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3章 死去的生物課

首頁
    “王叔說過,是因為春天不下雨,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久旱必蝗。

    ”李承乾率先說道:“所以說,因為不下雨導緻的幹旱,才出現了蝗災,而長安周圍大片地方,從過了年到現在,都沒下雨,如果說,在蝗蟲卵孵化之前,還不下雨,地裡仍舊幹旱的話,蝗蟲就會出現。

    ” 李複滿意的點點頭。

     不錯,是個認真聽課的好孩子。

     “那麼,從書上記錄的,包括現在在田間地頭看到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麼樣的結論呢?”李複再次問道。

     “蝗蟲卵的孵化條件就是,幹旱。

    ”李承乾再次接話。

     “優秀!”李複誇贊:“你們知道,蝗蟲的敵人是什麼嗎?就是,能夠捕食蝗蟲的動物。

    ” “家禽。

    ”李恪說道:“百姓家裡養的雞鴨鵝,還有就是天上飛的鳥,它們也是吃蟲子的。

    ” “對。

    ”李複笑道:“除卻這些之外,還有水裡的青蛙,幹旱的天氣,導緻河道溝渠水位下降,甚至幹涸,在這種情況下,不利于青蛙的繁衍,蝗蟲的天敵的數量減少,沒有能夠消滅捕食蝗蟲的動物了,也會造成蝗蟲的泛濫。

    ” 李複一邊跟孩子們說着,一邊走到了幹燥的土地,拿起伍良業遞過來的工具,挖開淺層土壤。

     “你們看,這土壤裡,這些米粒一樣的東西,就是蝗蟲卵,将來會孵化出蝗蟲來。

    ”李複說道:“但凡是下過雨了,也不至于有這般數量。

    ” “蝗災,是成片成片的蝗蟲聚在一起,這也說明了蝗蟲的生活習性就是以群居為主,打個比方來說,人也是群居性的,村落,小鎮,城池。

    ”李複一邊說一邊扒拉着腳底下的土壤:“蝗蟲群居,如果不及時控制它們的數量,以他們的繁殖速度,是很恐怖的。

    ” 說到底,還是因為幹旱氣候導緻生态鍊遭到了破壞。

     “蝗蟲的食性非常雜,能夠以各種植物為食。

    而且蝗蟲在産卵的時候,都會将卵藏在地下,你看,如果咱們不帶着工具出來扒拉地底下,咱們是看不見的。

    ”李複說道:“這樣一來,蝗蟲的産卵,很難被破壞。

    ” “這些蝗蟲真狡猾。

    ”李麗質皺眉說道:“把自己藏起來,偷偷的長大,然後出來禍害莊稼。

    ” “是啊,不僅如此,蝗蟲可是會飛的。

    ”李複接着說道:“蝗蟲一旦成片的飛起來,它們就會聚集在一起朝着同一個地方飛,而且,沿途還會不斷的有新的蝗蟲加入。

    ” 李複站起身來,帶着孩子們繼續往别的地方走去。

     接下來,他要帶着孩子們去河邊,看看河道的水位,而且,還要在河邊比較濕潤的地方挖開土壤,查看那裡是否有蝗蟲卵。

     “這樣豈不是沒完沒了?”李泰說道。

     “是啊,沒完沒了。

    ”李複說道:“所以很難治理,加上蕭相公說的那些原因,所以說,起了蝗災之後,地方上,根本就沒有辦法去管。

    ” “今年春天天氣還算暖和,這一暖和,在這種情況下,更是要命啊。

    ”李複無奈搖頭:“還不如倒春寒來的更厲害一些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