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兩千零九十四章 省委督察室主任

首頁
    省省委政研室副主任,于懷信自然也是知道的。

    此事當時還造成了一定的“轟動”。

    盡管這不是一個“盛産”英雄的時代,但有膽有識有骨氣的人,也還不是絕無僅有的。

    也有一些“刺頭”人,成了某些報刊媒體的主筆,然而成為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的,卻獨此一人,别無分号。

     于懷信還就此事與潘知仁、仇用之等幾位好友在電話裡探讨過,分析書記此舉的用意何在。

    大家一緻認為,絕不是外間所言“保護”那麼簡單。

    到了柳俊如今的地位,以及在國内政壇的威望,真若隻是為了保護邵逸平,完全不必如此“大動幹戈”。

     說白了,要保護邵逸平,也就是柳俊一句話的事情。

     潘知仁認為,柳俊是想在身邊放一個“诤臣”。

     對潘知仁這個分析,于懷信和仇用之均深以為然。

    柳書記就不止一次地和他們說過——“國有诤臣不亡其國,家有诤子不敗其家”。

     在身邊放一個“诤臣”,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完全符合柳俊的執政風格。

     位置高了,權力大了,監督的問題就變得十分重要。

     柳俊從來也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個聖人。

     柳俊所言的“建議”,是政研室以标準内參的形式提出來的。

    件的内容比較長,足足有七八頁,好幾千字。

     凡是在柳俊身邊工作過的秘書人員,都養成了一個“做學問”的習慣,對任何材料都不馬虎了事。

    故此就算是當着柳俊的面,于懷信也沒有走馬觀花,而是看得十分認真仔細,度自然也就快不起來。

     柳俊并不催促,點上了一支煙,慢慢往後靠進沙。

     邵逸平在這份内參上,提到央和省裡的一些政策在各縣市執行的時候,生了一些偏差。

    部分縣市幹部,并未将件内容吃透,或者執行的時候,故意歪曲件精神。

    所以落實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引起了部分群衆的不滿和反感。

     内參毫不客氣地指出,這主要是因為d省的幹部隊伍,尤其是基層幹部隊伍良莠不齊,素質還有待提高。

    故而向省委建議,要加強幹部隊伍的整頓和建設,還給出了具體的整頓方案。

     看着這份如同“檄”一般的内參,于懷信暗暗吃驚。

    盡管早就知道柳俊是想要一個“诤臣”,但邵逸平這個“诤臣”的骨頭也未免太硬了些。

     黨委書記管幹部,乃是組織原則。

    邵逸平指責d省幹部隊伍素質不高,等于是直接在批評柳俊這位省委書記“失職”了。

     “怎麼樣,有何感受?” 眼見于懷信終于看完了内參,柳俊便坐直了身子,微笑問道。

     于懷信笑了一下,說道:“膽子真大” “呵呵,邵逸平本就不是怕事之人。

    ”柳俊不由哈哈一笑,說道:“我這個師弟,别的不說,就是敢講真話。

    ” 于懷信點了點頭,感歎地說道:“邵博士固然風骨甚佳,令人敬佩,但也要書記才能用他。

    ” “嗯,現在看來,這個人用對了。

    政研室的工作,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 事實也是如此。

    以往政研室做出的研究也好,搞的内參也好,除了省委宣傳部為了工作需要會比較重視,其他部門,實則是不怎麼在意的。

    但是如今完全不一樣了。

    柳俊好幾次拿出邵逸平他們的内參上常委會議讨論,就内參上提出的問題,毫不客氣地進行了問責。

    有幾位地方長和省直機關的領導遭到點名批評,d省的官員們誰還敢将政研室不當回事? “我覺得,逸平他們提的建議很有道理。

    幹部隊伍必須要整頓,工作作風必須要扭轉。

    這個工作,在a省就進行得很好,樊志偉工作很得力。

    省委督察室的功能,必須揮出來。

    ” 柳俊臉上的笑容逐漸隐去,正色說道。

     “是。

    ” 于懷信很恭謹地答道。

     柳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這樣吧,懷信,你在組部也工作兩年多快三年了,該換換啦。

    不要在那裡呆着了,到d省來,去省委督察室主持工作。

    ” “是,書記。

    ” 于懷信忙即挺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應道,聲音頗為激動。

    原也知道,柳俊讓他去組部,是起個鍛煉的作用,終有一天會給他安排更加重要的工作。

    但這一天終于到來,于懷信還是忍不住心神激蕩。

     大凡他們這些在柳俊身邊走出去的人,誰不想回到書記身邊工作呢? “省委督察室的工作很重要,你要向樊志偉學習。

    想做好這個工作,沒有别的訣竅,關鍵是要做到公正無私。

    無欲則剛嘛” “是” 于懷信重重點了點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