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遠華吊着眼睛看了看楊鳳山,滿眼的懷疑。
一個主管領導,搞不清楚下面的人在想什麼,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尤其是這兩個人還是楊鳳山說給他的,點明了是廠裡的中層幹部中能力比較突出的,且立場還不是靠向他的。
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都搞不明白嗎?
楊鳳山也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大領導的神情他也讀懂了。
正因為知道這個道理,也知道領導的意思,他現在的臉上才是迷茫和苦澀。
他也有些不好定位董文學和李學武的正治傾向,因為這兩個人本身的思想同他不一樣,同李懷德也是不一樣的。
甚至在他看來,這兩個人之間的思想都不一樣。
在軋鋼廠,或者說在任何單位,下面的人在工作和思想上,總是會不由得表現出與上級一緻,至少不會偏移很多。
開不完的正治學習會,寫不完的文件學習本,讀不完的講話精神稿,有别的想法也給你糾正過來了。
但李學武和董文學不同,這兩個人就像是一群小鴨子裡的另類,總喜歡找有草地的方向走,不聽你往哪走的命令。
再說的具體點,董文學更注重傳統意義上的正治關系,典型的學院出身,學院培養,學院思想。
在做事上會有個人的理解和思考,側重從結構和體制上來解析問題,解決問題。
但在處理業務以及思想矛盾上,董文學又能敢于面對選擇,也敢于突破思想的禁锢,為達成目标而努力。
這是一種典型的保守性格,矛盾主義。
相比于董文學,李學武表現的更加突出。
大多數人跟李學武相處的很好,也願意聽李學武的意見,更是在行動上有了李學武的影子。
但要他們說李學武是在思想上影響了他們,這些人可能都沒反應過來呢。
中層幹部們想不到,楊鳳山看得到,也想得到,李學武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這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做事方法太突出了,太功利了,直奔主題,且手段異常的堅決和成熟。
楊鳳山将自己對董文學和李學武的了解以及兩人的思想狀态同肖遠華說了一下,同時也說了自己的猶豫和矛盾。
楊鳳山的猶豫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一股,或者說由李學武為軸,聯動的這一系列的軋鋼廠人員。
這不是三兩個人的事,李學武代表的也不僅僅是他自己了。
董文學的背後是煉鋼廠一系,李學武的背後是保衛處一系。
現在李學武的周圍又增加了生産管理處、技術處、調度處等等部門的影響力。
這還不算李懷德的影響力和谷維潔的影響力呢,楊鳳山知道李學武、董文學、谷維潔三人的天然關系,并不懷疑谷維潔在李學武和董文學相關事務的立場。
這一次推李學武進谠委,推董文學進班子,就是谷維潔一力在堅持。
肖遠華點了頭,明白了楊鳳山話裡的意思,也認真思考了很一會兒。
楊鳳山在肖遠華思考的時候也在重新梳理軋鋼廠的關系,一想到這麼多的關系和勢力,他隻能用蟠根錯節,紛繁複雜來形容了。
肖遠華也是這麼想的,不過他沒有似是楊鳳山這般的愁苦,這在他的人生中并不算是什麼困難。
“你也是當局者迷呼了~”
肖遠華端起茶杯點了點楊鳳山,随後說道:“這樣的人大可以放心大膽的去用,包括這個董文學和李學武,不用怕出問題”。
說完這句喝了一口熱茶,滿臉的自信和輕松,看得楊鳳山也是目光流轉,等着大領導給他指點迷津呢。
“之所以跟你說大膽的用,是因為他們比你想的還要堅韌保守”
肖遠華放下手裡的茶杯,繼續說道:“你怕他們出問題,他們還怕你出問題呢,他們自己本身絕對不會出問題”。
“您都給我說糊塗了”
楊鳳山身子微微前傾,看着肖遠華問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這人應該怎麼用?為什麼他們不會出問題?”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肖遠華靠坐在沙發上,眉眼低垂,頭微微昂了昂,說道:“你在廠長的位置上,做不得了大可以換個單位繼續當廠長,他們不成”。
說着話,肖遠華微微搖頭道:“他們都還很年輕,根基很弱,唯有立足軋鋼廠,做出成績來,到了你這個位置才不會想着後路”。
這話說的楊鳳山一陣心悸,大領導這是在說李學武他們啊,還是在點他啊?
