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你是那個秦九章?

首頁
    府的後罩樓改建而成的,當時叫“藏書樓”。

     等北大紅樓建成後,圖書館便由公主府遷入紅樓一層。

     差不多1930年底,蔣夢麟先生擔任北大校長後,又将北大紅樓北面的整座松公府買下,并将圖書館從北大紅樓一層全部遷入松公府東院内(如今為《求是》雜志社總部)。

     李守常先生(大钊先生)于1918年成為圖書館主任。

     圖書館主任聽着好像不是什麼大官,但其實在民國大學裡蠻重要的。

     在沒有電子閱讀器的時代,圖書館是大學的靈魂所在,也是最考量大學硬實力的指标之一。

     民國時期,圖書的價格非常高昂,比如一本《呐喊》,就要7角錢。

     要知道,《呐喊》隻有8萬字上下,是一本不太厚的小說集。

     再稍微厚點的書,就要1個大洋了! 1個大洋什麼概念?! 之前說過好幾次,祥子這種不用交車份兒的車夫,拉一天車才能掙7角左右。

     具體到購買力,一塊大洋可以買30斤大米。

    對民國普通人來說,除非家境殷實,怎麼舍得買書? 這也是為什麼楊曉寒認字,卻很多年不敢買書的原因。

     真心貴啊! 從書價上,也能側面看出民國的教育便宜不了。

     民國時期的各個大學,除了土地、房屋等不動産,最貴重的财産估計就是圖書館裡的圖書了。

     圖書館主任相當于掌管着大學的精神圖騰以及最大資産,地位自然不會低。

     北大紅樓放在1921年的北京城,是個非常牛的宏大建築,體量一點不小。

     秦九章帶着曹先生給的紙條,門衛果然放行。

     但進入紅樓後,裡面的人卻說守常先生在開會,讓自己稍作等待。

     秦九章不着急,就在旁邊等着。

     過了一會兒,祥子拉着一輛人力車到了紅樓外面,從上面下來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

     中年人穿着西式襯衣,打着領結。

     門衛立刻起身說:“蔣總務長!” 聽到姓氏,秦九章就猜到他是誰了——時任北大教育系教授兼總務長的蔣夢麟。

     蔣夢麟掏出七分錢給了祥子。

     然後他并沒有着急上樓,而是在門廳等候。

     祥子收好錢,招呼了一聲秦九章:“九子,你不是不拉車了?怎麼去裡面等活兒?” 秦九章笑道:“來這兒借本書。

    ” “書也能借?”祥子問。

     “能借到當然最好,省一兩塊大洋。

    ”秦九章說。

     “啧啧,原來當個學問家也得想着法兒省錢!”祥子擦了擦汗,“這裡頭咋借書?” “一樓就有圖書館,不過主任不在。

    ”秦九章說。

     “哦!原來裡頭還有書店。

    ” “是圖書館。

    ” “我知道,我見過京師圖書館和中山圖書館!”祥子笑呵呵道。

     身為京城頂頂優秀的車夫,祥子對京城各個地方比秦九章還要熟悉。

     京師圖書館,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國圖——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前身。

     這時,蔣夢麟聽到他們的對話,突然過來問了一句:“你是那個秦九章?”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