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 動真格的

首頁
    知道” 邝玉生挑眉道:“你的意思是說,隻要流水線轉起來,汽車廠的車就不愁賣,還會賣的很好?” “難道你沒這個信心?”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說道:“咱們既然也造吉普車,那就對标京城汽車廠”。

     “他們一個月造八百台,那是因為他們守着自己的汽車零件生産廠,無限制供應其生産” “我估計的産能是充分考慮到了各種零部件的供應難度,以及其他環境因素,三百台就是個最低标準” “再從基礎數據上來分析” 李學武敲了敲沙發扶手,道:“212吉普車有75匹馬力,能扛炮,能翻山躍嶺,還能拉六七個人” “這個是不用說的,咱們設計的這款車實際上還是威利斯,65匹馬力,不到一點三噸的載重,數據對比是不行” “但是!” 李學武歪了歪腦袋,道:“咱們要生産的這款車也不是為了扛槍扛炮、上天入地啊,為什麼不是四門,還是保持兩門結構?” “汽車整體性能” 夏中全皺眉道:“咱們的車身尺寸要小于212吉普,這是底盤和原始數據限制的”。

     “對!” 李學武點了點夏中全說道:“這款車是經過實戰檢驗的,它的各項數據是成熟的,隻要造出來,它就不愁賣”。

     “公務、工程、救援、運輸、保護甚至是部隊采購” 李學武點了點頭,說道:“既然不愁賣,要實現利潤最大化有三個方向”。

     “一個是生産,既然要搭建流水線,那麼就要盡快提升産能,第一批零部件采購是實驗性質的,哪個跟不上,就去找哪個,全力保證産能” “二一個是銷售,銷售處已經在全國範圍内選址開設辦事處,既是貿易項目的錨點,也是汽車這一類商品的銷售網點” “三一個就是售後,這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就我所了解到的,全國範圍内,還沒有一家汽車廠在搞售後,都是壞了自己修” 李學武敲了敲沙發扶手,看着兩人說道:“從以上三點考慮,你們可以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不要把目光隻局限于廠裡,局限于一個汽車整備項目上”。

     夏中全挑了挑眉毛,看着李學武說道:“搞生産,搞設計我們行,找工廠,定配件我們也能幹”。

     一邊說着,一邊看了邝玉生一眼,道:“這賣車和售後我們怎麼幹?” “我不知道~” 邝玉生知道李學武是在給他們,給兩個處室的工人想轍謀福利,他聽不懂,但并不妨礙他對李學武有信心。

     李學武笑了笑,說道:“賣車就不需要技師了?你從廠裡随便拉來一個人就懂得汽車的構造和性能了?買車的就懂?” “不要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 李學武看着兩人說道:“可以有對産品的信心,但不能有驕傲的态度,在産品推廣的過程中也是需要專業技術能力的”。

     說着話指了指邝玉生問道:“你去買手表,跟售貨員一問,她啥也不懂,你還願意買嘛?” “當然了,現在汽車廠少,路上的汽車種類也少,大家沒得選,造出來不愁賣,可以後呢?” 李學武認真地說道:“每個辦事處是汽車的銷售處,也是售後維修處,隻要是汽車本身的質量問題,那麼咱們就負責維修”。

     “你是說……?” 邝玉生瞪了瞪眼睛,問道:“讓工人們去修車?” “怎麼?工作還有高低貴賤之分啊?!” 李學武站起身,去茶櫃上拿了暖瓶,給兩人又續了熱水,嘴裡說道:“現在廠裡人多崗位少,孩子多,接班的少,你願意看着家裡的孩子不念書闖禍玩啊”。

     “嘿!誰想呢!” 夏中全感慨地說道:“我們家二小子,學人家搞變革,要造他爹我的返,讓我打了幾棒子,攆東北他二姨家去了去種地,去喂牛!” “呵呵~這麼說倒是合适了” 邝玉生說道:“搞個培訓班專門教這些小子學修車,到時候支出京城去,倒也讓爹媽省心了”。

     “從整體效益上來看,修車不一定比賣車賺的少” 李學武笑着說道:“畢竟賣車是一時的,修車才是一世的,我可不敢說咱們的車永遠不會壞!” “呵呵呵~” 問題解決了,邝玉生和夏中全兩人也開心了,笑呵呵地說道:“聽說聯合企業也要依托汽車廠搞配件生産,這既能安置工人,還能造零件賣,屬實是件好事”。

