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搭救劉洪

首頁
    一眼,将嘴附到三姐耳旁道:“姐,千萬别讓他們把人殺了,我可是要娶他女兒當王後的!”三姐笑着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道:“臭小子,有你姐在此,還不放心?” 李智雲這才乘馬車返回太極宮,闖進武德殿,質問阿爸為什麼要殺劉洪? 李淵之所以要殺劉洪,跟一件事有關。

    據說當年隋文帝楊堅有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十八個男孩撕扯自己的龍袍,“十八子”加在一起不就是“李”嗎?當時民間還流傳着一首名叫《桃李子》的童謠:“桃李子,洪水繞楊山。

    桃李子,莫浪語,黃鹄繞山飛,宛轉花園裡”。

    伴着這首歌謠的傳播,民間開始流傳“李氏當為天子”的谶語,這就是“名應圖谶”由來。

     李淵正好“名應圖谶”,隻因為楊堅的皇後是他的姨媽,他才逃過了一劫,隻是離京外任。

    而同為關隴李氏家族之一的李金才,卻被滅了族。

     劉洪當時是隋文帝楊堅的寵臣。

    李淵後來打聽到,正是他向楊堅進讒言,才讓楊堅對李氏産生了疑心。

     這些年,李淵一直過得膽戰心驚,生怕哪一天自己落得跟李金才一樣的下場。

     在晉陽時,李世民勸父親起兵,也借用“名應圖谶”來說事,說李氏應驗圖谶,起兵舉事則可成就帝業,端坐不動則指日可亡雲雲…… 所以,李淵攻占長安後,馬上就想殺了劉洪,以解多年的心頭之恨。

     李智雲讓阿爸放了劉洪,可阿爸就是不答應。

    無奈之下,他使出了絕招,往地上一躺,說你不放了劉洪,我就不起來了!阿爸氣得胡子直翹:“混小子,你這是幹啥?想威脅阿爸嗎?……” 很快,得知消息的阿媽趕了過來。

    她見李智雲賴在地上不起來,便問他為何要救劉洪?李智雲本想說要娶他女兒當王後,又覺不妥,隻好道:“我遇難之時,他于我有恩!” 于是,阿媽跪到阿爸跟前,哀求道:“王爺,智雲也是因為起兵的事才被朝廷捉拿,差點丢了性命!既然劉洪在他遇難時有恩于他,那也算是功過相抵!王爺要成大事,當須有海量!就求王爺寬恕劉洪吧!” 阿媽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聰慧賢淑,各方面的關系處理得都很好。

    王後還委托她管理後宮之事,她把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可以說是王府的“内當家”,阿爸平日對她也十分敬重。

    阿媽既已開口,阿爸也不好駁她的面子。

     阿爸将阿媽從地上攙扶了起來,扭頭對李智雲瞪眼道:“混小子,還不快起來?!”李智雲聽出阿爸的口氣似有松動,連忙爬了起來,呆立在一旁。

    阿爸一瞪眼道:“還不快滾?!” 李智雲走出武德殿後,還不放心,躲在殿門外偷聽。

    阿媽離開後,阿爸叫來傳令官,道:“去傳吾旨,放了劉洪!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褫奪他一切官職,永不叙用!” 李智雲這才松了一口氣。

    罷官就罷官,先讓劉洪在家休息一段日子,等自己将來封了王,在王府給他找個差事不就行了? 李智雲回到東市的時候,傳令官也騎馬趕到了,傳達了唐王的旨令。

    監斬官立刻下令放人,兩名士兵走上前将劉洪拉了起來,解下了他身上的木枷。

     三姐見事情已圓滿解決,便與英姑一起離開了。

    李智雲走上木台子,與劉瑛蓮一起将劉洪攙扶下台階,乘馬車回到劉府。

     兩人攙扶着劉洪進了廳堂,讓他在軟榻上坐下。

    劉洪剛一落座,便要跪下給李智雲叩頭,以答謝他的救命之恩。

    李智雲連忙将他拉了起來,道:“嶽父大人不必如此!快起來!”他說完這句話後,就有些後悔:自己是不是在乘人之危? 他悄悄地瞥了劉瑛蓮一眼。

    果然,她羞紅了臉,扭過頭去。

    倒是劉洪重新坐下後,拍了拍旁邊的軟榻道:“賢婿,你也坐下歇歇吧!” 經此一劫,劉洪算是看清楚了,自己以後隻能依靠此人了,便順勢口頭上應下了這門親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