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文化衫

首頁
    跟婆婆鬥氣鬥嘴,卻是不能跟公公開牙罵街。

     兩個人都是互相尊重着,這事情倒是好商量了,倒是好做決定了。

     要不怎麼說傳統的并不一定是糟粕,有時候是有一些大道理在這裡面的。

     李家現在除了李學才沒上班掙工資,就隻有劉茵和老太太是不賺錢的了。

     可劉茵要做家務,老太太要照顧兒孫,都有各自年齡到了應該做的職責。

     錢匣子裡本應該還有李雪一份工資的,可趙雅芳自己結婚後都被婆婆允了自己管工資,現在怎麼會跟小姑子要生活費呢。

     也沒等婆婆開口說話,趙雅芳早在李雪上班後就跟婆婆說了,小姑子未來還要找婆家,公婆應給的嫁妝不算,哥哥嫂子給的陪嫁另說,她自己的工資自己收着,算是體己錢。

     普通人家這體己錢不是這麼算的,姑娘上班了也要給家裡交生活費了,跟小子是一樣的,吃一頓飯,給一頓的錢。

     交了生活費以後,姑娘自己定,是不是要給父母一些養老錢,或者叫孝敬錢,剩下的才叫體己錢。

     似是李家這般要姑娘吃家裡的,用家裡的,生活費不用交,工資自己全收着的,那真是不多見的。

     許是婆婆厲害的,抓着錢匣子和賬本不松手的那個才能這麼幹。

     可這麼幹的結果就是兒媳婦兒離心離德,兒子也有怨言,一家子别想有個和睦了。

     其實趙雅芳想的多一些,本就是跟小姑子相處的好,年齡差着呢,當親妹妹處也是真的。

     公公婆婆家對自己家真是不薄,送米送面的,親家相處的真是好,她要是虧了心,還得挨她爹的大巴掌。

     再一個就是公公現在賺工資養家是很輕松的,雖然現在還養着一個小叔子,可這小叔子也不是沒出息的樣,未來也是好工作好生活的,并不會給她添累贅。

     現在處的好了,未來都是幫助和指性。

     以前她覺得自己和學文工作好,賺的多,離了大家過小日子絕對舒服。

     可經曆了跟老二學武鬧了那一場,二小叔子又是給票買自行車,又是想辦法給他們找房子的。

     李學文出了事,還不是得請二小叔子出頭去接人。

     她哪裡會不問當天發生了啥,就李學文講了,二小叔子手裡拎着槍,把他從一堆人裡救出來,在門口躺着一個,到了大門口又是追着揍了一個。

     趙雅芳聽着揪心,可也卻是安心的,打聽着學校裡那些同事們的遭遇,還不是感念家裡有這麼一個頂梁柱,敢為哥兄弟冒險的人。

     将心比心,她爹給的那一巴掌不白挨,徹底打醒了她。

     自己弟弟就在二小叔子手底下上班,半年一進步,眼瞅着活潑勁兒又回來了,她自己心裡也有本賬呢。

     小姑子吃飯又能在家裡吃幾頓飯,穿衣都是二小叔子給置辦呢,能用家裡幾尺布,就是生活也沒想着多費家裡的錢财呢。

     公公現在還能賺錢呢,婆婆還能照顧家庭呢,老太太還能看顧孩子呢,她能做出那等蠢事來? 主動提出要照顧小姑子,不入李雪的工作進賬,不僅全了婆婆愛護閨女的心,也讓家裡人都看出她的大度來。

