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8章 天之驕子

首頁
    孩子從後院出來,便也出了門,站在門口問道:“要不把孩子留家吧,多麻煩人啊”。

     “沒事兒,我看着” 李學武回了母親一句,他也知道母親擔心的是顧甯累着,怕影響了肚子裡那個。

     顧甯理了一下耳邊的頭發,笑着跟婆婆點了點頭,表示沒問題的。

     她自然知道婆婆話裡的意思,早上吃飯的時候婆婆就念叨一陣了,不叫她多抱李姝,也不要追孩子攆孩子,因為李姝一天天的大了,身子可沉了。

     月份大一點兒還好,就是這小月份才危險呢。

     李學武拿了閨女的小手跟家裡方向擺了擺,笑着逗道:“走了,溜溜兒去了,跟奶奶說再見~” “呀~嗬嗬~” 李姝見叭叭的腳步沒停,不是往奶奶家裡去的,瞬間便開心了起來,在叭叭的懷裡直蹦跶。

     劉茵見着李姝這開心的模樣也是笑了,跟着送出門,嘴裡逗着李姝道:“你是不是不要奶奶了?是不是出去玩就開心了?” 李姝看了看叭叭,眨了眨眼睛,故作沒聽見奶奶的話,裝糊塗呢。

     這小人兒說小吧,可有的時候聰明着呢,可知道好賴了。

     因為指揮車在,李學武便帶着她們母女坐了指揮車,比威利斯要舒服些。

     車啟動的時候李姝知道要出發了,還從窗子裡跟奶奶擺手說拜拜呢。

     可算是出發了,李姝的出去玩之路太難了,可以說經曆了頗多磨難,多虧了叭叭的堅持啊。

     麻麻說不帶自己,奶奶也說不帶自己,要不是叭叭,差點就去不成了! 隻要是不在家,隻要是出去玩,那李姝就是開心的。

     站在車座上,李姝扒着車門子從車窗往外看,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她就喜歡看熱鬧。