肖遠華沒理會楊鳳山的表情變化,而是繼續說道:“他們是不會讓軋鋼廠歪掉的,更不會做出有損軋鋼廠利益的事,誰動軋鋼廠的根基,就是在動他們的根基”。
說完李學武幾人,肖遠華又示意了楊鳳山這邊說道:“有人想要折騰就都随他,讓他鬧去,鳥不出頭怎麼架槍打?”
“當然了,你是要有作為的”
肖遠華看了看楊鳳山,說道:“用人之道是門學問,大學問,敢于提拔幹部,任用幹部,比你去限制某個人要輕松的多”。
“尤其是你說的這些具有影響力的幹部”
肖遠華最後點了點楊鳳山,說教完他自己也覺得沒意思,這種争鬥無休止,永遠存在于組織内部。
今天楊鳳山經過他的幫助赢了,他又能幫他多久?
自己掌控不住局面,早晚得面對現實。
“現在的形勢很嚴峻,我的情況就不多說了”
肖遠華歎着氣,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我過些天可能要去南方,這些事情還是靠你們自己去想,去做,去思考了”。
“怎至如此……”
楊鳳山适時地表現出了驚訝的表情,卻是引得肖遠華無奈的輕笑,同時擺了擺手,沒叫他繼續說下去。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
其實跟李學武彙報前,老彪子就已經給回收站的小子們開了會。
主要還是沈國棟,院裡的車有兩台,本來老彪子一個人開也能忙的過來。
但是現在的業務越來越多,老彪子也有些分身乏力了。
尤其是兩個司院,兩個監所的業務,還有山上、供銷社、軋鋼廠等相關的業務,忙不過來就得搖人了。
學車,就是老彪子給沈國棟等人安排的第一個任務。
以後回收站的大卡車就由沈國棟來管,主要是運輸的問題,包括家具、蔬菜、書籍紙張等等貨物,老彪子要提升至管理層,他隻開嘎斯69或者幹脆就騎着車子聯系業務就行。
沈國棟不僅僅是要管運輸,還要管賬目的統計和登記,協助姥爺和二爺做好每天的賬目核對,往俱樂部去報賬。
學車的不僅僅是沈國棟,二孩和夠年齡的小子們都去學,李學武讓老彪子自己聯系的軋鋼廠司機班。
都是關聯單位,無論是訓練場也好,還是軋鋼廠裡,都能學着車。
老彪子怕人多了顯眼,分批、分時間、分地點讓他們去學,而且是必須學,好好學,學不會他就動手打人了。
不過周日是沒安排人去學車的,畢竟這個時間是大多數城裡人休息的日子,也是回收站業務最多的時候,他舍得,沈國棟也舍不得。
可能是因為學了車的緣故,這些小子們走的時候都有些眼饞地看了大卡車一眼,惹得老彪子笑罵了幾句攆走了他們。
裝車有着大家夥的幫忙也是很快,老彪子開車離開的時候還跟李學武招呼着晚上一起吃飯呢。
李學武卻隻是笑了笑,沒真就答應他,現在他的時間也不由着他自己做主了。
周日的晚餐會随着形勢的緊迫越來越被重視,似是李學武這些組織者更是被大家關注着,也是晚餐會的焦點。
大家都很忙,可能就這麼一晚上的時間坐在一起說一說,談一談。
可能有的人不會多說,可能有的人隻說自己的,也可能同别人交換意見時說上一兩句突出的話,謹慎又開放。
就像是個心靈的港灣,停泊一晚上,休息和放松,明天是周一,又得接受内部和外部的考驗。
說形勢緊迫,李學武出門的時候就感受到了,因為回收站門口的木頭牌子起作用了。
以前被當成寶的那些東西,現在都成了禍根,眼瞅着有人态度故作堅決,實則咬牙心疼地抱着古董字畫來“賣破爛”。
當相熟的人在回收站門口遇見的時候還互相攀比着表忠心,堅決要跟這些舊時代的糟粕劃清界限。
李學武看着他們的咬牙賣寶貝的表情實在入不得眼,開着車便往俱樂部去了。
而回收站這邊,二爺的手藝終于要開張了。
來了大半年了,算上撿漏的,滄海拾遺的,從收上來的破爛堆裡撿的,攏共都沒一兩件。
畢竟這個時候誰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賣的破爛也都是千挑萬選的,但凡有點兒用處的都留着了。
什麼?
