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先前最恐懼的這一門學科,經過了這幾年的鍛煉,最後在牢婷的傳輸功力下,已然習得大成。
自己今天的狀态,非常的不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這樣,陳源一路往下面。
哪怕是平時不太穩的文言文閱讀,今天做的時候,手感也相當的不錯。
比如斷句那裡,非常輕松就自洽了。
繼續寫,繼續寫。
就這樣,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内,陳源完成了除了作文在内的,全部九十分的内容。
這一次的感覺,甚至跟牢婷那一次的差不多!
比高三最後一次的聯考還要稍微好一點。
主要是碰到的題目,相當合自己的胃口。
陳源相當确定,自己非作文的部分,完成的很是不錯。
應該全部的扣分,在十分以内!
最後的作文,隻要超過了50分,也就妥妥的130+了。
調整了一下深呼吸之後,陳源看向了最後的這一道答題,分值足足有60分的作文。
古代的科舉,基本上都要考作文。
一個人要當官,他必須要有相當有水準的文字功底。
放到現在,依舊是這樣的。
文件寫得好,是擢升的關鍵。
而作文這一項,一直都是陳源所比較自信的。
那麼,來看看題目吧!
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的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
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出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看到這番話陳源就一下子捕捉到了關鍵。
他因為一直都在揣摩出題者的想法,一直都在揣測方向,并在很早的時候,就猜出了大體方向,因此,下載了一個軟件——學習強國。
這個玩意,對于高考作文真的很有幫助。
而這個材料不就對應着——講好華夏故事嗎?
注意,這個材料說了講故事的作用,對個人的好處,以及有利于一個民族,所以這個作文,格局就一定不能夠小。
陳源敢确定,如果是從‘一個人應該會講故事’出發,肯定沒有高分。
從‘我講一個故事’為出發點,是偏題。
怎麼寫?
要結合這五千年的底蘊,要反應到民族國家,要結合當下,表明好的故事,能夠展現華夏輝煌。
稍微想了一下後,
陳源,開始落筆了。
我想,你一定聽過這樣的故事。
一輪炙熱的太陽,高垂在天空,燃盡一切,毀滅莊稼,曬焦枯木,使河流幹涸。
陽炎下,一名巨人拼命追逐,最後化作山川生靈,澤被萬物。
你還聽過,方七百裡,高萬仞的太行王屋二山,阻隔交通,出入須迂,然後一位老者,說出:子子孫孫無窮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還有,一隻可愛的小青鳥,銜着木石,穿梭天空,來回往複……
西方的神話故事,是宣揚神明創造一切,渺小的人類,隻能夠仰望。
而華夏的神話,無數的篇章,無不在握着拳頭,铿锵有力的告訴着你:人類雖然渺小如塵埃,但也能夠填平滄海……
……
這一篇作文,陳源以傳統的華夏故事為出發點,着重去寫華夏民族的精神内核。
而回歸到現代,便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偉大複興,是文化軟實力的不斷往外輸出。
最後的結尾:
這一路走來的華夏人,都是故事的講述者。
而我們的好故事,還在生生不息……
毫無疑問,切題了。
而且,格局也放開了。
應該,沒有問題。
在完成了最後的作文之後,陳源也就完成了自己的語文試卷。
而這一篇作文,字迹工整好看,從頭到尾沒有一處塗抹,沒有一個糾錯符号,也沒有寫錯一個字。
那些古代的‘狀元文章’,應該也不過如此了。
卷面分,我無敵了。
最後的十分鐘,陳源都在檢查着題目。
從頭查到尾,基本上都沒有任何問題。
對于他而言,自查是成功的。
當然,他沒有松懈。
雖然有不少人提前交卷了,但他可不是那樣輕浮的人。
就這樣,一直到了鈴聲響起,所有人停筆,然後被要求離開位置,出考場,由監考老師親自下來收試卷。
放下自己的試卷之後,陳源帶着文具,去到了外面。
這時,正是中午。
校園裡,到處都是關于這場語文的讨論聲,還有一些自己認識的十一中第一考場學生。
但他知道,考一門忘一門。
語文,結束了。
下一場,繼續戰鬥!——
本來想跟着時間的,實在是卡不住了,不然就跟着做今年的考題了……
(本章完)
喜歡我的超能力每周刷新請大家收藏:()我的超能力每周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