     尤其是帶顔色的,花花綠綠的可吸引人。

     其實孩子的視野裡,這些景象都是紛繁複雜的,有的時候左右都是相反的,可她們就是喜歡這種新鮮事物。

     李姝又是個膽子大的,瞅見啥都不怕,一邊看着熱鬧,一邊用小手指着窗外一邊嘟嘟囔囔地給麻麻說着什麼。

     顧甯就坐在李姝旁邊,用手扶着她站着,視線也放在了大街上。

     因為家離單位近了,顧甯也是很久沒上街了,每天從家出來就到單位,從單位出來就到家,她能看見的也就是這兩點距離之間的變化了。

     昨晚開車來這邊的時候天色都暗了,她又不敢亂看,今天這才有機會看看四九城的七月。

     “喲!” 李姝很驚訝地指了指路邊公園,回頭對着麻麻叫了一聲。

     顧甯順着李姝的小手看過去,卻是公園門口有個大鯉魚的雕塑。

     “呵呵~咱閨女對魚是情有獨鐘啊~” 李學武開車的時候也看見了,這會兒閨女驚訝,他便笑出了聲。

     顧甯微笑着用手絹給李姝擦了擦口水,又從随身的包裡拿了一個裝着溫水的奶瓶遞給了李姝。

     “喝水” “水!” 李姝見着麻麻要她喝水,便也跟着喊了一句,随後一屁股墩兒坐在了座位上,捧着奶瓶子便開喝。

     這孩子就是好養活,除了精力旺盛以外,沒啥别的缺點了。

     出門的時候劉茵給準備了兩個奶瓶子,一個裡面是溫開水,一個裡面是溫牛奶。

     現在李姝還不方便用開口瓶喝水,所以就用了奶瓶。

     而牛奶是給她準備中午喝的,四合院這邊和海運倉那邊都有給李姝準備奶瓶子,去街道領牛奶也方便。

     可出門的時候就得注意了,人家又沒有孩子,也沒有奶粉,怎麼照顧她啊。

     所以說劉茵不想讓李姝出門呢,太麻煩人了。

     現在讓她光吃輔食是不行的,早上一個雞蛋,一瓶子牛奶這是必須的,要不李姝能長這麼快嘛。

     這個時候的孩子生下來多數是營養不良的,城市裡有條件的可能會好一些,但農村的尤為厲害。

     很多孩子發育的慢,三歲都不會走,四歲都不會說話的很正常。

     但你看後世,一生日的孩子就跟現在的李姝差不多了,站着能行,慢走能行,但她想飛,跑都嫌慢的樣子。

     孩子的發育全看營養跟不跟得上,像是李姝這般,早上一個雞蛋,晚上一個雞蛋,牛奶随便喝,那還有個不長的快?! 劉茵抱她出去,街坊鄰居們見着都稀奇的,這洋娃娃長得也忒快了些。

     再一打聽李家是怎麼養孩子的,這心裡都服着氣呢。

     人家心裡都想着呢,這李姝越長越開,樣貌都能看出來了,不是李家的人,也一定不是李學武的種了。

     确定是撿來的孩子,那養着總是要有區别的,将心比心嘛。

     可這麼一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啊,這孩子養的成本也太高了些。

     再一想,這李家人心善是一方面,人家家裡富足也是一方面,誰家能有這個能力這麼養孩子啊。

     不過這也是李家的傳統了,當年李順也是這麼養孩子的,甯願家裡過的不好,也要給孩子吃飽,吃好。

     就看李家這幾個哥兄弟和李雪的個頭兒吧,就知道人家這錢不白花的。

     李姝長得好,吃喝也好,照顧起來也方便些。

     咕嘟咕嘟幹了幾口水,李姝覺得飽了,将奶瓶子往麻麻手裡一送,又爬起來繼續往外面看了。

     正因為車上有閨女,所以李學武開的很穩,也很慢,到董文學家裡的時候已經九點半了。

     “哎呀~誰來了~” 韓殊聽見車動靜便出了屋,待見着是李學武的車,便笑着緊走了兩步,在大門口正好迎上了下車的顧甯。

     “快讓大娘抱抱吧,是不是又長胖了” 知道顧甯有了身子,韓殊沒叫她伸手,從車裡将李姝抱了出來,在懷裡逗着。

     李姝雖然見過韓殊,但早就不記得了。

     不過沒關系,李姝不怕生人,誰抱,誰哄着都行,主打的就是一個随爹。

     李學武将車停好,看了一眼屋裡笑着跟師母打了招呼,随後問道:“是謝大姐他們來了嘛?” “早來了,等你們好一會兒了” 韓殊嘴裡回着,眼睛卻是看着李姝,這孩子可人稀罕呢。

     等進了屋,因為任曉宇和謝大姐都在,孩子們也在,又是一番寒暄和熱鬧。

     還沒等衆人坐下呢,門口又來了一台車,不用猜了,董文學和李學武都知道是誰來了。

     董文學出門去接,李學武也跟着出了門。

     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待客禮節,副廠長确實值得尊重,不過更值得尊重的是互相尊重。

