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地方政府的号召“為民除害”o
梁經緯原本打算一大早就叫柳俊出獵的,還是何夢潔提醒了他。
人家柳俊和小妹多久才見一次面,哪能沒些體己話說?該當讓他們好好聊聊天,多休息一會。
梁經緯恍然大悟,聽從了妻子的勸告,到次日下午,才正式出行。
梁軍長将此次打獵,也當成了一次軍事行動來對待,組成了一支精幹的小部隊,帶了兩台軍用吉普車,三名随從和兩條獵狗。
除了梁軍長和柳書記,其餘三人,皆是年輕的軍中精英。
梁經緯的警衛員小祁,還有精選的兩名獵人小方與小侯。
小方小侯入伍之前,就有過打獵的經驗,槍法賊準。
小方還精通飼養獵狗之法,那兩條看上去貌不出衆的土狗,就是他養的。
三人均是少尉軍官。
車子中午從南明市出,下午五點鐘左右,到達了目的地,很偏僻的一個鄉村,極目望去,炊煙袅袅,滿眼皆碧,令人心懷大暢。
這個鄉村,就是鬧野豬鬧得最厲害的幾個村子,村民們自地組織了巡邏隊,日夜在村子四周巡邏,防止大群野豬靠近,成片的糟踐莊稼。
但是對于山中零散的自留地,就鞭長莫及了。
梁經緯出獵之前,部隊的外聯部門聯系了當地的縣政府,算是為梁軍長的此番“軍事聳動”奠定了合法的基礎。
不過根據梁經緯的命令,外聯部門并沒有告知出獵者的身份,隻說部隊長響應地方政府号召,派出精幹人員,協助捕殺野豬。
小方家裡就是南明市的,對當地的方言很精通,溝通方面不存在問題。
當即去到林委會,向村裡的幹部說明了來意。
支書和村主任見他們一個個雄糾糾氣昂昂的,裝備精良,果然像是精英人物,自是喜出望外,一疊聲的表示歡迎。
又熱情地留他們在村裡吃了晚飯,表示會派熟悉地形的村民配合他們行動。
晚上,一輪下玄月挂在空中,清幽的月光灑在山林之間,四周不時有夏蟲鳴叫。
在一處玉米地的斜坡上,梁經緯和柳俊等人伏在草叢之中,耐心地等候着。
吃完晚飯之後,大夥便在向導的指引下向村子外的山間進,這處玉米地,是小方選好的。
根據小方的經驗,野豬一般會在晚間出來啃食玉米。
這片玉米地的面積雖然不大,玉米的長勢也不是很茂盛,不過總算還有一些玉米棒子結存玉米杆上,對野豬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關鍵是這裡地形好,玉米地的一側就是一處斜坡,正合适“打埋伏”離那條蜿蜒的山間小路,距離也很合适,就是三四十米遠近。
這樣的距離對于軍中精英來說,幾乎就和面對面差不多。
在這種距離上用八一杠獵殺野豬這樣龐大的目标,如果再打不中的話,可就丢臉了。
當然,梁軍長和他的三名部下,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柳書記就不保險了。
此君自幼習武,拳腳上造詣不輸于梁經緯,論到槍法,卻是難以提起。
故此梁經緯專程給他配備了一支殿式狙擊步槍,帶紅外線瞄準鏡的那種,還給他配了紅外線夜視儀,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既然是邀請柳俊前來打獵消遣,自也要盡可能讓柳書記有些收獲。
這個可是關乎省委副書記的臉面問題。
除了沒戴貝雷帽,沒有在臉上塗抹油彩,此刻的柳書記,還真和特種兵有幾分類似,像模像樣的。
一開始的時候,柳書記倒也沉得住氣,趴在那裡一動不動“警惕”地注視着山坡下那條蜿蜒的羊腸小迄,生怕一不小心,就讓野豬溜過去了。
随着時間的推移,柳書記的耐心漸漸開始喪失。
倒不是說柳書記就那麼沒有一點堅韌之力,實在是蚊子咬得有點受不了。
雖然小方他們帶了驅蚊藥,也給柳書記抹在了手腳和脖子之上,但仲縣吾節,這山林裡的蚊子,可着實厲害,便抹了驅蚊藥,也仍然有些抵擋不住。
“***,這蚊子還蠻讨厭的……”柳書記強自按捺一陣,終于小聲嚷嚷了起來,伸手去驅趕那些讨厭的蚊蟲。
小方見柳書記整出偌大動靜,便有些着急。
這個野豬可是十分機靈,倘若察覺這裡有人埋伏,隻怕會掉頭就跑,逃之天天,大夥兒不免前功盡棄。
不過柳書記乃是梁軍長的貴客,盡管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能與梁軍長兄弟相稱,一聲“經緯哥”叫得自然流暢,可見也是很了不得的角色,小方卻不便“呵斥”于他,隻能幹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