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普雷拍了拍馬努特-波爾,說道:“不用說對不起,被這家夥壓着打不是什麼丢人的事。
還有,我和你說了,應該說myfault,不是mybad。
”
波爾坐在了替補席上,眼睛盯着賽場,看甘國陽繼續在場上活蹦亂跳。
波爾的體能和攻防能力,隻能支撐他打20分鐘左右,時間久了他支撐不住。
畢竟他很晚才開始接觸籃球運動,用很短的時間掌握了基本的籃球技能。
而比他籃球技能更為生疏的當然是他的英語了,雖然普雷不是第一次糾正他的語法,但波爾在自己發揮不好時還是會說“mybad”。
因為bad發音比fault或者mistake要簡單容易很多。
令人驚奇的是,一開始大家都笑話他這個語法錯誤,或者試圖糾正他。
可當他堅持一直這麼說時,mybad這種說法竟慢慢被大家接受,緊跟着便流行開來。
很多年後,“mybad”這種說法就成為了合理的語法,被寫進了詞典裡。
當然,波爾肯定不是第一個說“mybad”的人,據說他也是從其他球員那裡聽來的。
麥克米倫在大學同樣優秀,但進入NBA後就表現平平,他唯一比沃頓優秀的就是身體健康,出勤率很高。
60年代末期,湯姆-麥克米倫還是個纖瘦的英俊少年,和比爾-沃頓在全美高中籃球界一時瑜亮。
1970年的《體育畫報》他壓過比爾-沃頓登上了雜志封面,标題是“全美最佳高中生”。
兩人在籃下卡位,甘國陽在四号位面對巴克利,直接中距離出手,但沒有投進。
不過其他球員沒有波爾那麼大的影響力和關注度,當“mybad”通過他傳播出去,大家就開始慢慢接受這種街頭的俚語。
巴克利罰球時,沃頓和麥克米倫還在争吵,沃頓說道:“我不是幼稚,而是因為我真正愛這個國家和人民。
不像你,想做這個國家的蛀蟲。
”
麥克米倫登場後,子彈隊提升了攻防速度,總算找回了一點優勢。
頂替馬努特-波爾上場的是子彈隊中鋒,“銀狐”湯姆-麥克米倫,開拓者這邊也換上了比爾-沃頓。
論勾手動作的正宗程度,麥克米倫比賈巴爾還要标準,賈巴爾那種将球高高舉起,用手腕将球勾出去的動作屬于勾手中的異類。
這次沃頓沒有搶到前場籃闆,麥克米倫将球保護了下來,子彈隊發動反擊。
沃頓在籃下搶到籃闆球補籃得手,麥克米倫随後在左側12尺的位置,命中了一個優雅的左手勾手。
像麥克米倫這樣,從腰部往上一個大弧線勾出去,才是最早最标準的勾手動作。
查爾斯-巴克利一馬當先,一條龍強殺籃下,造成了甘國陽的犯規。
麥克米倫的父親希望他未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牙醫,所以凡是醫科不行的學校都被淘汰,最後他選擇了醫學專業強大的馬裡蘭大學。
麥克米倫搖了搖頭,道:“比爾,你都回波特蘭了,怎麼還那麼幼稚。
你還在搞你的反戰主義嗎?波特蘭人怎麼忍得了你的。
”
進球後,沃頓沖着麥克米倫吐槽:“你的動作還是那麼娘娘腔!”
UCLA則招募了比爾-沃頓,事實證明沃頓在大學籃球界更加優秀和成功,他成為了美國大學籃球界最具統治力的中鋒之一。
那時候麥克米倫能以76%的命中率場均砍下47.7分,高中畢業時他引起了全美大學的争搶,像北卡、UCLA等幾十所名校都向他抛來橄榄枝。
而巴克利在面對甘國陽時雖然吃虧,但憑着一身蠻力和超強的爆發,不是不能打。
時光荏苒,十幾年時間過去,兩人都進入了職業生涯末期,麥克米倫從英俊少年變成了白發男,沃頓成了紅毛老怪物。
兩人都不再是場上的明星,而是闆凳席上的配角,不過兩人之間的争鬥并未停止。
麥克米倫嘲諷道:“我看你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犯了吧,又或者整個波特蘭人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竟然能容忍伱。
”
“你不也回了馬裡蘭嗎?”
“我是為了理想。
”
“我也一樣。
”
麥克米倫和沃頓兩人都是積極的政治活動參與者,不過他們的陣營完全不同。
麥克米倫是裡根的鐵杆,早在1983年從老鷹被交易到子彈後,麥克米倫已經計劃從政,參與競選國會議員。
隻不過他認為時機未到,所以決定繼續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