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蘇轼此番前來身負雙重使命。
想當年,蘇轼也曾出任過兵部尚書一職,但之後出于某些緣由,将此職位讓予了種師道。
而此次到訪,除了處理一些常規事務之外,他更重要的責任乃是代表大宋朝廷,與大理方面商議共同出兵征讨吐蕃之事。
然而,事情發展得超乎想象。
這邊雙方尚未正式對吐蕃展開軍事行動呢,那邊吐蕃似乎就已嗅到了風聲,主動找上了門。
這不,大理天龍寺竟然收到了來自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鸠摩智的拜帖!
此時,天龍寺内氣氛凝重。
住持本因手握着那張拜帖,目光緩緩掃過在座的諸位師兄弟,開口問道:“對于此事,不知諸位師兄弟可有什麼見解?”
話音剛落,隻見段延慶猛地一拍桌子,怒聲喝道:“這鸠摩智實在是太過于放肆狂妄了!難道真當我大理弱小可欺不成?我大理國雖算不上實力頂尖,但也絕非懼怕他區區一個小小吐蕃之國!”
原來,這段延慶近日裡可謂是喜事連連。
不僅心中多年的心結得以解開,更是因此而心境通明,從而成功突破至宗師之境。
要知道,以往由于雙腿殘疾的緣故,他始終被困在半步宗師之境,難以再進一步。
如今,心結既解,他便如醍醐灌頂一般,一鼓作氣地沖破瓶頸,一舉邁入宗師中期之境。
反觀那鸠摩智,此時也不過才初入宗師初期而已,剛剛臻至化境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去滿世界炫耀了!
且不提其他方面,單論段延慶此人的武學天賦,那可真是相當出色啊!他竟然能夠憑借自身的才智和努力,獨創出令人驚歎不已的腹語術。
要知道,這可不是随便哪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倘若他未曾遭遇雙腿被斷、經脈不全這樣的厄運,以他的資質和潛力,此生達到宗師巅峰之境簡直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然而,想要成為一代大宗師,則不僅需要卓越的天賦與刻苦修煉,更需要一些難得一遇的機緣巧合才行!
就在此時,枯榮禅師看到自己一直牽挂着的侄子已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