康熙年間的大瓷瓶?
有用!腌鹹菜!
這個時候有的是這樣的,手裡捧着寶貝過窮苦日子。
古董碗當貓飯碗,古董壇子當鹹菜壇子,以緻于後來被那些販子撿了便宜,也成了這些販子忽悠二道販子的絕招。
所以說二爺從廢品堆裡挑不出古董,并不能說明他的眼力不行,隻能說這廢品堆裡除了能挑出些有用的書籍外,實在是沒有這方面的幹貨。
打上上個月開始,這周圍的胡同裡,甚至是整個四九城,就有些背着褡裢的小販子開始偷偷摸摸的收起了古董。
畢竟形勢變了,這些玩意兒一天比一天不值錢。
尤其是進了七月份,這些玩意兒不值錢不說,還成了禍根,好多人因為這些東西被定了個憋屈的成份。
看着這些小販們收的痛快,二爺早就心癢癢了,更是因為那些販子拿這邊的牌子做文章,吓唬那些人,二爺忍了好長時間了。
嘿,好飯不怕晚,好女不愁嫁。
打從進了七月開始,這回收站裡便陸陸續續的來了好些個捧着“破爛”的人在門口表忠心。
今天是周日,大街上亂竄的小崽子們更多了,老太太她們本打算上街的,聽說亂的厲害,也都打消了這個念頭。
而這些小崽子們亂的對象可能就是這些家裡藏着好玩意的人,所以這些人眼瞅着形勢不好,一個個的恨不得敲鑼打鼓的往回收站裡賣破爛來。
二爺就站在櫃台後面,屋裡堵着好些個這樣的主顧。
于麗見着這邊來的人多,便叫了迪麗雅自己看着家具這邊的買賣,她同王亞梅來了這邊屋子給二爺打下手。
“您是掌櫃的?”
來人手裡捧着個瓶子,打眼兒瞧了櫃台後面的葉二爺一眼,嘴上問了一句過後,将手裡的瓶子放在了櫃台上。
别看屋裡人多啊,但真正舍得出手的不多,都在這觀望着呢。
誰都知道自己手裡的“破爛”值不值錢,也都被門口的木頭牌子壓着心呢。
這會兒見着有人出手,且是對着櫃台裡的那位老家夥,衆人便都看起了熱鬧。
小燕的買賣也被堵着做不成了,隻能站在一旁看着,這些賣破爛的倒是沒去找她。
因為一見這小姑娘就不像是個懂行的。
他們是來賣破爛了,但他們舍不得,總不能真把這些好東西當破爛賣,至少心裡不想。
二爺見這位還矜持着呢,便笑了笑,回道:“啥年月了,沒有掌櫃的這一說了”。
他也沒先去看那瓷瓶,說完這句話示意了一下自己又對着這位笑道:“我這土埋脖子的人跟各位手裡的東西一樣,屬于舊時代的東西了,可不敢再胡亂吆喝”。
這一句話算是把屋裡人的心情打了個透心涼,徹底讓他們清醒了過來。
是啊,他們來幹啥了,不就是棄車保帥嘛,還裝什麼裝!
