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9章 信得過

首頁
    瞧瞧這覺悟。

     将來路燈上挂誰,也不會挂他李複。

     砍腦袋的刀子,落在誰脖頸子上,也落不到李複這裡。

     主打就是一個“從心”。

     雖然虧本的買賣,多少也有點不情願。

     但是,李世民一個皇帝,好厚着臉皮,讓一個郡王自掏腰包,虧了嗎? 那不能吧? 當初李複說的時候,那是為後續的蝗災做準備的。

     他萬萬沒想到,水災給用上了。

     為了填滿那四個大糧倉,李複可是掏了不少錢出去。

     家裡的錢,都捂不熱乎,就馬上又散出去了。

     但是這樣做成果也是喜人的,糧食收的很順利。

     世家大族,包括糧商,三四年的陳糧,若是不出手,越來越便宜,一個弄不好,爛手裡了。

     而且,保管也是一筆支出,倒不如賣給泾陽王這個“冤大頭”。

     “最後就是,朕思索了良久,朝廷這邊,也不知該派遣誰去了,因此才在早朝之前,找你們商議。

    ”李世民說道:“派遣其他人,朕不放心。

    ” 但是他對李複放心。

     所以,以李複為主,閻立德和姜确為輔,前往臨颍。

     就算是李複不擅長,有這兩人在他身邊,事情也能辦妥。

     李複去的作用就隻有兩個,一個是帶糧食過去,确保糧食能夠實實在在的發到災民手中。

     另外一個就是監督地方。

     這很重要。

     從做了太子,到如今改了年号已經大半年了。

     李世民心裡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之所以一步一步的緩緩推行,也是因為大唐目前各地尚不穩妥,甚至他這個皇帝,不能完全掌握地方。

     地方也沒有完全熟悉貞觀朝廷。

     包括他還忌憚太上皇的勢力,也沒有完成對朝堂的完全掌控。

     隻是,這些話,他誰都不能說,隻能埋在自己心裡頭。

     而這些事,都不是着急就能完成的,就能妥當的。

     事緩則圓,慢慢來,目前暫且求穩。

     朝廷裡,也不是沒有合适的人選,隻是暫且,李世民還不想用他們,更何況,他們未必比李複強。

     李世民自诩,在看人這一方面,他還是很有能耐的。

     三個人商議的差不多之後,早朝朝會也要開始了。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人退出了側殿。

     “早朝始,各臣工進殿~~” 王德尖銳高亢的聲音傳出殿外。

     等候在殿外的臣工,魚貫進入殿内。

     臨颍縣的事情,李世民有了決斷之後,在早朝上心裡也就有底了,也就直接開誠布公跟朝堂上的諸多臣工說起今天早上的急報。

     并且,也直接宣布了讓泾陽王李複,帶閻立德和姜确前往赈災。

     即便是有人站出來提出質疑,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這兩個事先知曉的人,用不着李世民開口,他倆就駁回去了。

     傳信的人急匆匆的來,李複着着急忙慌的去。

     送信的人也說了,是關于救災的事,是大事,耽擱不得,要李複馬上起程。

     就這李複還哪兒敢耽擱。

     騎着馬帶着護衛就奔着長安去了。

     臨颍縣也是因為臨着颍水兒得名,從古至今,人類便是逐水而居,現如今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