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守常

首頁
    “蔣校長,我是那個車夫秦九章。

    ” “我不是校長。

    ”蔣夢麟說。

     “額,蔣總務長。

    ” “叫蔣教授即可。

    ” “也對,”秦九章說,“現在的北大還是教授治校,叫教授更合适。

    ” “咦!”蔣夢麟推了推眼鏡,“你怎麼知道教授治校?” 秦九章笑了笑說:“報紙上看的,畢竟是蔡校長力推的政策嘛。

    ” “你知道的真不少。

    ”蔣夢麟說。

     “都是從報上書上看的,我這人就是記憶力好點。

    ”秦九章随口道。

     外面又傳來人力車的聲音。

     車夫老馬拉着另一名北大教授到了。

     蔣夢麟對車廂裡的人說:“燕教授,還是我快點。

    ” 老馬拉來的人叫做燕樹堂,是民國時期名頭很大的法學家,有耶魯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

     燕樹堂住得遠,下車遞給老馬一角錢,然後問道:“蔣教授,他們到了嗎?” “國立八校的代表都到了,”蔣夢麟回道,“守常先生正在上面主持會議。

    ” “那我們也快點吧。

    ”燕樹堂說。

     人力車旁的老馬擦着汗,卻看到了秦九章:“九子?” 祥子知道他想問什麼,自己已經問了一遍,于是替秦九章說:“九子是來借書的,不是拉活兒的。

    ” “借書都借到這兒來了?”老馬訝道。

     “各處書店實在買不到,隻能寄希望于大學圖書館。

    ”秦九章說。

     “還有書店裡買不着的?”老馬又問。

     祥子說:“這你就不懂了吧,老馬!文化人不光買書,也經常借書,他們也有買不起的時候。

    ” 老馬說:“祥子,你和九子住一個院裡,以後莫不成也做個文化人?” 祥子笑道:“我可學不來。

    ” 老馬和祥子做完生意,提起車,同秦九章告别:“我們先走了!” 紅樓裡,燕樹堂也注意到了同穿車夫号坎的秦九章,發現他沒有與另兩個車夫一起離開,于是多打量了一眼,對旁邊的蔣夢麟說:“好像在哪見過?” “他就是邵飄萍在《京報》上寫到的那位橫空出世的車夫。

    ”蔣夢麟說。

     “原來如此!”燕樹堂停下腳步,“這人不簡單啊,你看《益世報》發的那篇文章了嗎?” “看了,叫做《關于美方邀請中方代表參加華盛頓會議》。

    ” “也是他譯的,後面還有幾句很精辟的評語。

    ” 蔣夢麟問:“後面的是評語?是他自己寫的,而非譯過來的?” 燕樹堂畢竟是學法的,更懂國際法一些,點頭道:“我專門對照過《字林西報》,後面幾句是他自己加的,很有見地。

    ” 蔣夢麟凝眉說:“那我真的有點想邀請他也參加我們的這場會議了。

    ” 今天紅樓召開的,就是“BJ國立八校教職員太平洋問題研究會”。

     所謂“太平洋問題”,就是後世更愛用的“華盛頓會議”。

     因為當時的遠東問題,有時會被稱為太平洋問題。

     守常先生為會議主持,參加會議的還有蔣夢麟、燕樹堂、馬叙倫、王世傑等。

     每一個都是民國學術界的名流。

     馬叙倫是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後來當過教育部次長; 王世傑是巴黎大學法學博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