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柳省長總是不按常規出牌

首頁
     因為柳俊的強勢,在人事問題上擁有很大的話語權,“要進步出成績”的六字真言,大有在全省“蔓延”的趨勢。

    很多地市領導幹部,均在自覺不自覺的按照柳俊的标準要求自己。

     丹陽算得是劉飛鵬實力雄厚的一個城市,市委書記市長等黨政主要領導人,均是出自劉飛鵬的門下,但對于柳俊的視察,誰也不敢大意。

     洪天敬就是試圖與柳俊掰腕子落馬的,最終成為第二個李政儒,被判處死刑,執行了槍決。

     要說牛,a省地市一級的主官,還沒有誰能牛過洪天敬的。

     都說柳衙内“心狠手辣”,果然名不虛傳,要麼不動你,一旦決定動你,就下死手,絕無翻身的餘地。

     丹陽市的領導人,對于柳俊此番視察,無不心中惴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來應對。

     柳俊在丹陽市區呆了三天,馬不停蹄地考察了丹陽市的一些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柳俊還是保持着老習慣,看得很仔細,問得也很深入,很認真的和丹陽市的幹部一起探讨地方經濟的展模式。

     丹陽市的領導們也漸漸放下心來,看來柳省長此番視察,目的确實比較“單純”。

    這對于丹陽市的幹部們來說,還真是好消息。

    誰不知道柳省長是經濟建設的級強人?能夠得到柳俊的指點,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何況柳俊手裡還握着錢袋子,隻要他筆杆子一偏,多給丹陽市一點扶持款,豈不是意外之喜? 柳俊上回去了一趟原南市,眼下原南市的情況就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造紙企業正在正規化,污染得到了控制,承接沿海地區産業轉移也逐漸開始取得一定的成效,堅持幾年,效果就會顯現出來。

     丹陽市如果也能得此機遇,經濟加展是可以預期的。

    主政一地,能夠造福一方,也是幹部們普遍的心願。

     但是到了第四天,情況就起了變化。

     柳俊召見了丹陽的市委書記和市長,明白告訴他們,接下來的行程,将不必由丹陽市的幹部陪同,柳省長打算獨自去丹陽市的其他縣走一走,了解一下實際的情況。

     柳俊此言一出,丹陽市委書記和市長面面相觑,“驚駭莫名”。

     柳俊如此吩咐,實在太出人意料了,他們從政多年,還真的從未碰到過這種情況。

    從未有一位省長,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當時在柳俊身邊的曹曉國也是大吃一驚,腦海裡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柳俊又打算找丹陽市的麻煩了。

    估計丹陽市委書記和市長的想法也和曹曉國如出一轍。

     目前省裡的局勢,大家都比較清楚,柳俊基本上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省委常委會上至少具備了和劉飛鵬分庭抗禮的實力。

    一些政治嗅覺特别敏銳的幹部,甚至已經看出了劉飛鵬的頹勢。

    柳俊隻是顧慮影響,沒有明着架空劉飛鵬罷了。

     柳俊“擺平”了省裡的局勢,就打算對劉飛鵬控制力比較強的地市“下手”了。

     因為劉飛鵬接手了瞿浩錦留下來的班底,在地市一級,劉派實力遠遠強過柳派實力,柳俊要強力推行他的執政方略,這些地方“諸侯”,便成為了他下一步要清理的對象。

     政治鬥争,曆來是沒有什麼情面可講的。

     丹陽市作為經濟欠達地區,柳俊真要是存心“找茬”的話,确實難以抵擋。

     柳俊當然知道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卻并不多做解釋。

    很多事情,都是解釋不清楚的。

    而且,柳俊也沒有必要做解釋。

     丹陽市不是獨立王國,一省之長要去縣裡走走,需要做什麼解釋? 丹陽市委書記鄧文愣怔了一陣,壯起膽子提出了意見,說是,省長關心群衆疾苦,了解最基層的真實情況,這種胸懷,值得大家學習。

    但丹陽市有義務保證省長的安全,所以,省長視察其他縣鄉的時候,市裡幹部可以不陪同,不過警衛人員還是應該跟随的。

     應該說,鄧文這個提議很是得體。

    柳省長擔心市裡幹部陪同,會事先安排,看不到真實的情況,那麼我們都不陪,但是警衛人員還是應該派的,萬一省長在丹陽市出了什麼狀況,咱們可吃罪不起。

     柳俊笑了笑,不以為然地說道:“丹陽市又不是龍潭虎穴,也沒有惡霸橫行,這個沒什麼好擔心的。

    我就是随便看看,了解一下情況,就這麼決定吧!” 見柳俊态度堅決,鄧文不敢多說,隻是以眼神向曹曉國求援。

     曹曉國又哪裡敢出這個面了? 于是便有了柳省長忽然出現在德城縣藥材交易市場的一幕。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