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本在宮中舉行,但有時也會在相府内舉行。
根據商議政事、參會官員、官署的不同,朝議又可分為公卿百官議、府議、有司議。
公卿百官議就是大規模朝會,所以也是狹義的朝議,天子或親至在此殿上與公卿讨論,有時天子也會下诏讓丞相主持,事後再将結果上報天子裁決。
丞相府議則是天子将有關議題交給丞相,讓他與府中掾吏集議,再上報處理意見。
有司議顧名思義即為各曹掾與所屬僚屬共同商議有關事務,當然丞相有時也會參加重要的有司議。
當前公卿百官議仍然在宮中舉行,諸葛亮開府後從未在相府舉行過。
緣由自然是他要謹守君臣之禮,如今朝中政事本來就由他處置,再在相府舉行公卿百官議未免太過招搖,為避免非議,國家大事名義上還是要在宮中由天子決之。
另一層原因則是諸葛亮有意在培養天子劉禅的參政能力,畢竟日後朝政終歸還是要還于皇帝。
所以,如今丞相府最核心的議政活動還是府議,這些楊清昨日已從典籍中知曉。
楊清下午早早将事情安排完畢,向長史王連告了個假提前散了值,今日他要去王普家的别館将壓在心中數日的疑問弄個清楚,當然他還是要先去王家主宅一趟,畢竟查證還是要王普父子帶他去别館為好。
今日僅王通在家,王普還在郡守府當值未回來,王家已經得知丞相主簿一職已由楊清接任。
初時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王普父子皆是不敢相信。
雖然楊清在斷案緝兇方面的才能他們是親眼所見,至于這些日子楊清在文學上越來越高的才名他們也知曉,但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諸葛丞相竟然會征辟楊清這個寒門布衣為主簿。
要知道王普這個太守府決曹屬才是一個秩比三百石的官吏,而楊清在品秩上就一躍為秩比四百石,更不要論丞相主簿真正的權力和地位了。
王通雖是心中有千萬個不服,但他面上還是恭敬地行禮道:“不知楊主簿大駕光臨,通有失遠迎,可是失禮得很啊。
”楊清自是聽出了王通酸溜溜的語氣,笑道:“王兄怎麼還見外了,你好也算舊識,以後還是以兄弟相稱為好。
”王通道:“豈敢豈敢,以前是通多有得罪,日後還望主簿勿要計較才是。
”
這厮倒也算能屈能伸,楊清也不再打趣他,直接道:“王兄,清今日不請自來,實乃有事相求,還望王兄答應。
”
王通想不到如今的楊清竟然還有有求于自家之事,心中冷哼一聲,任你驟得高位,終歸是根基淺顯,萬不能與自家這等屢仕州郡的大戶相比,這不就求到自己面前來了,也罷,先聽聽你這厮所為何事再做計較。
王通不經意之間挺直了腰杆,好奇道:“不知我王家有何能幫上主簿之處,主簿盡管開口,通定當鼎力相助。
”
“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就是前些時日因心蘭一案到過王兄的别館,館中風景甚美,清見過之後久久不能忘卻,因此今日得空就還想去王兄别館遊覽一番。
”楊清回道:“這點小事,王兄不會不答應吧。
”
王通有些愕然,原以為楊清這位新任主簿有大事有求于自家,想不到就這點小事。
他本來已經做好了拿捏楊清的準備,此刻氣勢已洩,又不得不答應,隻好強顔歡笑道:“哪裡哪裡,這是我王家的榮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