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上朝了。
”長孫氏提醒說道。
方才她在帷幕後面,也聽到了信使的話。
李世民依舊坐在那裡沉默。
“方才,你也聽見了吧。
”李世民說道。
長孫皇後微微點頭。
“妾身聽到了。
”長孫皇後說道:“陛下若是想要心裡有底,不妨在上朝之前,先找人商議商議。
”
李世民擡頭,看向長孫氏。
良久,他讓内侍去傳話了,他也收拾妥帖,先去了太極殿的偏殿。
這次,李世民隻召見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人,提前告知了兩人此事。
“高侍中前往赈災,帶走了一批人,如今又出了此事,朝中派誰去,這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房玄齡思索着。
“戶部那邊,糧食........”長孫無忌沉吟一聲。
提起糧食,李世民眸光微閃。
“王德。
”
“奴婢在。
”王德應聲。
“你派人,去一趟泾陽縣,急召泾陽王來長安,到了長安之後,馬上來宮中見我。
”李世民說道。
“是。
”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人面面相觑。
“陛下是想派泾陽王去臨颍?”長孫無忌問道。
“不錯。
”李世民應聲:“不僅僅是泾陽王,他莊子上,還有一個人,也要去。
”
李世民此話一出,他們就想到了。
閻立德。
“匠作監還有一人,精通水利,也可去。
”房玄齡說道:此人名叫姜确,武德八年,做水部郎中,在隴州開五節堰,引水通運,年初,調至長安,與閻立德一同,為匠作少匠。
”
“那就去!”李世民點頭。
“陛下,為何要派遣泾陽王?”長孫無忌不明白:“泾陽王似乎在這方面,好像并沒有很擅長,而且,長安距臨颍,路途遙遠,太上皇那邊.......”
這活兒,出去就是遭罪的。
李複,他能行嗎?
“有閻立德和姜确在,無妨。
”李世民說道:“方才房相提起姜确,朕仔細想,也想起了此人,此人,文武雙全啊,是個人才,跟随泾陽王一同前往臨颍,房相算是選對了人。
”
“至于另外一個原因,他莊子上有四個大糧倉,别的不說,帶兩個糧倉的糧食過去,比在周圍調派也要快,何況,關中的情況,可不樂觀啊,周圍要調派糧食,更是困難重重,不如直接讓他從泾陽縣出發,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
今年這個秋天,整個關中的糧食,損失巨大。
李世民需要讓戶部多留一些兜底。
因此,他想起了李複跟他說的,莊子上的四個大糧倉,随意調用。
但是話又說回來,那糧倉裡的糧食,雖然都是陳糧,一年兩年甚至三年四年的都有。
可那也是花錢買回來的,朝廷随時可以用,但是也得結賬啊。
不然泾陽王宅,再大的産業,也經不住這麼掏。
當初李複就跟李世民說過,若是國庫實在是困難。
那可以付七成,剩下的三成,就當是李複這個泾陽王,身為李家兒郎,為李家天下做貢獻了。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