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尚書這一高位。
雖然蘇轼不喜歡王安石以及他的那些打手,但是他并不完全否認王安石的變法,變法中有些地方還是值得去推廣的,“頭鐵哥”已經死裡逃生過一次了,這不,也不怕啥了,又跟太皇太後剛起來了!
幸運的是,如今有宋子文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重用蘇轼這些有才之人,蘇轼的仕途之路并未如原本曆史軌迹那般坎坷崎岖,不再經曆那一次又一次的被貶谪之苦。
或許,在這個時空中,再也不會出現那個感歎着"論吾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蘇轼了。
但是,盡管命運發生了改變,相信以蘇轼之才情與智慧,定能在中央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大放異彩。
隻是可惜,這輩子他恐怕難以品嘗到嶺南那鮮美多汁的荔枝了。
不過呢,那美味可口的東坡肉和獨具風味的東坡醋魚倒是可以催促他盡快發明出來,好讓世人再次領略到蘇大人的廚藝風采!
蘇轼滿懷期待地來到公主府,準備拜訪宋子文。
是的呢,在大宋那個意氣風發、呼風喚雨的蜀王如今竟吃上了軟飯,整日躲在木婉清的公主府中,過着讓人面紅耳赤、沒羞沒臊的生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蘇轼踏入公主府時,正巧遇見宋子文正悠哉地躺在庭院中的搖椅上,一邊品嘗着木婉清送到他嘴裡的精緻的點心,一邊欣賞着滿園的春色。
蘇轼趕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道:“老臣蘇轼,拜見蜀王殿下,太平公主!”
宋子文見狀,連忙起身,笑着說道:“哎呀呀,蘇大人快快請起,您這可真是太見外啦!來來來,快坐快坐!”說着,便拉着蘇轼一同坐在了石桌旁。
平日裡,宋子文最喜歡将自己對于美食的奇思妙想分享給蘇轼,然後看着蘇轼在廚房中忙碌,最後自己則美滋滋地享用那些美味佳肴。
一來二去,兩人成為了忘年之交,沒事兒一起打獵、釣魚。
蘇轼甚至還為此寫下了好幾首詞,字裡行間皆是對宋子文的誇贊之詞,一時之間傳為佳話。
此時,宋子文好奇地問道:“蘇老頭啊,此次前來可是有何要事?婚事的事情你直接找段正淳談就行了,我們倆就是坐享其成的,是不是太皇太後又有什麼旨意傳達?”
蘇轼點了點頭,回答道:“正是如此。
太皇太後讓老臣轉告殿下,希望您能夠盡快把太平公主娶大宋,好讓她老人家瞧瞧。
另外,還催促着您們趕緊誕下一個世子呢!”
隻見宋子文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嘴角微微上揚,帶着幾分戲谑的笑容說道:“此事暫且不急,本王尚未盡興玩樂一番呢!至于生子之事,尚有時日,不必急于一時。
倒是該讓她先費心操持一下我那好侄兒的婚事。
這小子如今都快要行束發之禮了,也到了該傳宗接代之齡。
若是相中了哪家的姑娘,隻管告知于我,我定會命宗澤等人率兵将其送至宮中!”
這時,旁邊一人連忙應和道:“回王爺,聽聞太皇太後近日确在為陛下甄選秀女。
朝中諸位大臣更是争先恐後,紛紛将自家閨女送入宮内,以期能得聖上青睐。
”
宋子文聽後,稍稍沉思片刻,随即哈哈一笑道:“既是如此,那便罷了。
本王原本還聽聞那西夏銀川公主生得花容月貌,有心替我那侄兒搶奪回來。
不過既然宮中已有衆多佳人備選,那這西夏公主也就無需再費心思了。
對了,蘇老頭,此次你來這大理,定要好好品嘗一番當地的普洱茶。
此茶口感醇厚,滋味獨特,絲毫不遜色于蘇州的碧螺春!”
當然宋子文是開玩笑的,李清露可是個狠人,跟虛竹結婚之後把“梅蘭竹菊”全送給段譽了,哲宗身體不好,可把握不住,要是有緣,還是讓我宋子文來!
喜歡影視穿越人生請大家收藏:()影視穿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