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十點鐘左右,正是丹陽市德城縣的藥材交易市場最活躍的時候,盡管已經是接近年底的季節,天氣比較寒冷,藥材交易市場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氣象。
不過曹曉國卻不停地暗暗皺眉。
實在這個藥材交易市場的情形過于混亂了,較之農貿市場猶有過之。
各種奇怪的氣味不斷鑽進鼻子,令人渾身不舒服。
曹曉國身為分管農業的副省長,比其他的副省長下鄉視察的時間多得多,都覺得有些難以忍受。
他擔心柳俊根本就受不了。
在曹曉國想來,柳俊就是那種典型的世家子弟。
雖然外界評價,均将嚴柳列入“平民政治家”的範疇,但那也隻是相對紅色世家而言的。
在一般官員眼裡,柳俊絕對是世家子弟。
仔細對比一下柳晉才和柳俊父子的官方履曆,便能分析得一清二楚。
柳俊很小的時候,柳晉才就已經迹了,貴為縣委書記。
柳俊大學尚未畢業,柳晉才已經是省委常委、大甯市委書記。
柳俊剛一大學畢業,柳晉才則擔任了j省省長,位居封疆。
照此推斷,柳俊打小就是錦衣玉食,整個一公子哥兒。
如今更是高居一省之長,在這種混亂不堪的地方,怎能呆得下去?
其實對于柳俊此行的做法,曹曉國心裡是很不認同的。
這也太離譜了。
一省之長,竟然玩起了“微服私訪”的遊戲。
來丹陽市考察工作,倒是兩人在京師的時候,就已經商量好了的。
五中全會開完沒多久,柳俊便邀請曹曉國一起去丹陽市轉悠轉悠。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的行程安排,柳俊此番來丹陽市,足足安排了七天時間。
這個行程表讓曹曉國暗暗吃了一驚。
自來省長就沒有在一個地區考察那麼久的。
看來柳俊是下定決心要好好摸一摸丹陽市的實際情況,準備給他們解決問題。
由此可見,明年農村工作的重頭戲,就落在丹陽市這些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頭上了。
曹曉國很清楚,取消農業稅,在a省是一項政治任務,絕對沒有騰挪閃避的餘地,哪一個城市沒有如期完成,柳衙内會毫不客氣地出手。
熟悉柳俊的人都很清楚,工作上你要是給柳衙内打馬虎眼,那可是自讨苦吃。
因為柳俊對待工作極度認真負責的态度,a省政府部門的工作作風,正在迅轉變,“勤政”已經成為a省政府職能部門的日常表現。
你不勤政沒事,隻要你做好了坐冷闆凳的準備。
柳俊監督治下幹部的方式簡單而高效。
當然,績效考核這樣的動作也是做的,但不流于形式,都是實打實的。
柳俊崇尚的就是一種簡單的監管制度。
省政府職能部門的一把手,不管是哪位副省長分管的,在“勤政”這一塊,均是直接向柳省長負責。
你管理的部門若是被群衆投訴次數多了,柳俊就讓你挪位置。
省政府督查室幹的就是這個活計。
曹曉國這種老資格的領導幹部都很清楚,體制内很多弊端的形成,其實不是制度不健全,而是執行制度不得力。
體制内人才濟濟,無論要制定怎樣完美無缺的制度,都不是問題。
關鍵是這些制度制定出來之後,執行不力。
柳俊之所以顯得能力特别突出,無非就是抓住了“執行”這個關鍵環節。
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有多硬的後台,你違反了制度,沒有達到要求,柳俊便收拾你,絕不含糊。
有了這樣一個“認死理”的省長,政府職能部門長,誰不是膽戰心驚,生怕出問題。
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艱難?
柳俊卻做到了,這就難怪人家對這位省委二号,敬畏有加了。
柳俊在a省政府部門的空前威望,絕不是靠着“衙内”的大招牌得來的。
曹曉國對這一點,打心眼裡佩服。
不管他是誰線上的幹部,他還是很佩服這種認真的領導。
不過這一回,柳俊的行動還是出了曹曉國的意料。
考察丹陽市之初,柳俊還是中規中矩的,丹陽市的領導們冒着冬季的寒風,齊聚邊界迎候,柳俊對大家也是笑容滿面,并沒有指責他們搞形式主義。
對于這樣的事情,柳俊不感冒,但人家做了,也并不當回大事去批評。
柳俊不喜歡官場上的繁文缛節,同樣,對這些東西也不是那麼看重。
你們要走個形式,也無所謂,反正迎來送往上的過場,你做得再好,也不能改變柳俊用人的标準。
在柳俊手下做事,要想進步,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