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勢均力敵

首頁
    甘國陽用他的野蠻沖撞和鐵血大肘子威脅場邊人士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弄得大家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意外,反正隻要挨一下,被擔架擡下場是不可避免的。

     從球員到老闆到教練再到裁判全都有遭殃的,目前除了球迷,甘國陽基本把各個位置都打遍了,堪稱聯盟最全面的球員。

     當然有人提出了意見,表示甘國陽的一些動作太過于危險,而且有故意傷害的嫌疑。

     但因為證據不足,外加甘國陽每次都有分寸,不會造成大傷害,所以都不了了之。

     其實大衛-斯特恩心裡明鏡似的,正因為你每次都不會造成大傷害,才能确定這小子就是故意。

     隻不過甘國陽人氣巨高,外加和打架一樣,每次遇到這種事,媒體都要大肆報道一番。

     反正沒傷人也沒死人的,大家樂呵樂呵怎麼了,就當給NBA增加關注度和流量了。

     就是靠這種默契和潛規則,甘國陽遊走在道德、法律和規則的邊緣,讓聯盟的球員、教練膽戰心驚。

     今晚這一沖,場邊的記者及時按下快門,照片裡甘國陽和拉裡-布朗近距離對峙,甘國陽巨靈神一樣沖着布朗,而布朗臉色煞白,身子微微向後躲,後面的替補席一片逃竄。

     就這張照片,能保證各大報紙一周的銷量,并大概率成為新賽季《體育畫報》的封面圖。

     馬刺的進攻權,羅賓遜在三秒區邊緣做掩護,攔住甘國陽,讓艾利奧特持球殺入籃下上籃得手。

     随後,霍納塞克中路持球突破傳球切入籃下的柯西,柯西上籃被犯規,上罰球線。

     雙方開局打了5分多鐘,低位進攻的數量并不多,反而有大量的突破、順下、切入、分球、掩護、擋人。

     這也是NBA即将進入90年代時,和80年代中前期在打法上的重大區别。

     在80年代中前期,各隊開局進攻起手基本都是找自家的低位球員。

     低位進攻打開,外線球員再通過傳導球尋找機會。

     而且很多外線球員都有很強的低位背身能力。

     尤其是一些小前鋒,沃西、阿奎爾、丹特利等人,背身水平不亞于很多内線。

     現在,聯盟新的小前鋒像艾利奧特、柯西,都不再像老前輩那樣打球了。

     他們更加高大、強壯,速度更快,更加迅猛,都采用突擊型打法。

     首節雙方的速度越打越快,馬刺原本很想靠強硬的防守遏制開拓者的進攻,給比賽打下基調。

     但開拓者的半場進攻非常油滑,出球快,掩護頻繁,而且每個球員都有自主進攻能力。

     随着比賽深入,馬刺的防守注意力逐漸下滑,強度逐漸下降,球員們不自覺的開始和開拓者拼起對攻來。

     球員們在場上自己是有感覺的,打陣地确實困難,開拓者防線收縮的厲害。

     甘國陽在被羅賓遜擋了一次後,吸取教訓,很注意自己的走位,在三秒區構築堅硬的防空網。

     底角的機會漏給馬刺,但馬刺不管是底角三分還是中距離命中率都不高,前場籃闆球更是别想了。

     上一場大衛-羅賓遜在湖人腦袋上摘了17個籃闆球,其中有7個前場籃闆。

     他搶到前場籃闆,湖人隊就隻能犯規,送羅賓遜14個罰球,内線被打崩。

     本場比賽面對甘國陽,羅賓遜發現搶前場籃闆太困難了,隻能靠運氣。

     打到第一節中後段比賽局面越打越亂,開拓者将分差拉開到8分。

     馬刺加快進攻速度試圖渾水摸魚,他們迫切的需要得分。

     失分後,威利-安德森突然一個超遠距離長傳到前場,奇克斯接球躲開防守,上籃得手。

     接着甘國陽中距離不中,大衛-羅賓遜馬上快下,奇克斯、艾利奧特三傳兩導,球來到籃下,羅賓遜接球雙手扣籃得手! 20:16,馬刺隊将比分又追到了4分。

     鮑比-貝爾曼叫了一個暫停,倒不是開拓者打得有問題,而是要換人了。

     雙方對抗雖然非常激烈,場上時不時有人倒地,但裁判的哨子比較松。

     貝爾曼用薩博尼斯換下了湯普森,用邁克-桑德斯換下了霍納塞克。

     這是一套更加高大、堅硬的陣容,并且能将甘國陽從中鋒位置上解放出來。

     這兩年甘國陽在中鋒位置上任務越來越重,尤其是上個賽季,幾乎到了所有工作内容都要一把抓的地步。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