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太尉署會派人過來查檔。
核對當年武器領取種類和數量,然後向皇帝彙報。
這的确是個很繁重的工作,他們不敢有絲毫的疏忽。
畢竟這個時代制度很嚴,稍有差錯,輕則丢官罷職。
重則丢命,麻煩是麻煩了點,總比丢官丢命好。
曹襄看着站在李敢身邊的劉章,若不是自己有公務在身。
真想跟劉章聊兩句,他很欣賞劉章的才能。
也聽說他能文能武,有機會跟他切磋一下。
最近他也發現母親笑容多了,也年輕多了。
這可能跟劉章有關,曹襄對他好感也是提升了不少。
“等有空了,我想跟你切磋一下。
今天有公務在身,不便在此久留。
”
曹襄準備向他們告辭,這段時間為春季對匈奴作戰做準備。
等他再次回到長安的時候,可能要到秋末冬初。
每年出征的漢軍,大部分會在秋末返回。
留有一部分駐守邊塞,防止匈奴在冬季劫掠邊境。
曹襄向劉章他們告辭,劉章繼續工作了。
他去看看熱氣球的零件制作進展,工匠們覺得制作熱氣球很順。
又看着組裝好的步槍和手槍,制造火槍的計劃放棄了。
李廣向劉徹禀報情況,讓工匠研究并制造火槍耗費的時間和物力太多。
由于連弩的成功改進,劉徹也就決定放棄制造火槍。
他們今天對氣球進行試驗,前幾天弄到了石油。
用簡易方法提煉石油,當然不能跟兩千多年後的石油提煉物品質相比。
但能達到使用的要求,提煉出來的液化氣放在銅罐子裡。
按照劉章要求的安全操作方法,對熱氣爐進行點火。
根據劉章之前設計的圖紙,工匠制作了點火裝置。
用火折子點燃熱氣爐心,一開始火苗很小。
也能确保點火之人的安全,等火點起來了。
再把火調大,同質液化氣罐中的氣體用完。
然後更換滿的液化氣罐。
在熱氣爐中有一部分液化氣儲存。
可以讓熱氣爐持續燃燒,劉章也考慮過用煤炭提供熱能。
最近一段時間在思考并進行設計,這樣的方式比較安全。
如果使用液化氣給熱氣球提供熱能,如果操作不當,會造成事故。
要把事故風險降到最低,氣球雖然膨脹起來了。
劉章感覺不滿意,不是效果不好,隻是覺得不太安全。
“效果還不錯,其實我覺得不太安全。
如果操作稍有失誤,就有可能出事故。
”
劉章微微搖頭,這個熱氣球燃爐還得改進。
用煤炭燃燒提供熱能,一個熱氣球攜帶的煤炭數量有限。
熱氣球不能飛得太遠,要經過一些補給站,補充即将燒完的煤。
液化氣提煉太麻煩,這會造成不少的煤炭消耗。
在場的其他人覺得用液化氣為熱氣球提供動力,已經很不錯了。
他們聽劉章說還是要改進,他們覺得有幾分道理。
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他們也認可了劉章的技術顧問身份。
既然要改進,他們就按照劉章的思路來改。
頂多花點時間罷了,朝廷會提供财力物力。
“你認為現在的熱氣球能不能飛起來?如果可以,暫時就用一下吧。
”
李敢也認同劉章的想法,他也覺得液化氣不太安全。
為了提煉這麼一罐液化氣,要燒不少煤。
可以用熱氣球把物資送到前線,改進肯定是要改的。
“在明年漢軍出發之前,我們要進行多次試驗。
要記錄每一個細節,要确保安全可靠。
”
劉章對此事非常認真,這樣對自己這份工作負責。
也要對别人的安全負責,如果是人為操作不當,導緻的事故。
那就跟他無關了,如果是制造出的熱氣球質量有問題。
他是要負責的,這個時代責任制很嚴。
如果熱氣球能大量使用,就可以節省運輸成本。
提高運輸物資的速度,很多人都期待着熱氣球運用。
劉徹也沒有催,他希望明年開春對匈奴作戰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