二爺也就說了這麼一句,點一點櫃台對面的這位,也是提醒一句屋裡的人。
再把視線放在櫃台上的瓷瓶,隻是一打眼,二爺便知道這是個寶貝。
“呦呵,還真是好東西”
葉二爺微笑着搖了搖頭,同櫃台對面的人示意了一下手勢,見對方點頭,這才将瓷瓶拿起來端詳。
“撇口,細頸,垂腹,圈足……”
他嘴裡念叨着這支瓶子的樣式和鑒定的方向,眼睛卻是有些不夠看的。
景德鎮窯口青花鴛鴦戲水玉壺春瓶,内口沿繪如意雲頭紋,頸部為纏枝花卉,頸腹之間飾一周幾何紋,腹部主題紋飾繪兩鴛鴦遊弋于蓮池之中,其下繪卷草紋,頸繪變形蓮紋瓣,足壁是重疊覆蓮。
用國産青料繪畫,青花色調淡雅,胎質細白,釉色細潤,白中閃青,工藝精湛,正兒八經的元青花。
“您看着還好?”
随着葉二爺的鑒定,這瓷瓶的主人也從剛才被打擊的狀态微微好轉,臉上有了自豪的神色。
玩收藏的都這樣,愛這些玩意兒愛到骨子裡了,比親兒子都愛。
見着有人誇自己的寶貝,他們都樂的跟什麼似的。
葉二爺笑着點了點頭道:“确實是個好東西,您就舍得?”
哎呦~
櫃台對面的這位看着櫃台裡的人說東西是寶貝心裡還美呢,可随後的那句話卻是紮了他的心。
是啊,寶貝又能怎麼着,不舍命都沒了。
“唉~”
這人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沖着葉二爺無奈地點了點頭,道:“不說了,您給開個價吧”。
葉二爺也是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臉上已然沒了笑容。
人家正傷心呢,你要是還笑,那不找倒黴嘛。
“您這瓷瓶不算大,我給您稱一稱”
說着話,二爺将這瓷瓶随手放在了櫃台一邊的磅稱上,手邊的砝碼調整兩下,擡起頭對着目瞪口呆的那位說道:“二斤七兩不到,給您湊整算,一毛三分五”。
“啥?!”
那位眼瞅着葉二爺看好了瓷瓶不估價,轉手放在了稱上量重量的時候就夠驚訝的了,再見葉二爺真的按重量收,差點把自己舌頭咬下來。
“這……這可是元青花啊!”
屋裡人見着這麼個收法,也都瞪大了眼珠子議論了起來。
葉二爺沒管這位的心疼模樣,無奈地将瓷瓶重新放在了櫃台上,輕輕推向對方道:“您多見諒,我們這裡是廢品回收站,隻能按這個價格收”。
說完示意了門外又道:“東西是好東西,我也替您心疼,但我們這裡是公家單位,要不您再找找關系賣個好價吧”。
就這一句話,一個動作,将屋裡的人,包括瓷瓶的主人都給鎮住了。
是啊,人家也是上班的,這裡真就是廢品回收站,門口還豎着牌子呢。
要說按這個價格收,誰能說出什麼來!
再一個,他們既然來了,本身就有心理準備,隻是看着手裡的寶貝過不去心裡這道坎兒罷了。
看看門口堆着的碎瓷片吧,最近真是沒少收這些個玩意兒呢。
人家也說了這是好東西,肯定了他手裡寶貝的價值,也勸他去别處賣,仁至義盡了,怎麼發火。
可他能上哪兒賣去,這個時候街上的小販早都不收了,小販都不知道他們手裡的玩意兒怎麼辦呢。
就他們知道撿便宜?
嘿,這潑天的富貴就要變成災難了。
小販的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