     今天來的幾人确實都是拖家帶口的,可實際上還是一種圈子内的聚會。

     谷維潔能來,也是奔着這種圈子來的,要是奔着聚會,她倒不如在家躺一會了。

     見着董文學和李學武出來,下車的谷維潔笑了笑,對着給她開門司機交代了幾句,這才走過來同董文學和李學武握手打招呼。

     “谷副書記” “文學同志瘦了啊,是辛苦的嗎?” 谷維潔跟韓殊以前的關系一般,也就是一個學校裡的同事,可能因為都是女人,相處起來容易些。

     兩人關系更進一步還是因為谷維潔調來軋鋼廠,恰逢董文學任職保衛處處長一職。

     關系都是發展和維護的,當初谷維潔有意拉近關系,董文學和韓殊也是有意同她相交,所以兩方關系才發展起來。

     今天這種聚會就是一種關系的維護了,互相交流和溝通,便于工作上的協作和互助。

     正因為跟韓殊的關系,所以跟董文學相處起來谷維潔也是顯得更親近些。

     董文學笑着同谷維潔握了手,微笑着說道:“辛苦不敢說,操心是真的,畢竟第一次主持一個廠的工作,實屬是學習和鍛煉的過程”。

     “這是幹部成長的必然階段” 谷維潔同董文學握手過後,又看了看李學武,笑着道:“就像李副處長,要是沒有負責保衛處的經曆,恐怕也不會成長的這麼快了”。

     “我這屬于組織關心,領導關注,恰逢機遇,純屬僥幸” 李學武倒是很客氣,微笑着謙虛地把谷維潔的話給圓了回去。

     兩人陪着谷維潔進了院,在門口又跟迎出來的韓殊熱鬧了兩句,衆人這才進了屋。

     孩子們在客廳裡跑鬧着,董夢元今天開心的要死,爸爸回來了,家裡還來了這麼多小朋友,比他大的是任叔叔家的,比他小的是師哥家的,正坐在沙發上瞪着大眼睛望着他們呢。

     韓殊抓了兒子,交代着讓他帶着哥哥姐姐們去他房間裡玩,不許出來鬧,這才把客廳裡的喧鬧聲降低了下來。

     這會兒谷維潔已經同任曉宇和謝大姐兩口子打了招呼,并且由着董文學邀請坐了下來,李學武正在泡茶。

     董文學見谷維潔看向對面沙發坐着的顧甯,以及顧甯身邊的孩子,便笑着給介紹道:“這是學武的愛人顧甯和女兒李姝”。

     “哦,是第一次見吧?” 谷維潔看到顧甯的時候便知道這是誰了,雖然結婚的時候顧甯化着淡妝,但敬酒的時候谷維潔有仔細打量過李學武的媳婦兒。

     都在婚禮上見過了,當時也介紹了,為啥谷維潔還說第一次見面? 這并不矛盾,主要是照顧顧甯的情況,當時婚禮那麼多人,即便她們那一桌都是廠領導,可顧甯又能記住幾人。

     董文學這個時候又給顧甯介紹道:“這是咱們廠谷副書記”。

     “谷副書記好” “你好” 谷維潔笑了笑,看了顧甯一眼,又打量了李姝,道:“這孩子長得可真快,都能自己坐着了”。

     說着話又對處理完孩子們後走過來的韓殊說道:“上次見着這孩子還沒這麼大呢,一晃兒”。

     “可不是嘛,跟兩歲孩子似的” 韓殊笑着走到顧甯身邊将孩子抱了起來,一邊坐下,一邊抱着李姝坐在了自己腿上。

     李姝手裡這會兒正掐着一小塊蘋果,是剛才韓殊給的,一直在嘴裡啃着。

     因為剛才小孩子們熱鬧着,又看見這麼多陌生人,李姝有些發蒙,正用大眼睛撒麼着,看着,都忘了吃蘋果了。

     她的小牙已經能啃蘋果吃了,不過啃隻能啃一點點,跟果汁差不多。

     韓殊用李姝胸前圍着的手絹給孩子擦了擦小嘴,同時跟謝大姐和谷維潔說着話。

     李學武将沏好的茶端給了谷維潔,也給自己和顧甯端了一杯。

     他們三個是後來的,所以茶幾上并沒有他們的茶杯。

     都到老師家裡了,李學武自然不能裝假,便自己動手了。

     董文學笑呵呵地看着家裡的熱鬧,跟任曉宇閑聊着,也跟谷維潔說着。

     聚會嘛,圖意的就是個熱鬧,男人們聊的都是工作上的趣事,四九城裡的熱鬧。

     女人們則是聊着家常,比如孩子,比如顧甯懷孕了,比如謝大姐建議韓殊再要個閨女等等。

     谷維潔因為家庭的原因,所以跟韓殊她們說的不多,聽的多,同時也在聽董文學和任曉宇說的話。

     任曉宇說了些市裡的事,他現在是市府辦的副主任,算是年輕有為了。

     主要還是他的筆杆子厲害,做人也很明白,這一次算是進了一大步。

