓在場衆人皆感欣喜,一時間莊園田地上歡聲笑語不斷。
諸葛亮還親自下地扶着曲轅犁耕了幾步,諸葛喬兄妹見自家大人今日如此放松,也随即下地親身嘗試了一把曲轅犁的妙用。
而始作俑者楊清倒是不準備去試試,風輕雲淡地立在地頭,微笑着看着衆人,心下歡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