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李智雲正在自己的宮中,一名太監進來禀道:“公子,隴西公找您,正在宮門外等候。
”他連忙去了宮殿門口,走出去一看,路旁停着一輛豪華馬車,大哥正從窗口探出身子,沖他招手哩。
他上了馬車,大哥笑着說:“五弟,大哥帶你去赴宴。
今日筵席之上,可能遇見皇上。
”
“哪個皇上?”
“就是以前的代王楊侑。
”大哥道,“阿爸立他為帝。
”
“哦,原來是個傀儡呀……”
“不可胡說!”大哥闆臉訓斥道,“今日筵席之上,有十幾位朝中大臣。
待會兒見到皇上和衆位大臣,萬不可失了禮數,以免丢了李家的臉面!”
馬車駛入皇宮,停在一座宮殿前。
李智雲下了馬車,随大哥跨入殿中。
門口待立的太監大聲唱道:“隴西公到!”
筵席已然開始了,大殿上首的禦座上,坐着一位頭戴皇冠,身穿黃色龍袍的少年。
下面左右兩排案幾前,端坐着十幾位大臣。
除了韋義節外,其他人李智雲都不認識。
一名太監将他們領到座位前,李智雲大咧咧地坐了下來。
大哥則是先恭敬地向皇上叩拜,接着向衆位大臣拱手,然後方才坐下。
案幾上擺放着酒食,宮廷樂師演奏着雅樂,一群宮娥在大殿中央翩翩起舞。
在座的大臣們端起酒器,頻頻相互敬酒,氣氛甚是歡樂……
李智雲突然看見,坐在對面的韋義節舉觞朝自己敬酒,連忙端起酒觞還禮。
他放下酒器後,東張西望,發現坐在禦座上的小皇帝正盯着自己。
兩人視線相觸後,小皇帝連忙移開了目光。
一曲奏畢,宮娥退下。
小皇帝開口道:“隴西公,你身旁何人?可否為朕引見一下?”大哥站起身來施禮道:“起奏皇上,此乃臣五弟李智雲。
”
“哦?可是寫出‘鵝鵝鵝’的天才少年?”
嚯!這首詩流傳得夠快的,都傳到皇宮裡來啦?然大哥尚不知此事,懵懂地:“什麼‘鵝鵝鵝’?臣不明白!”這時,對面一人哂笑道:“怕是剽竊他人之作吧?”大哥一聽,怒視對方道:“範大人,爾此話何意?”
一見氣氛不對,韋義節連忙站起來解圍道:“諸位大人,那首詩确實是李公子所作,犬子韋小寶可以作證!”
看來,這都是韋小寶給他張揚出去的。
當初他說系駱賓王所作,韋小寶可能與劉瑛蓮一樣,硬是不信!
這時,對面一位名叫姚思廉的官員站了起來,慢條厮裡地:“隴西公,令弟如有詩才,可否與老夫當場比試一下?”大哥一聽,連忙揖禮道:“姚大人學富五車,他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怎能與您相比?”
李智雲察覺出來了,在座的這幫大臣,除了韋義節和少數幾個人之外,似乎都對他們兄弟倆充滿了敵意。
他被對方的傲慢激怒了,站起來道:“大哥,不過是作首詩嘛,有何要緊?權當是給皇上和衆位大人取個樂子。
姚大人,以何為題?”
“就以方才所奏樂曲為題。
”
“好”。
于是,太監取來筆硯紙張。
二人寫畢,置于案幾之上。
一名太監先将姚思廉的詩作取走,遞與宣旨官。
宣旨官大聲念道:“王座絕妙曲,纖手巧弄之;繞梁三日絕,堪比肉糜香。
”
念完之後,有幾人連聲叫好,姚思廉也得意地捋須微笑。
李智雲差點忍俊不住——似這等爛詩,也有馬屁精跟着叫好?真是令人贻笑大方!在座的有十幾位大臣,其中當然有善詩文的,聽後也搖頭歎息。
接下來,太監将李智雲寫的取走,遞與宣旨官。
宣旨官看了一下,詫異地瞥了他一眼。
他詳裝沒看見,摸了摸鼻子。
宣旨官大聲念道:“白日絲竹亂紛紛,半入春風半入雲;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