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章 傻柱買車

首頁
    洋娃娃? 那是什麼東西? 婁曉娥耐心地解釋了一遍,之後兩人的目光又回到了張海民身上,眼中既有驚喜,也有一絲畏懼。

     何雨水不禁打了個冷戰,悄聲對婁曉娥說: “曉娥姐,我怎麼覺得有點冷,這海民不會是被什麼不幹淨的東西上身了吧?” 張海民翻了個白眼。

     婁曉娥卻顯得更加冷靜。

     “雨水,這明顯是海民有天賦。

    ” “你也讀過高中,應該知道曆史上有不少天才,像晏殊三歲識字,五歲寫詩;曹沖七歲稱象;甘羅十二歲為**;宇文泰十四歲帶兵……”婁曉娥舉了許多例子,摸着下巴思索道: “海民很可能就是這樣的百年難遇的神童。

    ” 張海民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何雨水被吓了一跳,張海民能聽懂她們的話并且點頭,确實令人驚訝。

    婁曉娥指着張海民高興地說: “你看,這孩子果然能聽懂,還點頭。

    ” 說着,她一把将張海民拉過來,狠狠地在他的臉上掐了一下,不滿地說: “這小子看起來普普通通,怎麼會是天才?不行,我不信。

    ” 她想了想,接着說: “我聽說外國科學家把人的智商分為高低不同等級,愛因斯坦的智商就遠高于常人,這小子肯定也是智商高的類型。

    正好,我認識一個燕大的教授,咱們不如把海民送去測試一下智商怎麼樣?” 婁曉娥興奮地提議。

     張海民卻吓得不行,他實在不想這麼快就被外人發現自己的與衆不同,萬一被當作實驗對象怎麼辦?這個時代可真難說。

     婁曉娥可不是随口說說。

    第二天, 她便帶着何雨水和張海民來到了燕大校園,那個時代的燕大仍然保留着民國時期的古典建築風格,又融入了新時代的精神面貌。

     經過幾番打聽,婁曉娥找到了她認識的一位教授,名叫張厚殊,是一位心理學家。

     當時還有心理學這門學科嗎? 張海民感到非常驚訝,但心裡也有些排斥。

     研究心理學的人總是喜歡窺探别人的内心,他可不想因此被人當作研究對象。

     這一擔憂還真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自民國初年起,心理學引入國内,便有不少學者投身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随着學科改革與實際應用的融合,心理學迎來了迅速發展的時期。

    按照指示,心理學應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許多研究者因此開展了貼近生活的各類實驗。

     所以,當聽說有人帶來了一位神童時,教授張厚殊感到格外高興。

     然而,當婁曉娥和何雨水帶着張海民走進實驗室時,張厚殊頓時傻了眼:神童在哪?難道是這個嬰兒? 等到婁曉娥說明來意,請求他測試張海民的智商時,張厚殊更加無語了。

    這個看起來才一兩歲的嬰兒,即使真是神童、天才,也無法完成智商測試啊! 他無奈地說:“婁同志,您可能誤會了。

    ” “我們做智商測試需要做題目,您帶的孩子隻有一兩歲,還不識字、不會說話,就算他是天才,我們也無法測試。

    ” 什麼? 還需要做題嗎? 婁曉娥原本以為會有先進的科學儀器,聽到這話不免有些失望,她問道: “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或者您能不能試着測試一下,這個孩子連成人的講話都能聽懂。

    ” 能夠聽懂成人的話? 張厚殊自然是不太相信的。

    但鑒于婁曉娥是婁家的當家人,日後或許還需要向婁家求資助,他勉強點頭答應了。

     張厚殊讓婁曉娥放下張海民,然後找來一個撥浪鼓,蹲在張海民面前搖了起來,同時密切觀察他的眼神。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