     就算是收了李雪那十幾、二十塊的生活費,她的匣子裡又能多多少來,都不抵二小叔子拿家裡來的東西值錢。

     後院送來的雞蛋不是錢啊,這又不是公賬的雞,這是二小叔子沒結婚前就分了家自己養的,下了蛋也是給李姝吃的。

     現在是李姝抱回家養了,二小叔子又是個有能耐的,雞蛋不愁了,她又是有了身孕,婆婆這才給她煮了吃。

     可吃着這雞蛋她也得想想,李姝是真的不吃了?還不是二小叔子跟妯娌顧甯提了,這雞蛋給她補身子,李姝的雞蛋另外掏噔了。

     這家裡但凡都掙錢,都有個上進心,有一個人主動奉獻着,有兩個人都為家裡着想,老人不偏不倚,這家就沒個打鬧的,一準兒的家和萬事興。

     不用争,也不用比,誰家過的都不差,公公婆婆關心分家出去的孩子是正常的,招呼還小的孩子也是應當的,她現在都不虧,以後這些小叔子和妯娌還能讓她虧了? 就是這次上山說是老三媳婦兒和婆婆去看公公和老三,和也想着給她娘家帶一份禮的。

     互相體量着,婆婆有的時候是厲害了一些,可也都是想着他們好,趙雅芳在家待的日子長了,想的也就多了。

     跟炕上坐着,看着老太太笑,便也笑着逗了調皮的李姝。

     李姝今天高興呢,回來這一路就高興,吃飯也高興,晚上這會兒玩的也高興。

     小小的人兒都懂得思念的味道了,知道是肚子裡想念親人了。

     —— 倒座房這邊吃完李學武等人就給小子們倒了地方,大飯桌人家都等着用來學習呢。

     也許是這邊的氛圍好,也許是好為人師,何雨水也習慣了晚上在東屋看書。

     有的時候小子們有不懂的地方了,也都是跟雨水問了,請教了,她倒是過了一把當老師的瘾。

     其實說教的多,學問好的還得是趙雅芳,因為在家閑着,有的時候晚上吃了飯她也來這邊坐一會,主要還是跟于麗和迪麗雅她們說說話。

     實在是無聊了,這院裡就這麼些個人,前院兒自從發生“棒梗爆炸案”以後,因着三大爺裝瘋賣傻就沒人來這邊坐了,都去了中院。

     李家也樂的清靜,趙雅芳多是來這邊坐着閑聊,順便給小子們解釋學問。

     當老師的都有些習慣和瘾頭兒,有好學的主動問,她便也有了教書的興趣。

     小子們有雨水日常給教着,還有趙雅芳時常給上課,這學問長進的倒是快。

     李學武他們在西屋擺了炕桌,于麗給準備了茶水,各自端了杯子在這邊開小會。

     老彪子不在,二爺說打下午就沒見着這小子人影,車也沒動,就沒上山去。

     依着李學武想來,大胸弟都說了會盡快辦,那今晚不是偵查就是行動了。

     既然都交給他去辦了,李學武也就沒擔心,隻在家等着消息。

     屋裡除了老彪子剩下的都在了,李學武難得有時間,都準備好好聽着下一階段得怎麼幹活呢。

     回收站這邊,姥爺還是負責家具和賬目這一塊兒,二爺負責櫃台和古董,國棟負責所有破爛業務了,包括往廢品公司送貨的業務。

     二孩也鍛煉着跟老彪子學習公對公的交易業務呢,主要是一大批穩定的客戶逐漸在發展,供應這些家庭就夠回收站所有開銷的,不能松了手。

     再一個是公對公的業務裡能餘出一部分來供給這些客戶,現在的VIP業務商品可比以前豐富多了。

     随着風吹的越來越厲害,這市面也越來越緊張,就老彪子打聽的鴿子市那邊也不大方便了,時不時的有人去掃聽内幕的,不是啥好事兒。

     所以VIP客戶穩定發展着,二孩兒每天都忙活這些事兒,同時也給老彪子打短兒,接觸了那邊的業務。

     門市部這邊還是原來的布置,小燕跟二爺站櫃台,負責鹵貨和廢舊商品回收與二手貨兌換售賣。

     于麗帶着迪麗雅和王亞梅兩人在管着舊貨商店這邊的業務,同時也支援着小燕和二爺。

     安排三個人還是想着人手多一些,有個休息的時間,也是因為回收站這邊事情多,人少了後勤都保障不了。

     三頓飯總得有人回去做飯,總得有人收拾屋子和整理院子。

     現在屋裡坐着的就這些人了,王亞梅不在,于麗說是今天請假休息,傻柱還笑鬧是不是兩人出去處對象去了,惹了迪麗雅一個瞪眼。

     在家的是這些人,不在家的有好幾個方向,三舅聞三兒帶着老婆孩子在鋼城,手邊還有十三太保裡的前三位。

     小混蛋周常利帶着兩批攏共小一百人跟那邊做事,山上下來的張萬河則是帶着大強子及四十多口子人在鋼城一起忙活着。

     西琳和葛林,并着丁萬秋在吉城,經營着聯通山上和鋼城的小小收購站,不起眼,但是很重要。

     最後就是一監所了,那裡是回收站的生産基地,造紙、印刷、雕刻、裁縫、皮革、電子,以及新開發的西城三監所等地提供木匠和印刷的業務。

     學文大哥在那邊管着電子教學培訓,吳老師已經答應在那邊管着這些業務,以及監管财務工作。

     接下來大嫂趙雅芳也會兼顧這邊的财務,以及一監所的财務業務将所有的業務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李學武抽了一口煙,坐在炕桌旁聽着沈國棟拿着筆記本彙報着回收站的業務和工作,好像在單位開辦公會一般。

     其實也是一回事,聽着沈國棟說這個月收了多少破爛,賣了多少破爛,分析現在的市場行情怎麼樣,環境影響因素又是什麼,怎麼判斷形勢,怎麼規避風險,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這些都是李學武要求他做的,算是給未來發展打下一個基礎了。

