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 議征

首頁
    的言語直說到曹丕心裡去了。

     要知道曹魏雖是名義上經漢朝禅讓而建國,但天下有識之士尤其吳蜀二地之人皆知其名為禅讓實為篡位,甚至在曹操時代周瑜就已經做出了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的論斷,因此曹魏政權的合法性一直有着很大的隐患,蜀漢也是常常以此來攻讦他們。

    而曹丕其人功業又遠不及乃父,所以他做皇帝的說服力是不夠的,故而曹丕非常想在有生之年一統天下,立下不世的功業向天下人證明大魏代漢是衆望所歸、順天應人的。

     此時曹丕沿着司馬懿的謀劃暢想了一番,如何不感到欣喜?他心裡是激動無比,正要出言稱贊司馬懿,哪知侍中劉晔又出來搶先奏道,生生地将他要開口的話給憋了回去。

     “仲達,公隻看到伐蜀的美妙前景,卻忘記當今天下乃是三足鼎立之勢了嗎?”劉晔苦口婆心地說道:“孫權本就是反複無常之輩,近日吳蜀似乎又有重新結盟之意。

    我軍若伐蜀,孫權必攻我而策應諸葛亮,一旦我大魏在東西兩線受到吳蜀的同時攻擊,則難免首尾不相顧,萬一有失,國家就危險了啊。

    ” 司馬懿聞言不免為之一滞,他不是沒想到孫權那邊,但東吳衆人他一向不放在眼裡,料想國内人才濟濟足以應對。

     司馬懿想出言反駁,哪知劉晔又接着說道:“況且蜀道艱險,諸葛亮又謀略過人,要想一舉掃滅蜀國哪有這麼容易啊?” 華歆、陳群見劉晔如此有力地支持了自己,也是紛紛言說伐蜀之敝。

    曹丕本就是臨時起意的,此刻見群臣大多數反對,一時感到意興闌珊,擺擺手無力地說道:“罷了,此事日後再議,朕乏了,爾等退下吧。

    ” 司馬懿見伐蜀之議因群臣反對而作罷,苦笑地搖搖頭,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可最後還是長歎了口氣出殿回府去了。

    今年他才四十四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自從曹操去世後,一直懸在他心上的那把劍終于消除了,如今正是他建功立業之際,故而他今日在朝堂上極力推動伐蜀之議,此舉不僅僅是為了建立功勳,更多地是為了獲得兵權的機會。

     要知道司馬懿自從建安十三年被曹操威脅強行征辟為文學掾入仕後,就曆任黃門侍郎、侍郎、丞相主簿等幕僚文官的職務,雖說這是兩代主公視他為心腹的表現,但就其本心而言還是更願意走在前台去會一會天下英雄。

    而且曹操後來還看出司馬懿的狼顧之相,對他生出了猜疑之心,這就導緻他在軍中的勢力很小。

     然司馬懿不僅有少有奇節大略,而且還深通兵法,在曹操征讨張魯、襄樊大戰之時每有奇策獻出,深得曹操倚重。

    如今曹操劉備這些老一代的群雄已逝,他放眼天下隻覺僅有寥寥數人是其對手,故而他認為隻要自己能夠掌握軍政大權就一定能夠掃平四海、立下不世之殊業。

     今日眼看自己就要說動曹丕,可誰知還是被劉晔陳群他們所勸阻,司馬懿隻能在心裡道了聲可惜,他是真的覺得此時是征伐蜀國的良機,諸葛亮極其擅長治國,要是被其喘過這口氣來,那日後想要再對付他可就難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