     市辦裡不止一個副主任,也分幹什麼活的,他現在是負責政策的,卻是最危險的那個。

     李學武跟任曉宇接觸的不多,雖然互相都知道電話,也都知道單位,但在私下裡或者工作上沒什麼聯系。

     幾次接觸都是在董文學這邊,不過兩人見面也不陌生,話也能說得到一起。

     跟董文學不同,任曉宇是有父母的,隻是得顧海濤照顧頗多,以前也在顧海濤手底下當過兵。

     所以對顧甯,對李學武,任曉宇表現出來的關注跟董文學是一樣的。

     李學武跟任曉宇接觸的這幾次也看出來了,這位是個極為深沉的,有思想,也能做事的人物。

     說話不多,但每個觀點表達出來都很直接,也很關鍵,很得谷維潔注意。

     也是了,能坐在這裡的,腦子要是不夠用的,隻能去卧室哄孩子了。

     包括韓殊和謝大姐都一樣,身在局中,男人們說的東西,她們都能聽的懂。

     唯獨顧甯,她本性就不喜歡這種交流,更不喜歡正治和複雜的意識形态理論,這屋裡也隻有她一個人是專業技術人員。

     所以當男人們說起來的時候,女人們也都加入了進去,而顧甯則是陪着李姝玩了起來。

     李姝剛到陌生的環境,還有些認生,不過叭叭麻麻都在,她倒是放得開,這會兒已經扶着沙發站了,正晃悠着打量屋裡的擺設。

     董家的小别墅也不算很大,隻有兩層,客廳裡的沙發上都坐滿了人,謝大姐和董文學都是坐在扶手椅上。

     謝大姐聽着他們說的多,真正插話的時候少,多是補充任曉宇所說的話,夫妻兩個也是很相投的意味。

     在單位裡,謝大姐是科級幹部,上面的主管領導是景玉農,以前廠辦沒分家的時候,人事處和谠組部合起來辦公,她也會面對谷維潔。

     但這一周谠組跟人事處這邊已經分好了,互相沒了關聯,謝大姐還是留在人事處工作。

     不過她還兼着保衛處稽查科的工作,李學武也算是她的主管領導。

     這屋裡坐着的就沒外人了,都能圈在一起,所以有些話說的雖然還是含蓄的,但互相都聽的明白。

     因為是從四九城裡的事開始說起的,所以就說到了市府那邊的情況。

     從市府又開始說,說到了形勢,又由着任曉宇講了一些當前面臨的狀況。

     董文學這邊則是結合任曉宇所說的進行對比,講述了鋼城那邊的狀況。

     谷維潔站的更高一些,在學校的時候她就是搞谠務的,現在又是軋鋼廠的常務副書記,對意識形态和形勢這方面的理解和掌控自然是沒的說。

     闡述問題的角度高屋建瓴,真正是能從理論角度把很多問題解釋清楚的。

     她在說話的時候,李學武等人都是在認真聽着的,也是一個學習的态度。

     聽得懂的都在點頭,這裡就包括李學武在内。

     也正是因為李學武都在點頭,也讓谷維潔今天難得說的多了一些。

     最後還是由董文學把話題引到了軋鋼廠,也引到了李學武的身上。

     毫無疑問的,在軋鋼廠已經形成了一種非正式的意識同盟。

     李懷德在廠辦,谷維潔在谠委,董文學在鋼城,李學武在京城。

     四個人,四個角度,四個方向,因為李學武和董文學的努力,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組織結構力量。

     沒有共同的綱領,但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也在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上能尋求共同之處。

     相比于楊元松的傳統中庸思想,楊鳳山的工業保守理論,景玉農等人的目光短淺,他們這幾個人的态度更代表了軋鋼廠的先進和未來。

     先進不是說的,而是做的,董文學的目光并不僅僅是着眼于軋鋼廠一隅之地的,有任曉宇專美于前,他在事業上也有了一種緊迫感。

     在工廠内部的發展之路固然很穩,但他和任曉宇都是有追求的人,也是受家庭因素和後天教育所影響,目光看得更長遠,目标定的也更遠大。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