     這話也就這個時候能說,以前可不成,都知道聯合企業是李學武的親兒子。

     親兒子讓人家抱走養去了,當爹的能不發火? 現在沒關系了,他們的消息靈的很,都知道養母把親兒子的管理權又交給親爹了。

     他們同所有工人一樣,都是希望聯合企業搞起來的,誰沒有個兒女了,都想着孩子們能接班。

     但是,前期景玉農搞的有些太高端了,手裡沒資源想着強拉硬套,搞什麼先生産,再招工的把戲。

     工人們不願意等,他們的目光隻有眼巴前這麼短,不用他們就不行。

     現在不一樣了,景玉農在李懷德面前服了軟,在李學武這裡認了短,李懷德需要她的幫助,李學武需要她的配合。

     這就是正治,互相妥協,總不能是一個人占了所有的便宜。

     就像王敬章和張國祁,都想着多吃多占,現在的結果就是,狗咬狗,一嘴毛。

     景玉農給李學武提供了人事和預算的支持,李學武就給了聯合企業生産資源。

     同時,李學武還是貿易項目的管理者,李懷德真是猶豫再三,是否要削弱李學武的影響力,這一次貿易項目歸回張國祁真是個好機會。

     但是,到最後李懷德都沒撒口,即便是李學武用煉鋼廠項目和造船、造車項目來推托都沒把貿易項目推掉。

     這也是中午吃飯時,張國祁臉色不對的原因。

     他跟李學武分開後就去樓上找李懷德了,探聽廠辦主任這個消息外,他還問了貿易項目的事。

     張國祁當然看得見貿易項目的利潤,以前把這個工作交給李學武是因為他要去負責東風的業務,現在任務完成了,是不是得拿回來了? 可李懷德并沒有給出準确的答複,而是讓他繼續深耕大學習活動,要繼續推動大讨論的進行。

     張國祁不傻,他急匆匆的找李懷德就是想重新回到軋鋼廠的幹部管理序列,他不想再當孤魂野鬼、背鍋替罪羊了。

     還搞活動? 楊鳳山下去了,王敬章下去了,現在廠裡還剩下誰了? 李懷德的面前就剩下程開元和楊元松了,程開元是外來戶,不足道也,那李主任的下一個目标不就很明确了嘛。

     很明顯的,現在管委會已經在插手廠辦和谠委的工作了,李懷德本身就是廠辦的領導,全面掌握廠辦隻是時間問題,那谠委呢? 很簡單,幹掉楊元松,不就沒谠委的事了嘛。

     李懷德以要吃中午飯為由,快速的結束了與他的談話,逼着他繼續往前跑,撞倒他給張國祁定好的下一個目标。

     張國祁腿都要打哆嗦了,楊鳳山根本不是他弄下來的,是王敬章那孫子。

     而王敬章在拉下楊鳳山以後的遭遇如何? 可以這麼說,王敬章是他弄下來的,也不是,那是人心所向和大勢所趨,他隻是幹活的那個人。

     而他也就幹了一點點活,你看現在廠裡人對他的态度,提防他、鄙視他、疏遠他,就差弄個籠子把他鎖起來了。

     争取的工作沒着落,想要拿回的業務泡了湯,他能對李學武有好心情? 李學武也不願意現在接受貿易項目,更不願意跟現在的張國祁對上。

     這會兒正是張國祁膨脹的時候,春風得意,怎麼能容忍别人搶了他的風頭。

     李學武扶張國祁上來就是給李懷德下絆子的,在制衡王敬章的同時,他也隻是管委會成立的踏腳石。

     總不能讓李懷德在軋鋼廠太順利了,也不能讓他的影響擴張的太快了,得有個人幫他敗人品。

     李懷德不想手底下的人隻有李學武和董文學一家獨大,努力扶持張國祁上位,就是為了平衡李學武的。

     再加上扶持已經調任後勤處的馮行可、銷售處的苟自榮、調度處的畢毓鼎……等人,他上位了也要學着楊書記搞平衡。

     搞平衡并不是上位者的專利,李學武也在搞平衡。

     谷維潔是天然的盟友,董文學的關系,也是廠裡實際上的三号人物,這個不用選。

     而在李懷德這邊,程開元并不可信,李學武覺得他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得完蛋。

     聶成林已經邊緣化了,他倒是想着幫楊鳳山東山再起了,可楊鳳山的事太多了,他沒有這個能力。

     還能想到的就是薛直夫和景玉農,薛直夫是專職紀監書記,行使職責并不受李懷德控制和影響,當然了,也不受李學武的影響。

     可隻要利用好,那李懷德就得站在他的對立面,至少是在被監督的局面。

     而唯一剩下的景玉農,在向自己發出緩和信号後,他就已經做好支持她的準備了。

     頭頂的人越多,權利就會越稀薄,影響力不集中,事情就有轉圜的餘地。

     現在軋鋼廠整體上來說,楊元松代表了谠委,可影響力被削弱的厲害,勉強維持着對薛直夫和谷維潔的影響。

     李懷德這邊有谷維潔、董文學以及緩和關系後的景玉農。

     剩下的則是程開元、聶成林,以及熊本成各自不成體系。

     關系錯綜複雜,但總體上來說,李懷德已經占住優勢了,可又沒占多少,李學武要的就是這種局面。

     如果軋鋼廠真成了李懷德一個人說了算的局面,那他就不用玩了,到時候他就是李懷德的對手了。

     所以李學武得舍得聯合企業,讓景玉農起來,舍得名義,讓張國祁起來。

     沒有壞人,怎麼凸顯好人,沒有對比,怎麼讓軋鋼廠的人想念保衛處之虎?—— “薛書記” “哎,李副書記啊,請進” 看見李學武進門,薛直夫從辦公桌後面站起身,請了李學武到沙發這邊就坐。

