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二三年十月六日,已在市上辦廠的闫安收到同學發來的定位。
當闫安看到定位終點時,一下子心情激動了起來。
闫安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就是自己在縣城以前曾經夢寐以求去過無數次的地方。
這是個什麼地方?竟讓闫安對此夢寐以求,而且心情激動?
闫安的同學兒子要結婚,提前預約了闫安的奧迪a6車幫忙。
闫安隻知道同學給兒子舉辦婚禮的地址是自己縣城的飛龍大酒店。
至于在什麼地方娶,娶到什麼地方,他根本不知道,他心想前一天去了就知道了具體的位置了。
現在看到定位的具體位置時,闫安驚訝了,沒想到同學兒子的新房就是自己以前在縣奶粉廠上班再熟悉不過的地方。
闫安已經離開縣城近20年了,自從自己離開縣城來到市上以後,就在市裡辦了一家裝訂廠。
要說辦這個裝訂廠,那可是表哥吳之主起了很大的作用。
對于闫安來說,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一個普普通通的奶粉廠的操作工人,竟然能在四年之後,突然當起老闆來。
當起老闆還不說,擁有了自己的公司,生意還做的風生水起的,這些功勞都歸功于自己的表哥吳之玄對自己的支持。
2000年的時候,應該是闫安兩口最困難的時候。
企業改制,同在奶粉廠上班的闫安兩口雙雙面臨下崗的煩惱。
縣奶粉廠分三批次逐步推動國家政策的落實,闫安的妻子粉歌是首批次下崗職工中的人員,雖然工會及職工代表多次協商開會,最終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粉歌首當其沖成了第一批下崗職工。
而粉歌的老公闫安,很幸運的是,被列入最後一批下崗名單,暫時沒有離開奶粉廠。
那時說是企業改制,實際就是私人購買企業,使國有資産變相流失套現。
而購買縣奶粉廠的老闆,把奶粉廠買去以後,并沒有把奶粉生産作為主要産業,真正的目的是看上了這一塊地段,準備在這裡開發房地産。
随着奶粉生産設備的逐漸被賣掉,最後一批留在奶粉廠上班的闫安這一幫人,也迫于無奈的,被老闆變相的被動下崗了。
當闫安也成了下崗職工時,對于闫安來說,首先面臨的是生存的問題。
闫安和妻子粉歌感到很迷茫特特别是讓他們感到疑惑的是,他們這些為廠裡貢獻過青春的人群,一下子就被無情的現實推到了生活的困境。
以廠為家的理念一直在闫安的心中揮之不去,現在家沒了,他一家三口成了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的閑人了。
當然正在上學的孩子并非閑人,但他卻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唯一産物。
一家人的生活一下進入了窘境。
在前幾批次的個名單中,粉歌雖是第一批下崗的人員,剛開始她還有所自我安慰的說,自己下崗了,可以帶帶孩子,隻要老公還在廠裡繼續上班,至少能維持他們的生活費。
現在闫安也下崗了,她也下崗了,所發的什麼補貼終會有用完的一天。
闫安的表哥吳之玄在市上辦了一家物流公司,經營的相當不錯。
當闫安的表哥吳之玄知道闫安夫妻兩人都下崗了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讓闫安來到自己的物流公司,給自己開貨車,也算是有個生活費。
闫安所開的這輛貨車是專門為幾家印刷廠拉送書本的固定車輛,每到寒暑假就忙着從印刷廠把印好的頁子送到印刷廠指定的裝訂廠進行加工裝訂,用印刷廠的行話說是外協。
裝訂完成以後,在由闫安的車輛負責運送到出版社的庫房。
延安本身就是一個勤快,愛幹淨、又細心的人,和幾家印刷廠打交道以來,不到半年多的時間,就成了印刷廠最信任的司機了。
印刷廠都覺得闫安這個人一是把車況保養的好,二一個是好說話的人。
最大的好處就是交代給他的事,他都能順利的完成,慢慢的,闫安似乎就成了這幾家印刷廠的固定運輸人員一樣,作為印刷廠的老闆,也喜歡這樣的人,對他們來說,少用一個押車人員。
另外,從他們的成本方面來考慮的話,也是一筆節省開支的好方法。
時間長了,闫安也對拉運貨物的流程搞得一清二楚。
方印印刷廠基本印的都是教材,教輔,季節性強,每年的寒暑假都是最緊張的時刻,講究的是時效性。
對于闫安來說,可以說真是随時待命,風裡來雨裡去,都一如既往的堅持着自己的工作,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絕不會給表哥吳之玄的物流公司丢臉。
最讓老闆感動的就是,出版社讓第二天早晨8點以前必須送到的書必須送到,否則就停止業務發排。
印刷廠抓緊時間趕印出來,闫安的車就在印刷廠等,當半成品頁子出來後,闫安第一時間送到了裝訂廠。
裝訂廠推三阻四不願意幹,方印印刷廠車間苦苦哀求,裝訂廠還是不願意加班幹。
會來事的闫安輕松拿捏了裝訂廠的主管,說好的晚上可以裝車,結果等老闆把闫安看到沒有幹完的活,愣是在裝訂廠一等就是大半個晚上,直到淩晨的三點多才把活幹完了,在闫安的一番操作下,裝訂好的書冊被裝上了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時的闫安,在車上才放心的在車上睡起了覺。
闫安簡單的迷糊了幾個小時,六點多就開始出發,趕八點前趕到了出版社的庫房,準時交付。
也讓方印印刷廠的速度在出版社出了名,從而成了其他印刷廠的标榜。
連夜趕制的這件事,在方印印刷廠老闆到出版社開會表揚時才被方印的老闆知道。
老闆回來後第一時間了解了具體情況,聽完車間主任的彙報,老闆很是感動。
對于印刷廠的老闆來說,裝訂的時效是考驗每年對他們業務量的關鍵環節,因此,在這一季的教材印制過程中,方印印刷廠的老闆如期的按計劃合同交付了貨,後面的業務量逐年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