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先知先覺

首頁
    飯是白米飯,每人一大碗。

    菜是炒腌羅蔔條。

     這已經很不錯了,整個柳家山大隊能吃白米飯的人家可不多。

    多數家庭都是吃紅薯米飯。

    所謂紅薯米飯,顧名思義,乃是摻雜了碎紅薯粒的米飯。

    紅薯米份量的多寡,要視各家的家底而定。

    家底厚一點的,紅薯米摻得就少一些,家底薄一點的,紅薯米摻得多。

    少數赤貧家庭,甚至有全吃紅薯米的。

     這也沒辦法,當時是大集體生産,稻米品種也沒改良,産量很低。

    隻能大量摻雜紅薯。

    因為紅薯産量高,蟲害相對較少,比較容易獲得豐收。

    許多年來,中國的農戶,特别是南方的農戶,就靠紅薯來維持生計。

     對我來說,這個飯菜不壞,很對口味。

     剛剛穿越,記憶完全停留在二十一世紀。

    大魚大肉的,也吃膩了。

    這麼地道的腌羅蔔條,還真不容易吃到。

    我端起碗,大口吃起來,邊吃邊望着老爸笑。

     見我吃得香,老爸也很開心,摸摸我的頭,掏出一支“飛鴿”牌香煙點燃。

     一九七六年,能抽紙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農村的人,一般都抽煙卷,就是自家種煙自家烤制,用紙卷了煙絲來抽,俗稱“喇叭筒”。

    出門才買包紙煙充門面,大都是八分錢一包的“經濟”或者一毛錢一包的“火炬”。

    “飛鴿”煙一毛八,算得是好煙了。

    老爸是國家工作人員,柳家山有頭有臉的人物,抽個紙煙也應該。

    不過他每個月工資三十六塊五毛,老媽的工資也大緻差不多,要養四個孩子,還要孝敬外公外婆,開支不小。

    這個“飛鴿”煙也不能敞開了抽,在家的時候,有時還抽“喇叭筒”。

     “爸,今天怎麼回來了?” 二姐邊吃邊問。

     老爸是典型的慈父,在我前世的記憶中,他從未打過我們姐弟,罵也很少。

    姐弟幾個都和老爸很貼心。

     “哦,今晚要到麻塘灣放電影。

    ” 老爸是電影院的技師,專業是維修放映機與發電機。

    不過偶爾也需要下鄉放電影。

    那個時候的農村,娛樂活動非常之少,隻有看露天電影和唱地方戲兩樣。

    縣裡文工團人手有限,很少下鄉唱戲。

    各個公社甚至大隊倒都有自己的文工隊,但是水平都十分業餘,道具也異常缺乏,大革命期間又隻準唱八個樣闆戲,翻來覆去那幾個現段子,老百姓也有些膩了。

    比較起來,露天電影無論在下鄉頻率還是觀賞質量方面都要遠遠高于地方戲。

    下鄉的電影放映員也就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能人。

     麻塘灣大隊緊挨柳家山大隊,向陽縣電影放映管理站的調度人員和老爸關系不壞,凡有到柳家山臨近幾個大隊的放映任務,都會安排老爸。

    算是公私兼顧。

     麻塘灣? 我心中靈光一閃,模模糊糊的覺得有什麼事情,但又一時想不起來。

     “太好了,爸,夜裡帶我們去麻塘灣看電影。

    ” 三姐歡呼起來。

     老爸笑眯眯地點點頭。

     中國農村大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老爸卻是個例外,對我們姐弟幾個一般的喜愛。

    自然,我是幼子,得到的寵愛要更多一些。

     “哎呀,柳老師來了。

    ” 聽聲音,就知道是我的班主任袁老師(上了半天課,至少我已經搞清楚老師姓什麼了)。

     “袁老師。

    ” 老爸笑呵呵地和她打招呼。

     “柳老師,你這麼叫,我怎麼擔當得起?你可是我的啟蒙老師,還是叫我的名字吧。

    ” 袁老師帶着些誇張的神情說道。

     嘿嘿,我猜得不錯,袁老師果然是老爸的學生。

     “呵呵,你如今是正式的老師了,有什麼擔當不起的?再說小俊還要你多費心呢。

    ” 一說到小俊,袁老師立即兩眼放光,如同撿到了寶貝。

     “柳老師,不瞞你說,你家小俊絕對是個神童。

    一手毛筆字寫得可漂亮了。

    ” 老爸笑笑,隻當是袁老師的随口奉承。

    這個小袁還是太年輕了啊,就算要奉承自己教子有方,也可以說些諸如聰明勤奮,認真聽講之類的話語。

    她偏要誇小俊毛筆字寫得漂亮。

    練字可不是朝夕之功。

    自家兒子學會握毛筆也才幾天呢,能寫出什麼花樣來? 袁老師見老爸不置可否,還以為是老爸風格高,謙虛。

     “柳老師,小俊真是個好苗子,不但毛筆字寫得好,算術也很不錯的。

    好好培養,将來一定也和你一樣,是個國家工作人員呢。

    ” 一九七六年那會,國家尚未恢複高考,大學生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個相當遙遠的概念。

    說小孩子長大以後能當上國家工作人員,那就是好得不得了的祝福了。

    袁老師自己,估計也還是個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差一大截。

     說我算術好,老爸倒是很相信。

     記得前世老爸就不止一次和我說過,我還隻有三四歲的時候,便能計算一萬以内的整數加減法。

    小學一年級的算術,對我來說,無論前世今生,都絕對是小兒科。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