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江邊遊玩

首頁
    強肺呼吸容量。

     放風筝不光是中國人玩的一項娛樂活動,從唐宋開始,也開始向世界輸出,先是朝鮮、日本和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

    其實我們古人發明的許多東西,在我們眼裡不當回事,但是到了國外,讓外國人一研究,就發現了它的重大價值。

    比如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我們發明指南針後,用它來堪輿風水,而歐洲人用它來進行遠洋航行,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為西方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同樣,中國古老的風筝傳到歐洲後,在歐洲産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他們開始研究着向飛行器方向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不懈的研究改進,最後由美國萊特兄弟制造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這時候,國際上對來自中國的風筝進行了重新評價,認為它不光是一種玩具,而是一種科學探索的工具了。

    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裡挂着一隻中國風筝,在它的邊上寫着:“人類最早的飛行器,就是來自中國的風筝和火箭。

    ” 李智雲仰面看天上,一時風緊,他的手被風筝線割了一下,不由“哎呦”了一聲。

    王竹君一見,掏出一塊手絹遞給他。

    李智雲接過來,用絹子墊着手放。

    兩人放了一會兒,王竹君喊仆人拿過來一把剪子,鉸斷了線。

    李智雲不明白:“你這是幹啥?” “讓災病和晦氣都被帶走哇。

    ”王竹君說着,又鉸斷了他的線。

    原來放風筝還有這個說法,李智雲算是長了學問。

     線一斷,那風筝都飄飄颻颻随風而去。

    一時隻有雞蛋大,一眨眼隻剩下一點墨星兒,一會兒就不見了。

     放完了風筝,又開始蕩秋千。

    仆人在兩棵樹之間系上繩索,下端有一塊坐闆,王竹君坐在木闆上,讓李智雲推她。

    秋千越蕩越高,她的笑聲也越來越響亮…… 中午時分,仆人從馬車上拿出了食物,侍衛們分到食物後,蹲在旁邊吃。

    李智雲、王竹君、劉瑛蓮和丫環圍坐在一塊草地上,中間的氈子上放着火麃肉、幹脯、肚肺、赤白腰子、蒸餅、饅頭等,蒸餅就是後世的饅頭,而那時的饅頭則帶餡,類似于後世的包子,分為素饅頭、肉饅頭。

     王竹君一邊吃一邊道:“劉小姐,你好像不太開心嘛,象你這樣大戶人家的小姐,整天呆閨房裡,好不容易出來,幹嘛不好好地玩玩呢?”劉瑛蓮瞥了她一眼,不服氣地:“你不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嗎?” “我跟你可不一樣,我從不在閨房裡繡花。

    我哥說我是個假小子,男子會玩的東西我都會……” 吃過午飯後,李智雲在一棵樹下鋪了塊毯子,背靠樹幹小憩了一會兒,下午又去江邊遊玩了一陣,便打道回府了。

     隊伍沿着一條泥土路往回走,劉瑛蓮坐在馬車上,掀起車廂後窗的簾子,隻見李智雲和王竹君并辔跟在馬車的後面,兩人有說有笑,十分開心。

    她氣得“啪”地一下甩下簾子,坐在對面的丫環一見,忍不住“噗哧”一聲。

    劉瑛蓮瞪了她一眼,丫環連忙不敢笑了。

     晚飯時,李智雲走進飯堂,隻見桌旁坐着劉洪、張正、蔡虎和丫環,唯獨少了劉瑛蓮。

    他走過去坐下,對丫環道:“小姐呢?她怎麼沒來?”丫環還沒回答,劉洪道:“我去了她房裡,在床榻上躺着呢,說身上不舒服”。

     “不吃飯怎麼成呢?”李智雲皺起了眉頭,對丫環道,“快去叫她。

    ” 丫環答應一聲,剛要起身,李智雲道:“算了,還是我去吧。

    ”說罷站起來走了出去。

    他來到劉瑛蓮的房間,見她躺在榻上,身上蓋着一條薄衾。

    李智雲走到榻旁,低頭瞅着她,輕聲地:“小姐,怎麼不去吃飯呀?”劉瑛蓮閉着眼睛道:“不想吃,沒胃口”。

     李智雲知道她生氣了。

    小女兒生起氣來别有一番風情,他的心一下子軟了,搬過一隻凳子坐到榻旁,雙手握住她的一隻手,溫柔地:“生我的氣了,對嗎?”劉瑛蓮沒有吱聲。

     “就是生氣,也别跟自己過意不去,快起來吃飯。

    ”李智雲催促道。

     劉瑛蓮半眯着眼睛瞧着他,輕聲道:“讓我起來也可以,但你要答應我一件事。

    ” “什麼事?” 劉瑛蓮抓過他的一隻手貼到自己的胸口上,皺着眉頭道:“我不想呆在這兒了,你答應我,咱們明天一早就離開,好嗎?”李智雲笑了,點頭道:“行,聽你的,你說走咱就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