     沈國棟沒啥大學問,寫字和算數不成問題,管着收廢品的業務綽綽有餘。

     可他也就這麼點追求了,想的也是小富即安,有飯吃,能飽肚子就得。

     倒是李學武收拾了他兩回,告訴他不想幹就撤股,給他的房子也收拾好了,到時候給他找個工作,跟小燕過安穩日子去。

     還别說,李學武這麼一收拾他,他還真就想這麼幹了,不過回去跟小燕一提,小燕兒卻是不幹的。

     上班哪有現在賺錢啊,也沒現在這麼充實和舒服啊,給單位幹活,上面有領導盯着,下面有同事擠兌着,誰知道能活咋樣啊。

     跟着武哥幹事業,别的不說,這錢财上面可沒虧了他們,在門市部更是跟自己家裡一樣,心情好,掙的多收入多,她可不願意去外面受氣去。

     小燕見他沒個理想的樣子,還說了,不指望等他們結婚的時候能有武哥的排場,但家裡總得有個帶響的。

     這可把沈國棟給為難住了,帶響的,他倒是想給小燕準備一箱炮仗了,可他怕小燕不讓他回家。

     啥是帶響的,汽車呗,左右不能是破自行車,卡拉卡拉響的那種。

     這個時候誰家敢想結婚的時候家裡能買小汽車,幹部家也不敢想啊,他就知道小燕在為難他。

     可小燕說了,你不敢想,可武哥都做了,回收站以前有小汽車? 現在還不是一台嘎斯69小貨車,一台大卡車,就是武哥家裡還有一台威利斯呢。

     沈國棟想說自己不能跟武哥比了,可跟武哥打聽了,那威利斯軋鋼廠也在賣,一台成本價才不到一千塊錢,他攢幾年也是能買的。

     小燕兒歲數還小呢,到結婚還得三四年,這帶響的還真就不是難題。

     分紅? 沒有的,武哥說了,短時間别想着分紅了,未來還得投資呢,暫時都不缺錢,隻領工資夠過活就行了。

     所以他現在隻能指着工資過活,好在是大宅子有呢,衣食住行都在這邊考慮着,他上班幹活就行了。

     日子有了理想,也就有了奔頭,他再也不敢跟武哥提找個班上等退休的事了。

     有了上進心,在業務管理上也就上心了,把破爛業務全都接手了,可給老彪子輕松了好多。

     尤其是現在小子們也都在學車,這院裡的司機倒是多了,用車也方便了許多。

     沈國棟彙報完,姥爺開始彙報,他也是用的筆記本,說了家具的回收和銷售情況,最近的重點工作還是在西城三監所的家具生産上面。

     木托架,玻璃花,這種茶幾賣的最好,也是新婚家庭最受歡迎的商品。

     市場上還沒出現仿制品,倒是讓回收站賺了個大頭兒。

     李學武聽着姥爺說舊家具清理了一大批,便插話問道:“三舅收上來的那些都處理了?” “差不多了” 姥爺帶着老花鏡,翻看了一下賬本,擡起頭跟李學武說道:“不少都叫彪子送走了,剩下的也都是樣式簡單的,改了改都賣了”。

     老彪子送走的那些李學武知道,是給了俱樂部,俱樂部那邊也劃了錢過來,并不差賬。

