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雪龍是四大國公之一,盛楊是右威衛大将軍,在朝廷中都是有實力的存在,而且兩人沒有投靠任何人,所以太子和秦王非常殷勤,都想把徹查前朝餘孽的重任交給自己一系的官員,這樣便能交好兩人。
魏皇知道太子和秦王的心思,于是直截了當道:“朕已經安排别人徹查此事了,一定會查個明明白白。
”
太子忍不住問道:“父皇,不知是何人調查?”
魏皇看太子打破砂鍋問到底,于是便道:“甯王。
”
“什麼!甯王!父皇,甯王不是被囚禁于王府嗎?”太子臉色一沉,又道,“父皇,甯王不合适,他身懷前朝血脈,和前朝餘孽有勾結,讓他調查前朝餘孽,這正好假公濟私。
”
秦王也道:“是啊父皇,滿朝文武都适合調查此案,唯獨甯王不适合。
兒臣知道父皇仁慈,想給甯王戴罪立功的機會,但是此案茲事體大,關乎父皇的安危,絕對不能交給有問題的人來調查,還請父皇明鑒。
”
“還請父皇明鑒!”太子也勸道。
玉雪龍和盛楊對視一眼,也沒想到是甯王調查此案,盛楊當即禀道:“陛下,并非微臣質疑陛下的決斷,也不是微臣不相信甯王殿下,隻是甯王殿下身懷前朝血脈,的确應該避嫌。
乾國公,你說呢?”
盛楊怕自己的力度不夠,又問向了玉雪龍。
玉雪龍便道:“陛下,現在京都上下因為甯王殿下的身世問題而議論紛紛,如果現在再把這麼敏感的案件交給甯王殿下負責,會将甯王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若是能查清楚前朝餘孽還好,如果查不到,那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将非議甯王殿下,認為是甯王殿下有意包庇。
為了甯王殿下着想,還請陛下明鑒啊。
”
讓一個賊去抓賊,豈不是賊喊捉賊?
面對太子、重臣的強烈反對,魏皇笑着說道:“朕心意已決。
”
簡短五個字,直接表明了魏皇的态度。
太子和秦王立即閉嘴,不敢再說話。
玉雪龍和盛楊亦是如此。
殿外的淩甯豎起了大拇指,這就是魏皇的威嚴,說一不二,将朝堂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别的皇帝可能被大臣掣肘,但是在大魏朝廷,根本不存在這種事。
正因為魏皇的威嚴,他才能推行新的賦稅制度。
突然,淩甯一激靈。
以魏皇對朝廷的把控,尚且需要循序漸進,才能完成他内心的強國計劃,可見他強國計劃的争議性,恐怕會引起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的反對。
不對,天下百姓是不會反對的,因為魏皇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強國,百姓強則國強,所以百姓不會反對。
天下的利益是一塊大蛋糕,之前百姓分得少,而魏皇要讓百姓分得多,那麼自然而然,另一個階層分的蛋糕就會變少,這個階層就是鄉紳、世族、門閥。
所以魏皇要對鄉紳、世族、門閥下手?
如果真是這樣,那還真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啊,怪不得魏皇也要循序漸進。
别看大魏建國僅有二十二年,但三歲看老,大魏所行制度和前朝一樣,也就是說,将來大魏的命運也和大夏國一樣,存在了一二百年,終究會走向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