     别人叫李學武李副團長,叫李副書記都是别有動機的,唯獨在紀監這邊,稱呼李學武為李副書記才是正确的。

     “薛書記,氣色不大好啊” 李學武坐下後,打量了薛直夫一眼,關心地說道:“是身體原因嘛?” “老毛病了~” 薛直夫擺了擺手,指着自己的肺子說道:“以前的暗傷,天氣一幹就會鬧”。

     李學武點了點頭,道:“多養些花草,保持屋裡的濕潤”。

     看了看窗外的陽光,雖然已是九月,但烈日不減炎熱,對肺病患者确實不友好。

     “馬上入秋了,您這更難熬”。

     “嗯” 薛直夫平日裡就是不苟言笑的樣子,倒不是他多難相處,這樣的幹部反而純粹些。

     “你呢?走了一個多月吧?” 看了看李學武,沒黑也沒瘦,這哪裡像是去培訓的樣子,倒像是去度假。

     “還得是年輕人啊,比我們有活力,也有精神”。

     “我隻是加強正治學習,身體素質是過關的,不用接受軍事訓練” 李學武笑着解釋了一句,随後又說道:“您也得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啊”。

     “老了,活動不開了” 薛直夫看着李學武點了點頭,很是欣賞的模樣,随後問道:“找我,是有什麼事要說嘛?” “是,有些工作想跟您彙報一下” 李學武恢複了嚴肅的表情,道:“在接受培訓期間,我是把工作交給了蕭副處長來主持的,本以為不會出什麼事,沒想到……” 他的話沒說完,薛直夫便已經皺起了眉頭,他已經明白李學武要說的是什麼了。

     李學武在他這裡也很直接:“保衛處當時當救火隊員,左右無以為繼,隻能可着更廣大群衆的利益為先”。

     “但是現在形勢穩定下來了,這筆賬該算一算了” 李學武手裡并沒有拿着文件,多少雙眼睛盯着他呢,要真是帶着東西來,下午怕不是就有人要跑路。

     “保衛處針對當時的混亂做了初步的偵查,有專門的檔案進行登記,以方便開展調查工作” “是嘛~!” 薛直夫也是坐直了身子,看着李學武問道:“是針對大學習的幾個組織和鬧出問題的個人偵查的?” “都有” 李學武正色道:“包括主要組織,紅旗和東風,截止到目前,正常開展活動宣傳和讨論學習我們不管,但借風撒邪,中飽私囊,進行違規犯罪是不允許的”。

     “嗯,你說的對” 薛直夫皺眉道:“這股風過去了,但該處理的人還是要查的”。

     說着話,看着李學武問道:“這件事你跟主要領導請示過了?” “我誰都沒請示,您就是我的主要領導” 李學武坐在沙發上,平靜地看着薛直夫說道:“在偵查檔案裡涉及到了一些軋鋼廠的幹部,所以我才來跟您彙報的”。

     薛直夫當然知道這裡面的情況,紀監處又不是吃幹飯的,該有的調查和監察一定會有。

     可是,李學武這麼做是什麼意思? 紀監當然已經開始對一些幹部開展調查工作了,還是受他指使的。

     李學武這一個月沒在家,相關的工作還沒有同他進行通報,這邊就收到了他的主動申請。

     薛直夫知道,李學武在廠裡是有很大影響力的,他猶豫的原因就是怕李學武借着紀監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

     他是要幹工作,但不能給别人當槍使。

     雖然當初建議李學武來紀監是他主動提出的,但并不代表他看不見李學武身後的那些複雜關系。

     李學武在薛直夫考慮期間保持了一定的沉默,但也強調了自己的意見和原則: 紀監工作必須保持絕對的獨立性和嚴謹性,是不受任何關系和勢力影響的一種監察工作,針對違反規定的幹部要嚴肅處理,杜絕後患。

     而放眼全廠形勢,保衛處聯合紀監委形成一次嚴密、嚴肅、嚴厲的打擊行動,清除軋鋼廠幹部内的害群之馬,整肅機關紀律,恢複正常生産秩序,是很有必要的。

     李學武堅決表态,這一次保衛處是要動真格的,下狠手,出重拳,要将這一個多月以來出現的違規違律人員一舉清除掉。

     形勢變化不由人,但嚴守底線不由天,李學武的态度讓薛直夫也很意外,不過他倒是相信李學武這一次要動手。

     畢竟這種大動作如果雷聲大雨點小,到最後損失的還是他自己的信譽和廠裡對他的支持。

     但有個關鍵點,保衛處現在提出要聯合紀監一起查,還是秘密的查。

     一個針對廠工人,一個針對廠幹部,雙管出擊。

     針對廠工人的要查多少人?查到哪個标準?處理的意見又是什麼? 針對廠幹部的要查到哪一步?受活動影響,要依托什麼規則來衡量違規情況。

     這些李學武在來之前就已經想過了,面對薛直夫的問題,他很直接地說道:“錢進自己兜裡了,就是違規,緻人傷殘了,就是犯罪!”(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