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住了。
這個他是萬萬沒想到。
柳俊又給他續滿了茶水,說道:“你不用急着回答我,好好考慮一下。
”
“師兄,這個,恐怕不合适。
我在單位,才享受正處級待遇,再說了,我也不适合搞管理。
我自己都管不好我自己。
…”
邵逸平很委婉地說道。
柳俊淡然道:“級别待遇不是問題。
至于說到管理,我也考慮過了。
你去政研室,主要就是技術幹部,你負責政研室的業務工作。
行政工作和黨務工作,不用你負責。
政研室還有主任嘛。
你的任務就是把政策研究工作做好。
”
邵逸平有點撓頭。
看來一把手都是這個性格,自己都還沒答應呢,柳俊就已經開始給他分派任務了。
放在其他人頭上,這也确實沒有任何問題。
邵逸平此刻面對的,乃是政治局候補委員兼d省省委書*記,封疆大吏中最有權勢。
親口向邵逸平出邀請,能夠拒絕嗎?再說,又有幾人會拒絕?
以邵選平與柳俊的淵源,他一到省委政研室上班,就等于是嫡系中的嫡系,心腹中的心腹,可謂前程無量。
官場上,這樣的機遇是千載難逢的。
不過邵逸平不是其他人,他有自己的原則。
“師兄,請原諒,我不能答應。
”
邵逸平很堅定地說道。
柳俊卻并不吃驚,似乎部逸平的回答,正在他的預料之中。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柳俊說道:“理由呢。
”
邵逸平想了想,決定實言相告:“師兄,政研室的工作不适合我。
那種四平八穩的官樣文章,我做不來。
”
實話說,邵逸平一點都不明白,柳俊為什麼會有這麼個想法。
難道柳俊是受了周先生的委托,想要将他調到d省政研室,保護起來?最初設立政研室的出點,或許是好的,是為了更好的研究吃透中*央的政策精神,為地方工作提供參考意見,避免走彎路。
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政研室早已經失去了原來的作用,變成了一個“禦用機構”順應“時代潮流”表些政策研究的文章,就此了事。
邵逸平自認自己是個鬥士!
柳俊淡然一笑,說道:“誰說我要你做四平八穩的官樣文章了?這樣的人,在所多有,我也用不着去挖你的牆角。
我請你過來,就是要你說真話。
不但要研究上級的政策是否合适,更要在省内進行調研,看看中*央的政策,省裡的政策,到了下面,到了基層,是不是走樣了。
你的作用,就是提醒和監督。
”
邵逸平再次驚詫起來,說道:“師兄,你要把一個刺頭放在身邊。
”
柳俊哈哈大笑。
這個話,也就邵逸平敢在他面前說。
“對,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
我就是需要放一個刺頭在自己身邊。
或”嚴格說起來”不是我個人有這個需要,而是。
省省委省政丵府有這個需要。
逸平啊,一個合格的領導,一個合格的領導團隊,是需要有不斷提醒的。
不但制定政策的時候需要有人提意見,在執行政策的時候,還得有人提意見。
不然就會盲目。
你也知道,政策執行上的偏差,會給普通群衆造成極大的影響。
請你來,就是要揮你的長處,給大夥挑挑刺,時刻提個醒。
”
柳俊笑過之後,沉聲說道。
邵逸平思慮良久,很慎重地說道:“如果是這樣,我倒是有個建議,倘若去報社或說其他黨刊工作,是不是更加能起到這個作用。
”
看來是自己誤會柳俊了。
這位師兄,确實是與衆不同的。
與很多和他地位相當的高級領導幹部,思維方式有着明顯的區别。
“還是去政研室吧。
”柳俊一揮手,說道:“逸平,你的思維方式還要拓寬。
不要以為隻有在媒體工作,才能揭短,才能向黨委和政丵府工作提意見。
我們内部的很多機構,設置的原意,就是為了提意見的。
隻是這個初衷,現在被曲解了。
而且,在媒體工作”你的意見不見得會受重視。
”
對于柳俊此言,邵逸平倒是完全認同。
事實上,現在的媒體也未必就能暢所欲言。
很多時候,媒體提的意見太尖銳了,就會生他曾經遭遇過的那種事情。
不客氣地說,媒體監督,在少數官員眼裡,已經變成“對立面”了。
相對而言,在政研室上班,他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卻能夠得到柳俊的充分重視,對于他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更有保障。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和媒體記,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身份。
“好,既然師兄有命,我理當遵從。
”
邵逸平沒有多少猶豫,下定了決心。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請登陸起點,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