     外面自然不好用那些華麗家具的,但俱樂部不虞有這個危險,大門裡面的世界終究是集體單位,隻要人沒有事,那就真沒事。

     俱樂部裡正式工都是可靠的,臨時工沒話語權,會員的身份都由着線串着,誰敢說那邊會出事。

     “年初弄的那批貨,都處理幹淨了嗎?” 李學武看向了葉二爺,他問的是打擊年初那次偷盜活動繳獲的商品,零零散散的得有兩三萬塊錢。

     葉二爺也沒用翻看賬本便點頭道:“剩下一些零碎的,彪子說做在了收購賬裡,上個月已經跟街道那邊結清賬目了,也找了街道所做了證明”。

     說着話,葉二爺又打開了筆記本介紹道:“有些東西雜七雜八的,用的時候需要,不用的時候賣不掉,要是抻着許得好幾年才能結清”。

     “不礙的” 李學武點了點頭,道:“結清了好,省的惦記了,再跟街道或者司院倉庫那邊收東西也是現款現結,别叫人家為難”。

     二爺看了姥爺一眼,見他點頭表示沒什麼介紹的了,便就着自己的筆記本開始彙報門市部這邊的業務。

     主要還是收音機,這玩意兒二手貨很稀缺,也很暢銷,結婚的,分家的,都想弄個這玩意當擺設。

     二手的并不代表不能用了,由着一監所的李學文擺弄了,也倒能用長久。

     因為二手零件用的少了,那邊有津門電子廠支持,能購買新原件了,自然省的去扒舊的。

     像是聞三兒那般,用舊的對付,想着再掙一筆維修錢的業務也不做了,沒人手,也沒那個精力。

     二爺除了說櫃台上的事還說了說廢品裡面舊書紙和纖維材料送去一監所造紙的情況,也說了說現在書籍的售賣情況。

     很意外的是,小人書竟然和紅皮書一樣賣的好,紅皮書多是年輕人和上班的人在買,小人書還是孩子們買的多。

     主要還是一監所和華清畫院出的這一批小人書質量上乘,内容編輯的精幹,故事有趣味性,更有教育意義。

     供銷社那邊很硬氣,沒人查他們的貨,治安大隊那個點兒更沒人查了。

     因為這邊的門市部挂着供銷社的牌子,倒也安全的很。

     在這個時期,文化用品,尤其是文字書籍賣的好,當是很難得的。

     主要原因李學武想了想,跟小人書裡的主體思想有關,因為所有的故事,以及宣傳的人物均是先标榜其核心思想是向着上面的。

     其次小人書裡的核心價值觀都是積極向上的,又專又紅的那種,很符合當前的宣傳需要。

     再有就是這幾個點兒銷售小人書的同時也在銷售紅皮書。

     不僅僅是這些,還包括紅皮筆記本,印着标語的鋼筆、橡皮、鉛筆等文具。

     像是治安大隊那邊的店裡,還包括了“文化衫”,單一色彩的背心或者T恤上印着錄語和宣傳标語。

     最後就是馬主任的照應了,供銷社背書,這個時候還真就沒人來找事。

     老彪子每個月都去馬主任家裡吃飯也是有效果的,最起碼李學武能看得出,回收站這邊安穩的很。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