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兩千零一十五章 常委會上的勾心鬥角(四)

首頁
    羅良華也知道自己的發言,會引起其他常委的“側目”,不過他也不是很在意。

    羅良華出任d省省委組織部長之前,一直從事教育工作,當然也參與了高校内部的黨務工作和行政工作。

    但和真正的地方幹部比較而言,羅良華比較“單純”。

    他認定向市委書記靠攏,就不會顧忌到其他太多的東西。

     “當然,第一批交流的百名幹部,也不是書書網文本最快同一時間全部到位。

    根據柳書記的指示,現在開始摸底排查,确定部分交流幹部的名單。

    春節之後,各地市兩會召開之前,交流第一批次的幹部。

    整個交流動作,在明年五月份之前完成。

    交流幹部的對象,主要是中央部委和國家部委的在職幹部,也包括部分其他省市的優秀幹部。

    下面我談談有關選拔優秀幹部去中央黨校進修的問題……” 羅良華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潤喉,繼續發言。

     “這次薛遠山書記為了支持我們d省的幹部隊伍建設,一口氣給了我們五十個中央黨校進修的名額,呵呵,薛***對我們确實很關心啊,這可是大手筆。

    柳書記指示,赴中央黨校進修的五十名幹部,一定要選拔德才兼備的優秀幹部,主要是年輕幹部。

    也是以正副廳級幹部幹部為主。

    範圍不局限,全省之内,隻要是符合這個條件的年輕幹部,都可以成為選拔的對象。

    當然,這次黨校培訓也不僅僅局限與司局級幹部,合乎條件的縣處級幹部甚至副省部級幹部,也可以考慮。

    ” 羅良華的語速還是不徐不疾,音調也沒有特别的高亢,但他最後一句話,卻猶如滾滾驚雷,在大家頭上滾過! 合乎條件副省部級幹部也可以考慮。

     也就是說,在座的諸人,除了柳俊和魏甯生,都在選拔範圍之内。

     一般來說,中央安排省部級幹部赴中央黨校進修,是有一定之規的。

    除了正常的輪訓,隻有預備提拔的幹部,才有這個安排。

    由中組部醞釀提出,報中央批準。

     但這一回的情勢明顯不一樣,柳俊把出這般淩厲手段,就是要快速樹立權威。

    真要是不配合他的工作,柳書記極有可能向中組部提議,讓某位同志去中央黨校培訓一年半載的。

    至于後續工作安排,到時再商議不遲。

     是不是提拔使用或者調離現職,就要看運氣了。

     以嚴柳系現今的聲勢,柳俊完全有這個能力辦到此事。

     常委們偶爾投向主席位置上的目光,就或多或少帶上了幾分敬畏之意。

     原也知道,中央能夠把柳俊這位最年輕的政治局成員派到d省來,不可能是“興之所至”。

    現在事實證明,柳書記手段的淩厲老辣,絲毫也不下于前兩任市委書記,甚至猶有過之。

     羅良華的發言,一如既往的言簡意赅,沒有多少空話套話,簡單地談了組織部的初步方案之後,羅良華便即合上筆記本,結束了自己的發言。

     柳俊微微一笑,說道:“同志們對組織部這個方案有什麼意見,都談談吧。

    ” 看上去柳書記在充分發揚黨内民主精神,謹守規矩,征求班子每一個成員的意見,事實上早早就把調子定下來了。

    他問的不是對此事有何意見,是對組織部的方案有何意見。

    至于幹部交流和黨校培訓,已經成為定論,無需讨論了。

     這個具體的方案,再怎麼讨論,也于事無補。

    反正一百五十個名額在那擺着呢!終歸柳書記要将不怎麼“聽招呼”的中層幹部,通通“趕出”d省去。

    新交流過來的這批幹部,初到d省,人生地不熟,最好的選擇就是向市委書記靠攏,尋求最強力的支持。

     到時候無論是班子裡的哪個成員,沒有了鐵杆的嫡系支撐,還有什麼籌碼和柳書記讨價還價? 魏甯生暗暗歎了口氣,知道自己不得不說話了。

    早在柳俊剛剛從首都回來時,魏甯生就為了這個事情茶飯不甯。

     柳衙内以天子門生的赫赫威勢,揮舞着“尚方寶劍”殺來,還真是難以抵擋。

     但是不說話肯定也不行。

    凡事忍讓,魏甯生這個省長有變成傀儡的可能。

    原先還以為柳俊會顧忌影響,不胡亂伸手幹涉省政府的該管事務,現在看來隻是一個美好的想法而已。

    省政府經濟轉型的方案未能與柳俊保持一緻,柳俊便直接伸手“奪權”。

    都懶得再進行第二次溝通了。

     其實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來看,魏甯生決定柳俊這樣做并不是很明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