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這個結果之後,孩子們的情緒都有些低落,一整個下午,他們安安靜靜的跟在李複身邊,将莊子上各樣地形都走遍。
“承乾,恪兒,青雀。
”李複看向三個男孩子:“今天回去之後,你們就将下午所見所想,都歸納整理出來,還有之前王叔給你們提的問題,經過這一下午的走動探查,你們心裡應該也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寫下來。
”
“是,王叔。
”三個孩子連忙拱手應聲。
“好了,天色不早了,咱們要趕緊回去了,回去收拾收拾換過衣裳後,先休息一會兒,再去書房。
”李複對四個孩子說道:“走吧,上馬車。
”
馬車晃晃悠悠朝朝着宅子往回走。
回到宅子裡,孩子們被帶去換衣裳洗漱,李複自己拾掇幹淨之後,也來到了書房,坐在椅子上,靜靜思考。
現在石頭應該已經将消息送到李世民那裡了吧。
石頭進宮,是直接面見李世民的。
李複擡眼瞥見了自己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寫出來的“關于泾陽縣學堂課程改革試行規劃”。
如今寫出來成型的,也隻是規劃,等到讓陸德明和蕭瑀看過之後沒問題,就是正式下發通知了。
李複身為莊子上的主家,好處就是,他說了算。
不管是掏不掏錢,他都說了算。
學堂的課程制度,他說想要改,那就能改。
且不說主家的身份,他可是掏了錢的。
誰掏錢,誰也說了算。
等明天讓人給送過去,讓陸德明和蕭瑀倆人先商量着琢磨琢磨去吧。
反正寫了這麼多,不管是計劃也好,原因也罷,都白紙黑字的寫着呢。
長安城皇宮裡,兩儀殿偏殿。
石頭和長孫無忌他們跪坐在一塊,圍成了一個圈,李世民也坐在他們當中。
在他們的面前,是内侍擺着的木制托盤,托盤裡放着的,正是石頭從泾陽縣帶過來的土壤。
李複親手挖的。
坐在這裡的人,都在看着托盤裡的土壤,他們也自然看到了裡面的蝗蟲卵。
幾人都是愁眉不展。
石頭将莊子上那邊的情況一說,再加上擺在面前的現實,讓人無法反駁,也無法心存僥幸。
李世民眉頭緊皺。
長孫無忌默不作聲。
房玄齡唉聲歎氣。
杜如晦一言不發。
石頭低着頭,偶爾偷偷擡起頭來看看他們。
沉默,還是沉默。
良久,李世民這才開口說話。
“按照欽天監的測算,今年春天,雨水的确是不足。
”
“唉,真要是這樣下去,幹旱,是必然的,眼見着春耕了,最是用水多的時候,長安周圍的河流,水量減少,怕是連春耕都難以支撐。
”長孫無忌說道:“當下,需要先多派人手,看一看關中各大河流的情況,包括,地裡的這些蝗蟲卵,情況如何,現在咱們看到的,畢竟也隻是從泾陽縣莊子上取回來的土壤,萬一其他地方,情況沒有那麼糟糕.......”
如今,即便是長孫無忌,也得有幾分将希望寄托于僥幸上面。
因為“蝗災”這兩個字,太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