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江邊遊玩

首頁
    李智雲将“醋壇子”的典故改頭換面,講給劉瑛蓮聽,說從前有一個皇帝,念及當朝宰相勞苦功高,想賜幾個美女給他為妾雲雲。

    他說完後,劉瑛蓮一聽就明白了,道:“你這是諷刺我愛嫉妒?”李智雲笑了笑,道:“知道就好。

    不過,嫉妒是乃女子的天性,沒什麼不對……” 次日,李智雲花了一天時間,将公事和私事全辦完了。

    但是,他還不想離開高陵縣,一來邠州已經不遠了,用不着那麼急着趕路;二來他們已經走了十幾天了,也該好好地歇口氣了,所以,李智雲決定在高陵縣再停留兩天。

     早飯後,李智雲在房中練寫。

    他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兩年了,隻要一有空,就練練毛筆字,所以書法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比不上從小便使用毛筆的古人,但也不是開始時那樣寫的字象蟹子爬了。

     他在幽沉黯啞的漆工桌面上鋪上宣紙,寫了一會兒,劉瑛蓮推門走了進來,見他趴在書案旁,便問:“你幹啥呢?” “噢,寫字。

    ” 劉瑛蓮走過來,拿起案頭的一張紙看了一下,然後輕輕地念了起來: 春日遊,杏花飛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拟将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劉瑛蓮放下紙張,撇了撇嘴,道:“我知道這女子是誰。

    ” “誰呀?” “識破不道破,我不說。

    ” 李智雲擡頭瞧了她一眼,笑道:“你那是小心眼兒。

    ” 誰知,說曹操曹操到,那名女子突然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一見他倆便道:“哎,你們都在呀?我正要找你們呢。

    ”李智雲一見,連忙放下手中的兔毫筆道:“王姑娘,你怎麼來了?” “家兄欲陪你們遊元江,但今日他被事情絆住了,讓我帶你們去,快走吧!” 李智雲一聽,也想出去散散心,便站起來對劉瑛蓮道:“咱們去江邊玩玩,好嗎?”劉瑛蓮蛾眉微蹙,道:“上已節巳過,現在江邊已是花殘柳敗,還有什麼好玩的?”王竹君不服氣地:“雖是花殘柳敗,可依然有水光山色,百舸争流啊!” 李智雲見劉瑛蓮不想去,也猶豫了。

    王竹君連忙道:“嗨,我都安排好了,你們就别掃興了,快走吧!”說罷不由分說,抓住李智雲的一條胳膊,硬把他給拽出了房間。

     來到院子裡,李智雲在王竹君的催促下正欲踏蹬上馬,可想到劉洪一早就去拜訪故友了,自己如果離開了,把劉瑛蓮一個人丢在驿站裡,她會不會太孤單了?想到這些,他又猶豫了。

    正在這時,卻見劉瑛蓮忸忸怩怩地從客房裡走了出來。

     王竹君一見,打趣道:“怎麼,想通啦?是怕我搶走了你的金龜婿吧?”劉瑛蓮一聽,俏臉一紅,低聲道:“才不是呢,我也想去透透氣。

    ”馬車就停在院子裡,劉瑛蓮走過去上了馬車,丫環也跟着上去了。

    車夫一見主人要出去,連忙從馬廄裡牽來了馬匹,套上了馬車。

     李智雲和王竹君騎馬,劉瑛蓮坐馬車,十幾名侍衛在後面跟随,一行人出了院子,離開驿站向城外進發。

     他們來到元江邊,隻見江岸上已經停了一輛馬車,旁邊站着幾名仆人。

    原來,王竹君已經讓仆人先到了。

    李智雲下了馬,走到岸邊,面對一江春水,頓時覺得心曠神怡。

     縣令家的小姐早有安排,她從馬車上拿了一個大蝴蝶的風筝,笑着喊道:“楚王,快過來放風筝。

    ”李智雲走了過去,仆人遞給他一個大蝙蝠的風筝和籰子,籰子是繞線的工具。

    他想讓劉瑛蓮來放,可劉瑛蓮不肯,說自己跟丫環站在旁邊看。

    江邊風大,王竹君的風筝很快就放上去了,不一會,李智雲的大蝙蝠風筝也升到了半空中。

     古人踏青遊玩,放風筝是很常見的活動之一。

    明朝三才子之一的徐渭寫了許多放風筝的詩,其中一首寫道: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鴦。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将兒輩上春天。

     風筝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最早關于風筝的記載,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魯問》中的記錄:“公輸子削竹木為鸢,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墨子提到公輸子(魯班)發明了一種竹鵲,可以飛三天三夜,這說明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了風筝。

     古人早就意識到放風筝是一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春暖花開的季節,人們踏青放風筝,沐浴陽光,舒展筋骨,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改善血液循環和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