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羅賓遜僅僅用一場比賽就征服了聖安東尼奧,征服了馬刺的球迷,讓衆人意識到一切都值得。
魔術師約翰遜在比賽結束後接受采訪,說道:“有些新秀并不是真正的新秀,羅賓遜就是其中之一。
”
魔術師約翰遜自己就是。
但羅賓遜的表現并沒有征服馬刺的主教練拉裡-布朗,這位嚴苛的主教練對聖城的這位超級新星有諸多不滿。
比如在訓練的時候,羅賓遜按時按點完成任務就不練了,拉裡-布朗卻認為你作為超級明星必須加練。
羅賓遜則認為,我已經盡我的義務完成我的工作了,加練不加練是我自己的事,不應該被他人左右。
這樣的矛盾從季前賽訓練營的第一天就開始了,而這不過是兩人諸多分歧中很小的一點。
羅賓遜是個盡職盡責,但相對比較散漫的人,他對籃球的熱情依舊普通,比一般球員要高,但又比不上甘國陽、喬丹這種籃球狂人。
而拉裡-布朗性格就那樣,他在堪薩斯大學時就和手下球員相處不好,總是和球員關系緊張。
這點他和比爾-費奇、迪克-莫塔又有所不同,費奇是嘴巴毒要求嚴,迪克-莫塔是原則性強要面子但對球員很赤誠,而拉裡-布朗最大的問題是,他喜歡沖着球員大喊大叫,并且不尊重球員,會和球員耍心眼打壓球員,以達到讓球員為自己所用,随意拿捏的目的。
拉裡-布朗和費奇、迪克-莫塔相比,骨子裡少了一種溫情的嚴厲,他嚴厲不是為了你好,而是為了他自己好,他需要戰績,需要成功,需要業績。
所以在很多年後,不少球員回憶起拉裡-布朗時,能說的好話實在不多——費奇和莫塔可不一樣。
在執教風格上,拉裡-布朗是典型的:我有一套戰術策略,手下的球員都要融入我的計劃中,按照我的指示去打比賽。
他不會看人下菜碟,有什麼樣的菜做什麼樣的宴,根據球員特點來安排戰術打法。
這也是布朗和球員搞不好關系的原因之一,不是每個人都能适應他的體系。
他對自己的體系非常堅持非常固執,任何不服從指揮的球員都會得到他的怒吼和尖叫。
在大衛-羅賓遜到來之前,馬刺的核心是阿爾文-羅伯特森。
88-89賽季,拉裡-布朗的執教日常就是辱罵羅伯特森,順便咒罵馬刺隊,說馬刺沒有前途,是一艘下沉中的船。
羅伯森說他感覺不到被愛、被欣賞或被需要,最終這導緻了羅伯特森在夏天被交易。
面對糟糕的戰績,布朗卻不認為是自己的責任,他覺得是手下的球員沒有發揮好,他一直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球員,他不停和媒體抱怨說,馬刺的配置不符合他的體系要求。
他甚至直接了當的說:“我認為我和羅伯特森關系不好,這很明顯,我也不認為有他這樣的球員就能赢球。
”
按理說羅伯特森在打法、風格上是符合布朗體系要求的。
頂尖的外線防守,聯盟最好的搶斷能力,壓迫力十足的比賽狀态。
明明是一流的防守大閘,可不知道為什麼,他倆就是沒辦法産生化學反應。
到後來羅伯特森已經心灰意冷,賽季打到一半就知道,自己不想在聖安東尼奧打球了。
當時不少媒體報道了馬刺隊内的亂相,拉裡-布朗還時不時在報紙、電視上的公開抱怨。
甘國陽看到這些覺得很厭煩,88-89賽季和馬刺比賽時他能感覺到馬刺全隊上下一股子怨氣。
這樣的球隊怎麼能打出漂亮的比賽,球員在場上就好像行屍走肉,拉裡-布朗像個潑婦在場邊不停尖叫。
上個賽季在聖安東尼奧的一場比賽中,甘國陽實在受不了布朗的吼叫,他走到場邊和布朗說:“你要是再大吼大叫,我就把籃球塞進你的喉嚨裡,我不想再看到你的扁桃體!”
雖然甘國陽因此吃了一個技術犯規,但拉裡-布朗确實安靜了不少。
今年馬刺的陣容終于符合了拉裡-布朗的期望。
首場比賽面對強隊湖人,馬刺用堅硬的防守,将湖人得分壓制在了98分,沒有過100。
湖人全場的投籃命中率被壓制在了38%,這是一個相當低的命中率了。
從這點來說,上個賽季布朗的抱怨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當他擁有一個内線的大中鋒,一個防守出色的大前鋒時,他的體系的确可以打出漂亮的防守,戰勝強隊拿下勝利。
布朗雖然有各種性格上的問題,但他執教能力還是在線的。
今晚馬刺隊的首發是大衛-羅賓遜、莫裡斯-奇克斯、特裡-康明斯、威利-安德森以及艾利奧特。
開拓者依舊是阿甘、湯普森、霍納塞克、波特加上柯西,标準的首發五虎。
中圈跳球,羅賓遜率先碰到了皮球,馬刺開始他們的第一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